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光传媒和台北华人民主书院于2021年12月7日共同举办“中共建党百年批判论坛”,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女士应邀出席,发言论述中共百年历史中的六大阶段。 摘录要点如下,以飨读者。

蔡霞分析了百年来中共体制内民主思维的演变。她说,中共内部追求民主的声音其实从未间断,共分六个阶段。

中共党内从不放弃民主?

第一阶段为1921年建党初始,中共当时打着“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人民民主”的旗号,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怀着理想入党,蔡霞称这是一股以“理想主义情怀为动力的党内民主力量”。

第二阶段为经过1976年十年文革,特别是中共党主席毛泽东去世以后的时期,蔡霞以“面对现实的现实主义党内民主动力”形容之。她说,此时出现“反对个人崇拜、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潮,而当时推动自由和民主的动力也存在本质性的分歧,那就是救党,还是救民?

蔡霞说:“邓小平他之所以破两个凡是,之所以要走出毛泽东那个时候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其实他主要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这个党的统治。所以,他是救党,而党内,还有另外一批真诚地追求民主政治的人,以胡耀邦为代表。他是为了救民。而这两个根本性的分歧,从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埋下了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所以,8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一方面要推动改革开放,一方面在政治意识形态做严厉的控制。”

救党与救民 极权或民主?

第三阶段则以1989年的六四事件为分水岭。蔡霞说,当时北京的大学生跟市民从悼念胡耀邦去世到提出反腐败、争民主,是将“为党还是为民”的问题,更尖锐地摆在中共眼前。

第四阶段为1990年到2006年间。蔡霞表示,当时邓小平为了稳定89年后的人心和党心,把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市场经济,给人民看得见的经济红利。蔡霞认为,中共在2000年前后曾有过民主转型的机会,当时的江泽民差点步向民主社会主义,但终究被党内保守势力阻挡。

蔡霞说:“当时我因为在党校工作,所以我知道一些个情况,或是说我直接介入或者参与了某些个方面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本身没有文化,没有理论积累。所以,当它原有马克思的理论和列宁主义的毛泽东思想理论资源枯竭了以后,它(中共)就无所依凭。因此我们讲说没有(民主)文化,它就无法往前走。所以2000年曾经有可能推进中国民主改革的希望破灭了。”

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后的“反民主”

蔡霞说,第五阶段从2008年北京奥运开始,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做足大外宣,让国际社会以为中国真的脱胎换骨。蔡霞称此阶段为“民主停滞不前期”。

蔡霞说:“共产党的经济建设搞好了,社会矛盾减少,日子好过了。它觉得搞不搞民主就无所谓,反正就这样能过下去,而真正到了社会的矛盾比较尖锐,群体事件多的时候,人们要求自己的民主权利和权益的时候,它又不敢搞民主。”

第六阶段则是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的“反民主时期”。不过,蔡霞表示,中共党内仍保有两股民主动力,一股动力来自始终怀抱希望的政府官员,他们希望借鉴台湾的民主化和苏联的解体经验,来推动中国的改变,另一股动力则来自被习近平打压的一群人,他们希望制约习近平的权力扩张或追求法治,以保自己平安。

蔡霞说:“习(习近平)又是藉反腐,选择性反腐清除异己,同时又是无法无天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内人人自危,个个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这些人为了保自己的安全。反过头来,希望对习(习近平)有所制约,这个时候他们就希望能不能有民主政治或者宪政民主。过去他们曾经对宪政民主相当反感的,而这个时候,他们觉得保自己平安,也得讲一点法治吧。所以,我觉得在党内有这种情况。但是这两部分人,谁都不能讲话。现在因为整个中国共产党是被压成了一滩死水,就是你无法表达你的意见。”

2021.12.07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