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邓小平表面上退下来,还故意传出一张参加1987年桥牌赛的照片,实际上仍然执掌绝对权力。
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屠城惨案。惨案后的6月30日,北京市长陈希同向人大作了《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在报告中赫然看到我的名字,讲的是我在前一年即1988年的一篇文章,说它是「动乱的酝酿」。报告原文是:「反动杂志《九十年代》总编辑李怡(化名齐辛)在香港《信报》发表《大家长该退休了》的文章,叫嚣『排除超级老人政治的障碍』,使赵紫阳有足够的权力。《九十年代》的另一篇文章则呼吁赵成为『独裁者』。」
我读到时,真是如堕五里雾中。一则我在半年前写的文章,如何预估到半年后胡耀邦会去世并引发八九民运?二则我那篇文章,不仅语调温和,而且都是根据邓小平早几年讲过的「老干部应该退休、不要继续干政」之类的话,怎么变成「叫嚣排除老人政治」呢?三来,我翻遍了近期的《九十年代》,也找不到呼吁赵紫阳成为独裁者的文章。此外,齐辛是我笔名,早已公开,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化名」。
陈希同后来因涉贪下马并进了监狱,他在晚年解释这报告是由党中央起草的,中央叫他做报告,他不能不做。
不过,后来我再细读《大家长该退休了》那篇无心之作,却发现真是在无意中击中了超级老人的要害,实际上也正是八九民运和六四产生的政治社会根源。
大家长,指的是邓小平,当时他在中共党和政府已没有任何职务,只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但实际上他并非只管军务,而是真正掌管所有党政大事,成为毛泽东后执掌绝对权力的人。八十年代之初,他曾说过:「天塌下来,有胡耀邦,赵紫阳顶着」。但当胡耀邦按照他的意旨推动改革开放,市场化使「特权」和「关系」成为变相的商品,并滋生大量贪腐,激起民愤。从1986年底开始,合肥等17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震惊中共高层。邓小平就归咎于胡耀邦纵容「资产阶级自由化」造成。胡耀邦打算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邓小平反对按党的机制开会。他在家里找几个老人聚会,决定了胡耀邦去留。然后叫胡耀邦参加「党内生活会」。所谓「党内生活会」,就是选定一些已经在党内没有职务的元老开会,众元老轮番批评胡耀邦,逼他辞职。在连续七天批斗下,1987年1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举手通过方式批准胡耀邦辞职。
回想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事件后,毛泽东也是以政治局扩大会议方式,撤销邓小平当时的党政职务。所谓「扩大会议」,就是加入许多不是政治局委员的「自己人」来作决定。毛死后后邓小平复出,曾经表示不能够违反机制,又说开会最忌「一言堂」,其他人鸦雀无声。想不到他自己掌绝对权力后,也忘记前言,用一个在机制中不存在的「生活会」,来决定居最高权位者的去留。
赵紫阳接替胡耀邦任总书记,实际上掌最高权力的是邓小平。 1988年,邓小平提出要在这一年内把所有的物价管制全部取消。一开始,在五月放开四种主要副食品的价格,立即引起物价暴涨。但邓小平表示胆子要大些,不怕风险,「头破血流」也要硬闯物价关。
取消管制,物价由市场来调节,当然是市场化应有之义,问题是工资没有市场化,干部的「特权」和「关系」掌控着许多物资的来源。价格放开引致数月内物价平均张了20%(官方数字),老百姓叫苦连天,社会人心波动。赵紫阳及其智囊,和其他领导层,都早已发觉不妥,但鉴于是邓小平提议,无人敢反对,也无人敢对邓进言。在社会动荡中,8月17日政治局会议,仍然强调绝大部分商品价格放开。
赵紫阳终于想到办法,就是找元老薄一波商量,请薄老劝邓。在论资排辈中,薄与邓同辈,而且他已不在权力核心,邓对他没有猜忌。薄向邓说,大家意见是情势未成熟,建议缓一缓。邓听了同辈老人意见才转过弯来。于是,8月30日国务院会议,就把绝大部分物价放开说成「是指五年或更长时间要达到的目标」。
这是我从某渠道听到的内幕消息。在《大家长该退休了》一文中,讲了这件事,肯定邓小平终于从善如流,但提到这种由大家长决定一切,大家长一句话所有人鸦雀无声,明知有问题但连向他进言都不敢,这样的政治氛围绝不正常。大家长这次听从劝告虽好,但不保证以后任何事他都会听从劝告。而且也不一定找到其他老人进言。因此,倘若政治改革短期无法实现,当务之急是让大家长完全退休,不再干政,只是用他的威望继续支持在体制上掌实际权力的赵紫阳。
我当时真是出于善意。想不到无意之间就伤害了超级老人的弱小心灵。中国政治文化千年不变的其中之一,就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受欺负的媳妇熬成掌权的婆婆后,就用当年被婆婆欺负的姿态去对待媳妇。这句民间俗语在前面还有一句,较少人知道的,就是「千年大道走成河」。走了千年的大道,早已经积成一条河似的水洼,车辆再也走不动也。 (121)
—作者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