记念六四文章二:在宗教和政治上避免偏狭的激情
——选自王志勇《福音、国度与文化:三化异象与基督徒侍奉的天国战略》
当然,我们首先需要的不是宗教或政治的激情和狂热,此种偏狭的激情和狂热试图改变世界,推翻政权,却从不深思人性的败坏和自身的问题,最终为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往往是血流成河式的大灾难和大毁灭。那种还没有建好第一层楼,就想建造第二层;为了更快到达地面,走到楼梯半道时就跳出窗外的激进与狂热,乃是我们应当竭力避免的。
我们真正需要的乃是心灵的觉醒和真诚的悔改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的悦乐、深度的思考、美德的培养和系统的建造。余杰强调:“30多年来,海外纪念六四的活动,到底是谁沦为封神榜,很多根本没有参与过六四的人物也在争夺话语权。掌握了一定话语权的人,则不断夸大自己在八九学运和民运中的作用和地位。
然后,永远将自己定格在那个辉煌的历史时刻,享受那种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美妙感受。……六四的惨败,后果确实非常严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六四是其野蛮崛起的起点,它意识到在中国,统治合法性不是靠选票和宪法,而是靠暴力和杀戮。其建构天下帝国也要用同样的手段,所以同样的暴政和屠杀如今施施然地发生在香港。其次,对于学生领袖和知识分子来说,对当时的表现的自我反省是必须的。
当年,在相当意义上,反对者与反对的对象是精神同构的:学生与军人唱同一首歌——《血染的风采》、《国际歌》;决策过程是非民主的,邓小平在家中召集元老会议罢免赵紫阳并决定开枪,而广场上少数几个人就可以推翻高自联关于撤出广场的决议;学生将污染毛泽东像的湖南三勇士扭送公安局,此行为之恶劣跟共产党如出一辙,迄今为止,整个过程没有多少人站出来说清楚。” 余杰的反思性评论非常深刻,中国历代充斥的就是各种版本的“封神榜”,但真正缺乏的就是在上帝面前深刻面对自己的灵魂的“忏悔录”!因此,我们在宗教和政治上总是容易走向各种形式的偏颇和狂热。
关键不是把宗教政治化,当然也不是把政治宗教化,而是使宗教回归宗教,使政治回归政治,使宗教和政治都回归上帝启示的绝对真理、上帝设立的存有秩序,从而建立宗教和政治各就各位、各尽其职、政教并立、彼此成全的合作与双赢局面!因为“好的秩序是一切良善事物的基础”。 在这样的秩序中,宗教与政治有着不同的领域、法则和功用,彼此之间也有着完美的契合。宗教和政治不可能截然分割,宗教作为个人心灵的信仰必然影响到个人的政治诉求,而个人在政治上的诉求也必然反映其宗教信仰。当然,我们不可用宗教的狂热达成政治的诉求,也不可用政治的手段来推动宗教的传播。不管是在宗教还是在政治事务上,我们需要的都是冷静的头脑和湖人的心肠,可惜很多人常常上头脑发热但心里却是冷酷的!
转自作者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