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DC.

12月 6, 2023 10:36 下午

 观潮钱江 钱江说当代史 2022-08-22 08:11 Posted on 北京

 

接上篇(14)罗瑞卿拍板发表吴江文章

Image

1.吴江改定“最基本原则”对准“两个颠倒”

得知自己写出的文章得到罗瑞卿和胡耀邦的支持,吴江以最快速度修改和润色文章。虽然罗瑞卿说了这篇文章不要赶时间,吴江还是尽力快写快改,华楠和姚远方也是这样希望的,军报需要这篇文章。

初稿写得不短了,吴江还要再增加一些文字,使文章达到1.6万余字,报纸上的文章极少能有这样的篇幅。

吴江文章的立足点在于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要义。

作者的第一行文字从华国锋去年10月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引出: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二段直接引用同一场合叶剑英的讲话,引导出他的原话:“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际,不受实际检验,那算什么理论!”

文章接下来阐述:文革搞乱了许多基本问题,最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颠倒“,一是在政治上根本颠倒敌我关系,另一个是在思想上根本颠倒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此,“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澄清是非,不能不从这里开始。”

吴江的修改有两个重要立足点,一是像题目写明的那样,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二是加强文章政论性,将批驳矛头直指文革中兴风作浪的林彪和“四人帮”,重点批判后者。

文章指出,是林彪、“四人帮”把真理说成是依据人的主观思想而转移的东西,把理论本身、或权威人士言论和看法,或者是文件上写的,作为辨别真理的标准,而唯独讳言以客观实践为标准,对此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作者的批判由此展开。

吴江的文章指出,有些人拘泥于旧口号,除了因为思想落后于实践,还因为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或多或少同这些旧口号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是既得利益的关系。

文章批驳道,有人认为讲实践标准就是散布怀疑论,就是要修改马列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一见“实践标准”就如临大敌,这与揭批“四人帮”、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凭事实说话,敢于提出和研究新问题的优良作风是站在对立面的。

文章直接引用毛泽东原话、和论述毛泽东的理论观点达上千字之多,印证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写出的文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话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吴江大段引用了邓小平不久前6月2日在全军政工会议上讲话,也达1000余字,间接引用邓小平的讲述亦达数百字。

修改和定稿的时候,作者和审定者都十分慎重。

在修改前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候,经手编辑曾在原稿加上了“马恩列斯毛从来不认为, 凡是他们的决策都要拥护,凡是他们的指示都要遵循” 这句话。后来光明日报编辑和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在一起修改文章的时候,考虑到1977年2月7日的社论,是经过中央领导审阅过的,最后还是删去了这句话,没有出现“两个凡是”的提法。

写作《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的时候,也没有出现直指“两个凡是”的词语。然而在文中原有批驳“砍旗”的表述,后来根据胡耀邦的意见,删去了关于“砍旗”的话。

文章的出发点,还是《实践论》的基本观念,文章的结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身要由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要由实践来证明。”

Image

20世纪50年代,罗瑞卿大将在天安门城楼上

2.“轮椅将军”面临:国事、家事、自身事——罗瑞卿审定吴江文稿

这些日子里,罗瑞卿密切关注吴江正在修改的文章,和胡耀邦多次商量。

6月19日,胡耀邦提了三条意见:第一,这篇文章同意由军报发表。因为文章中许多地方谈到全军政工会议问题,要改变一下习惯,不一定先由《理论动态》发表,再公开发表;第二,其中有关“砍旗“的几句话可以删去,从理论上讲清楚就可以了;第三,这篇文章请同时送韦国清、罗瑞卿同志再看看,我不再看了。他们看后由军队自己定稿就是了。

胡耀邦的意见被接受了,后来发表的文章中,没有“砍旗”字样,但对相似观点作了比较充分的理论表述。

6月19日,应在收到了胡耀邦的意见后,姚远方将修改稿再送罗瑞卿,并且书写一纸,报告了胡耀邦的观点。文章同时送总政主任韦国清。

在文革后复出的日子里,罗瑞卿大将是一位“轮椅将军”。十年浩劫爆发之初的遭遇已经使他永远不能自如行走了。1978年的春天,一种强烈的愿望使罗瑞卿决心去联邦德国去安装假肢,使自己可以站起来行走。

1978年春天,国事、家事、自身事,交织在一起强烈地冲击了罗瑞卿。

国事,罗瑞卿要辅佐邓小平实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家事,夫人郝治平于3月间被发现罹患肺癌接受手术,罗瑞卿由此下决心去西德骨科医院安装人工股骨头。

罗点点在著作中叙述说,父亲罗瑞卿重新工作不久,就听医生说可以通过手术安装一个人造股骨头,这样他的左腿功能可以得到很大改善。但这种手术对于一个已经70多岁的人来说风险很大,而且当时这种手术在国内还比较陌生,技术不成熟。在家人劝说下,罗瑞卿按下了这个念头。

不久医院请来两位德国专家为罗瑞卿安装一个更轻更好的假肢,罗瑞卿旧话重提,再次提起希望安装人工股骨头,但是决心毕竟没有下。

现在,罗瑞卿为自己的事下决心了。

夫人郝治平的手术证明患处为恶性,做了切除。这个消息对罗瑞卿是一个很大打击,他闻讯后长时间地坐在床边垂泪。最后他想定了,对赶到身边的儿子和儿媳说:“我不能这个样子,我已经想好,我要出国去治腿,今后我不能再让你们的妈妈照顾我,我要治好腿,不管她还有多少时间,我要照顾她,要让她过得愉快轻松。”(罗点点《红色家族档案》,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第324页)

罗瑞卿了解到联邦德国在二战中残肢者众多,在假肢安装上积累了大量病例,假肢安装材料和技术领先。他在1978年4月向中央提出报告,得到批准,并在5、6月间由中国驻联邦德国(当时称“西德”)大使馆与德国医院进行联系,就罗瑞卿的身体情况进行了沟通,最后确定由海德堡骨科大学医院承接假肢安装手术。

3.对吴江文稿的最后审定

罗瑞卿确定在7月下旬前飞往西德接受手术。他要在出发之前,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发表出来。他还准备接受文章发表后可能出现的风雨。

最后修改定稿文章时,作者和定稿者不可能不掂量6月15日会议上风稠雨重的批评,也自然会清楚6月20日早晨敲上胡耀邦家门说出的劝告可能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没有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的执笔者和定稿人的信念。

从6月10日左右,罗瑞卿看到吴江的文章,提出修改意见后,他至少和华楠、姚远方一起谈了5次,与华楠单独谈了3次,和胡耀邦至少电话交谈了6次。

6月22日,姚远方将改过的稿子又一次送罗瑞卿审阅,附信说:

罗秘书长:

根据您的两次意见,与吴江同志商量,又作了修改,改的地方,用红笔划出。您很忙,只看看划红道的地方就可以了。

此文我看现在比较成熟了,文字上也较好。理论文章一般就是这样,再生动也难办。

这篇文章拟在6月24日见报。

以上妥否,我等你电话指示。

姚远方

6月22日6时

吴江同志代候罗秘书长

Image

1978年6月22日姚远方就《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最后清样写给罗瑞卿的便笺。

随文附上的便笺应是姚远方下夜班离开办公室之前写给罗瑞卿的。

姚远方附在最后清样边上的文字有些随意,最后的一句应该是“代吴江问候罗秘书长”的意思。

稿子在6月23日上午11点退回,罗瑞卿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勾,表示同意。(沈宝祥编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资料汇编》第4分册第38页)

至此,为发表吴江文章的案头工作即告结束了,罗瑞卿完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回首往事,大将军自有战场辉煌,军功累积,且身居庙堂之高,尽览风云,他有成功,也有蹉跎;如果说还有失误或者说错误,其中包括对待潘汉年、胡风、彭德怀等等人物和事务方面的所言所行,可检点之处也为数不少,这恐怕亦是罗瑞卿必须直面历史评述的。

罗瑞卿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经历文革磨难之后,思想上颇多反思、勇敢地回归常识,带着经历劫难后的伤残病老之躯,尽力使自己走在实事求是的道路上,不避艰辛地追求正义和真理。因此,他在生命即将归宿之时,坦然面对一切了。

稿件基本定稿之后,解放军报社长华楠将随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他打电话向罗瑞卿辞行。

罗瑞卿和他谈到即将发表的“原则”文章说:“发表这篇文章可能有人反对,准备驳。不要紧,出了问题首先由我负责,要打板子打我的。”

(未完待续)

2022年8月22日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 WP Twitter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