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境内藏文网路平台恶化趋势明显, 许多藏文网路账号被封。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卓嘎近期特意采访了境内相关知情人士, 为读者展示西藏网路监控的内幕。
在西藏自治区,宣传部针对网路舆论开展的工作主要分为“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两大方面。 两方面工作缺一不可,互为补充。10年前,随着大数据兴起, 西藏加强了网路监控能力,当时宣传部所作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有:
(一)2013年
2013年3月,西藏甲玛矿区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8月, 昌都地区发生6.1级地震, 川藏公路318国道通麦大桥桥面发生部分垮塌, 拉萨老城区保护工程(唯色发表《我们的拉萨快被毁了, 救救拉萨吧》文章,引起国际关注), 拉萨河景观工程等成为国内外舆论热点,西藏开展了官方宣传( 人民日报当时发表文章对此“辟谣”)和五毛网评引导。
在突发事件发生和社会热点凸显期间,西藏自治区网信办执行“ 24小时在岗制度”。密切监控涉藏网路动向。 加强境外网上涉藏舆情走势,研究确定“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 的内容(编写虚假讯息)、时机和节奏、方式。
西藏宣传部门也组织自治区主要新闻网站及时转发中央主要媒体相关 报道,借助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重要网站平台, 发表有关中央媒体和区内主要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 如地质灾害发生后,自治区网信办会加派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 密切关注灾害网络舆情动向,强化对境外网站的监控工作, 对境外全部“相关报道内容”和“有害信息”进行屏蔽。
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五毛对“ 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至2013年上半年, 共搜到敏感网上舆论上万篇,屏蔽海外多语种网站120余个, 删除境内网上“有害信息”3万余条,西藏也编发《 境外网上涉藏舆情专报》等各类参阅资料。自2013年以后, 西藏乃至藏区互联网自由度严重下降。 自焚事件很难第一时间从境内网络上传出。
西藏各级网信办执行7X24小时值班制度和每日舆情零报告制度, 信息内容监控种类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基本做到了重大信息及时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删除、 有害信息及时处置。西藏网信办也负责编发《 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情报简报》,《境外网上涉藏舆情专报》资料, 供各级有关部门参考。
据2013年资料,在大数据助力下, 已被列入监测范围的境外涉藏网站达1319家, 屏蔽境外涉藏反动网站407家。
(二)2014 年
自治区网信办执行7×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靠前指挥、 一线带班”,及时发现苗头性、敏感性、预警性网上涉藏信息, 把涉藏有害信息控制在前端,消灭在萌芽。通过人盯( 专门监视员监控敏感人物)加技防(大数据网上舆论监控)模式, 据当年有关数据,实现了对国内外940家主要涉藏网站、 40600个栏目进行监测,
西藏网路监控范围包括:
境内外重点网站、论坛、贴吧、新闻跟帖、微博、音视频网站、 搜索引擎、云盘(是的,侵入到境内藏族网民的私人空间)、 移动互联网。
西藏网路工作要求:
确保监测范围无盲区、重大舆情不漏报、 敏感信息及时报。有效加强舆情研判处置工作。
藏独软件查封工作
所有藏独软件,一律委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予以屏蔽,屏蔽网站包括“国际西藏邮报”、藏人行政中央创办的“中间道路” 网站等境外网站。
西藏自治区目前也形成了全中国协调机制,协调各省(市)网信办、 全国主要网站及有关部门,在全国全网范围部署排查,确保“ 达赖集团反动宣传渗透信息”在网上“听不到、看不到”。 处置范围包括藏独音视频,有害电子书等内容。
2013年4月,自治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该舆情系统监控境外网站对象有达赖喇嘛官方中文网、 海外藏语电台、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网、 西藏快报等376家网站。哈达网(海外藏人使用的藏文论坛)、 达赖喇嘛各语言官方网站。此外, 该舆情系统也能监控推特上流亡藏人发表的言论。 基本已实现涉藏舆情境内外媒体的全时全网监测。目前, 西藏互联网监控2期系统已完成装置。
回答记者提问的口径:
西藏自治区处理突发事件,编有《10条对外问答口径》内部手册, 因此,任何媒体不要希望从西藏官方那里了解真实情况。
开展忆苦思甜教育:
西藏宣传部门, 通过一系列西藏新旧西藏对比宣传教育西藏当局认为, 这可以有效掌握涉藏舆论斗争政治、道义和舆论的至高点, 挤压达赖集团的国际舆论空间。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