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年度报告中,重点批评在《港区国安法》下,香港司法独立受损,并质疑法官处理国安法案件的公正性。 粤语组制图
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年度报告中,重点批评在《港区国安法》下,香港司法独立受损,并质疑法官处理国安法案件的公正性。本台发现,当中更罕有地点名批评多位国安法指定法官,包括法官陈广池、裁判官苏惠德、法官林文瀚,并详列多宗国安法案件,连「羊村案」亦有提及,更直斥司法机构独立是「虚有其名」。有美、台学者向本台分析指出,不排除有制裁法官的可能,但仍需时评估;惟强调报告反映对香港法治的「不信任」,将引起外国企业关注,严重削弱香港营商地位。
本台再跟进USCC报告,就香港法治部分中,总结《港区国安法》实施近1年半的情况,内容较以往更详细、措词更严厉。
报告重点批评《港区国安法》颠覆香港社会及政治环境,认为司法机构独立是「虚有其名」(in name only),指出司法机构在国安法下,面对与关系到中国政府的案件时变得敏感,而且不再可靠公正(no longer reliably impartial),指出当中因为国安法巩固北京决定「哪个法官在哪个司法管辖区审理国家安全案件」的权利,「几乎确保了中共倾向的结果」。
报告指出,香港特首现在拥有「绝对权力」(absolute power)将国安法案件转交给个别指定的法官,再由他们决定案件的处理方式,「确保结果有利于北京」(ensuring outcomes favorable to Beijing)。
罕有点名批评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
而特首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而且直接向中央政府负责,认为其所拣选的法官,较大可能会就国家安全罪行作严厉惩罚。本台发现,报告罕有点名批评多位香港国安法指定法官。
报告指出,区域法官陈广池于今年4月裁定「区院有权审理国安法案件」,直指「严重可公诉罪行通常会要求陪审团的上级法院处理」,但陈官的决定剥夺被告应有的权利,切断对司法机关的重要监察。翻查资料,陈官该裁决是在「快必」谭得志涉煽动案作出的,当时曾称「国安法凌驾香港本地法律」。
报告续指,裁判官苏惠德亦有类似情况,苏官处理「47人泛民初选案」时,特别要求将案件转交没有量刑上限的高等法院审理。当中又关注到国安法案件被告的保释,形容「现时在国安案件中拒绝保释」已是普遍做法(common practice),意味被告可能要随案件进展被监禁数年。
学者:批评那么直接 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安所副研究员侍建宇向本台分析指,对于报告点名批评法官感到「意外」,又认为报告反映美国非常熟悉香港情况,并对香港法治作严厉直斥。
侍建宇说:这是检讨了过去一年香港的司法权逐渐丧失独立性、公正审判的原则,这是很清楚,他特别点名(法官),以显示情况恶化得很快。批评那么直接,表示他觉得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已无法改变的情况。
报告关注多宗国安法案件 质疑外籍法官是否仍可守护港法治
报告又列举「黎智英案」、「12港人案」等国安法案件,就连「羊村案」亦被提及,质疑有关被告的被捕,是因其属当局政治上针对的对象。
另值得留意的是,报告关注海外法官对香港终审法院「失去信心」,并提及近来相继英国、澳洲法官不再续任,或辞任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惟指出「不论外国仍否会安排海外法官到终审法院」,「都无法确定外籍法官在终审法院听审可以继续守护香港法治」。
就早前法官袁家宁曾获荐任终院常任法官,但遭建制派质疑后主动提出撤回,后来改由法官林文瀚出任终院常任法官。报告特别就此提及,亲中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认为「委任法官都要考虑政治含意」,认为亲建制的法官林文瀚出任终院常任法官,会「增加终院亲政府阵营力量」。
学者:不排除有制裁法官的可能
学者侍建宇称,随中美关系紧张,USCC报告的影响力会愈来愈大,相信美国政府会作出跟进,但认为当中有何实质行动,包括制裁等,仍「言之尚早」,认为有待明年立法会选举、特首选举后,美国政府会审视届时香港政治形势才作出整全判断。
美国政治风险顾问方恩格(Ross Feingold)则对本台表示,不会排除美国进一步制裁的可能,又认为国际对香港司法独立失信心,相信「不会再有海外法官到香港,是迟早、甚至几年后的事」。
学者:报告削弱外国企业对香港的信心
方恩格指出,除了美国政府会审视USCC报告外,外国企业亦会关注,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外国企业来港营商,相信香港法律跟随《普通法》,信赖香港法治体制,但报告反映香港在国安法下严重受损,令他们削弱对香港的信心。
方恩格说:他们(外国企业)会选择香港,因为觉得香港法律是可靠、法律体系,包括法官都是很可靠、很中立,所以现在这些被认为不再可靠,是值得他们观察的。对于外国、跨国企业会派多少人到香港,多少在香港的外国人会离开,是值得观察的。
本台已向律政司和司法机构查询,司法机构回覆时仅称,按《基本法》法官作出裁决时,「不会因应案件涉及政治争议,而有所改变」,又「不评论个别案件」。据周四(18日)港府新闻稿称,「对于报告无理质疑香港特区的检控决定和司法独立性」,表示「绝不认同」。律政司则于截稿前未有回覆。
记者:李智智 责编:罗燕云 网编:刘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