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长流在人间
牟广丰
77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战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想起一段难忘的往事。
这还要从2002年我出差到重庆说起。和每次出差到重庆一样,忙完公务之余,总挤出时间和老朋友康兄见见面,聊聊天。那天晚饭后,沿着两江口沿岸散步,康兄说出了他心中正构思一件大事,就是传承抗日精神,弘扬陪都文化,再现四川儿女在抵抗日本侵略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怎么体现呢,他说用绘画的形式,塑造历史人物,还原历史场景。我当时对他这一构想大加赞赏,同时表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予以支持。
康兄不仅是一个运筹帏幄的策划人,还是一个具有感召力的行动者,在过后的八年里,他组织了一支美术家团队,经过八年的艰苦创作,实现了他的夙愿。格局更大了,不仅是川军,也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内的整个国民革命军 ;也不仅是在军事斗争上,而是涉及政治、外交等社会各个层面,绘就了一幅立体的波澜壮阔的巨型历史画卷!其中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他的画家团队中有人竟在创作过程中呕心沥血、牺牲在工作岗位,何其悲壮!
到了2010年,也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这幅涉及千人、长达千米的宏伟巨制终于杀青,但当时在重庆市主政的薄熙来却不同意展出。康兄来到北京找我,希望联系到其他城市展出。但当时薄风头正劲,其他城市不敢接受。无奈之中,我和康兄说,实在不行,不妨到台湾。由于父辈的关系,我正好在海峡两岸还有一定人脉,不妨一试。真是一语中的、英雄所见略同。
经过多方多条管道的的共同努力,海峡对岸迅速接受这幅历史画卷赴宝岛展出。康兄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坚持要在中正纪念堂展,而有关方面很为难,最后我劝康兄不要拘泥于枝节,只要能展出就行了。是年,这幅画卷在台北国父纪念堂隆重展出,轰动宝岛。连战、郝伯村、刘兆玄等政要出席。连战还为此画题名《浩气长流》。
宝岛展出后,回到大陆,还是没有城市展出,致使这幅巨制又面临尘封的境地。康兄不愧是一个有感召力的人,在他努力下,南方日报出版社将《浩气长流》制作成画册正式出版,画册重18公斤,还是一个大部头。
2013年初夏,康兄来到北京又找我商谈怎样扩大影响的事,他想搞一个隆重的发行仪式,地点已经找好,在雍和宫旁的一座高档写字楼里。一些著名的学者答应出席。康兄交给我的任务是力所能地多邀请一些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将领的后人出席。
由于我七爷爷丁淮汾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抗战阵亡将士抚恤委员会主任,而家父抗战时曾担任八路军115师山东独立一旅政委,我在国共两方后代都有一些朋友。经联系,共方朱德、林彪、陈毅、邓华、杨勇等将军后代,国方李济深、程潜、张治中、佟麟阁、赵登禹等将军后代近百人参加,加上知名学者、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大约二百人出席首发式。首发式背景布置,嘉宾出场介绍别出心裁。用大部头《浩气长流》精装书籍当石砖,垒成长城型状,用干冰制造烟雾。意为在战火硝烟中,我抗日军民犹如坚如磐石的钢铁长城。而左焕、林豆豆、陈小鲁出场时都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长官后代的名义介绍,他们大都行武出身,也都行军礼致敬,场面热烈、气氛感人。
首发式旗开得胜、圆满成功,第二天,我和老伴应邀参加了庆功晚宴。席间康兄单独约我出去聊了一会儿,一是对这个画卷一路走来我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二是告诉我他要出国了。还有一些画卷在朋友的仓库里,看能不能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我当即表态,尽我所能,向囯内每一个抗战纪念馆捐赠一部。他很兴奋,说这个主意好,拜托了。
几十家纪念馆、博物馆颁发的证书
康兄出国后,我将仓库里剩下的30余套《浩气长流》运回我办公室,并组织了由朱德、李济深、张治中、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抗战名将后代参加的捐赠团队,向全国各地30家抗战纪念馆捐赠这部巨制,历时五年整,最后一部于2018年跨洋捐给了在旧金山的海外华人抗战纪念馆。
旧金山海外华人抗战纪念馆负责人向本文作者颁发捐赠证书,左一为赵登禹将军之孙赵瑞明,右一为佟麟阁将军之孙佟国威,右二为牟广丰。
在捐赠过程中,涉及到哪位历史人物,他的后代就前来壮行。如江桥抗战馆是马占山将军的孙子马志伟;平型关抗战馆是朱德的外孙刘康;四行仓库抗战馆是谢晋元将军的儿子谢继民;滇缅抗战馆是戴安澜将军的儿子戴澄东;海外华人抗战馆是孙立人将军的孙媳;他们或不顾高龄,或克服舟车劳顿,亲临捐赠现场,留下许多感人的历史画面。
向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捐赠画册,右四为谢晋元之子谢继民。
两年前的春天,就在康兄病逝前几天,我专程去看望他,告诉他我已经做到了。他已不能说话了,但还有意识,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睛里涌出两行热泪….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