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子姐: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23 5 月, 2022 人物 梅贻琦_搜狗百科 梳子姐 鸣鹤楼 2022-05-23 20:39 Posted on 四川 六十年一甲子。 甲子轮回,多少蹉跎。 1961年,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北大老校长胡适,两人相继住进台大医院。 胡适委婉地劝说梅贻琦立一份遗嘱,于公于私向后人有个交代。 梅贻琦沉默应之,不为所动。 1962年2月,胡适突发心脏病去世。 三个月后,73岁的梅贻琦于5月19日辞别人世。 清理遗物时,人们发现梅贻琦家中毫无积蓄,只有一个手提包被他视若珍宝。 打开提包里面是个账本,分毫不差记着清华基金 17年收支情况。 毕生清白磊落,何须遗言补缀。 这就是梅贻琦,大师中的大师,两岸清华永远的校长。 (一) 梅贻琦是天津人,虽早年家贫,但接受了良好教育。 在天津南开学堂,恩师严修、张伯苓对他关爱有加,教诲颇深。 1909年,经中美双方协商,用庚子赔款退还款,在内务府皇家园林“清华园”成立游美学务处,用于选拔培养赴美留学生,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梅贻琦以第一名身份,成为首批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 胡适、竺可桢考取的是第二期。 1914年学成回国后,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一段时间,当时小他九岁的周恩来以南开中学校友身份,经常找梅贻琦温习功课,有时通宵达旦,二人交往甚密。 第二年,梅贻琦到清华大学任教,从此把毕业精力献给清华,献给教育事业。 当时的清华大学,远没有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充其量相当于留学预科学校。 据说当时清华最高班程度,仅相当于美国大学二年级水平。 放暑假回天津时,梅贻琦向恩师张伯苓吐露心声,不想继续留在清华教书,准备换个工作。 张伯苓严肃地说:“你才教了半年书就不愿意干了,怎么知道没兴趣?青年人要能忍耐,忍耐。回去,继续教书!” 谨遵师命,梅贻琦乖乖回到清华,一忍耐就是一辈子。 (二) 1931年12月3日,42岁的梅贻琦正式上马上任成为清华大学校长。 此时清华校长一职,已经空缺长达10个月之久。 民国时的大学校长不好当,教授和学生们不满意,就会把校长逐出校门。 梅贻奇的前任校长吴南轩,因为与师生追求的民主自由氛围格格不入,被赶到校外一家饭店办公,成为清华校史上最短的校长,只有两个月时间。 面对如此艰难局面,梅贻琦硬是在清华校长任上干了17年,把清华带进一个“黄金时代”。 2005年,钱学森曾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梅贻琦在首次就职演说中就作出了回答: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经梅贻琦勉力经营,清华大学真正实现了学术自由、百花齐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大师荟萃的一所世界名校。 李政道、杨振宁、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有训、叶企孙、顾毓琇、陈岱孙、陈省身、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 看看这些从清华走出的大师吧,都是世界级优秀科学家和人文学者。 1955—1980年,中国科学院遴选出的470多位学部委员中,41%出身自梅贻琦时代的清华校友,这意味着当时的清华为新中国培养和储备的奠基型人才占到半壁江山。 抗战时期,清华、北大与南开三校合并成立西南联大,虽设立校务委员会联席主席,实际掌校负责人是梅贻琦。 他紧紧追随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教授治校,创造了不可逾越的辉煌。 千古斯文,悠悠人心。 梅贻琦就是清华,清华就是梅贻琦。 在清华历史上,在近代教育历史上,梅贻琦永远是一个值得仰望的高地。 (三) 梅贻琦是个传奇,却并不复杂,他一辈子通透着朴实鲜活的人性光彩。 他说,“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 开会时总是默默而坐,偶尔起来端茶倒水,从不干涉教授发言,由他们争吵辩论。 但是形成决议后,校长会负责任地执行到位。 华罗庚是数学奇才,但只有初中学历,经数学系教授杨武之、清华系主任熊庆来推荐,梅贻琦一力支持,将21岁的华罗庚请入清华教书,破格聘为教授。 梅校长平时沉默寡言、圆缓沉稳,学生们曾用他的口头禅作过一首打油诗形容: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还有“酒圣”之称,平素嗜酒好饮,来者不拒,他举杯时那种似苦又喜的表情让清华师生员工印象深刻。 1947年校庆时,在学校体育馆摆酒席,梅校长被大家老老实实敬了40多杯。 梅校长是个好脾气,但也绵中带刚、有圆有方。 为办好西南联大,他费心费力与“云南王”龙云搞好关系。 龙云爱女龙国壁有意报考联大,便找到梅贻琦打招呼,梅贻琦利索地回答:“想成为联大的学生,我们欢迎。但必须考试合格。” 没想到龙国壁成绩离录取线就差几分,被联大拒之门外。 恼火的龙云派秘书去疏通说情,结果秘书回来告诉他:“梅校长的女儿梅祖芬也落榜了。” 这让龙云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提此事。 大师之大,岂止学术,更在公在德。 立德立行立言,方能为人师表。 梅贻琦之风范,堪称楷模。 (四) 1948年底,梅贻琦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 北平刚刚解放,老友周恩来和吴晗都希望他能留下来。 但梅贻琦说:“我一定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 再下之后,国民政府再三邀其入阁,他婉言谢绝:“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梅贻琦心中只有清华,只有教育,只走中间路线,包括西南联大办学期间,没有因政治原因开除过一个师生员工。 1955年,他利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这里也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等一批杰出学子。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的校训在两岸一脉相承。 今年5月19日,台湾清华大学举办系列活动纪念梅贻琦校长逝世60周年,让师生效法大师风范,思考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 百年清华今犹在,再无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去世后,葬于台湾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校友集资植花栽木曰“梅林”。 其夫人韩咏华于1977年从美国返回大陆,1993年在北京去世,享年一百岁。 人物 PrevPrevious苏晓康:三十年人文大杀 Next巴巴拉·塔奇曼 | 瘟疫启示录:起初以为灾难很远,直到自身大祸临头Next 标签三中全会 中共 中国 中国经济 中美 中美关系 习近平 人权 人权律师 余英时 六四 共产党 关税 刘晓波 历史 台湾 基督徒 川普 恒大 恶人榜 房地产 政治 文革 新疆 普京 李克强 林保华 林彪 毛泽东 民主 民企 特朗普 白纸运动 红卫兵 经济 维权人士 美国 胡耀邦 苏晓康 西藏 赵紫阳 达赖喇嘛 邓小平 香港 黎智英 Search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高瑜:比较中共对胡耀邦的四次纪念(上)——赵紫阳将胡耀邦定为“马克思主义者” 江棋生:揭示宇称变换的真面目 习近平为何害怕失业农民工返乡? 川普「28点和平方案」让北京陷入尴尬 稀土:大国砝码,小民代价 Phil Smith :英国王室的衰落与艾普斯坦效应 习近平比华国锋的失权之路更为渐进和隐秘 中共十一位被毛泽东废掉的军事家 柴静:罗点点采访笔记 胡德平:回忆父亲胡耀邦 陈维健:后中共时代中国境内的民族问题 杜政:下层军心不稳 中共如何开战 程翔:明报已故老板张晓卿不慎卷入中共高层权斗 洪耀南:中国与台湾民主化落差二百年 长平:上海人为什么关心起政治来了? 罗瑞卿女儿罗点点回忆录:中南海的权力游戏 海外文摘 >>> Phil Smith :英国王室的衰落与艾普斯坦效应 日本成为中国新富阶级的逃难天堂? 「润日」与新华侨有何不同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已经失去了民主? 《失语的西藏雪岳:书写帝国边境的乡痛独旅》简介、目录、作者序:给台湾读者的一封信 《新冷战:中国崛起、俄国侵略、与美国捍卫西方之战》第九章 史普特尼克时刻重演 第四次转折:当全球最资本主义的城市,选出一位社会主义市长 彼得·蒂尔:资本主义对年轻人不起作用 BBC篡改川普讲话,也剪去了英国的灵魂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四: 拯救王炳章活动 东归的蛟龙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三:被中共绑架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二:政治活動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一:中国之春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胡平: 贺“坐牢王”秦永敏七十华诞 不明白播客:谁是“编程随想”? 著名人权活动家郭飞雄被当局以“煽颠罪”再遭重判八年 嘉文精选 >>> 江棋生:揭示宇称变换的真面目 柴静:罗点点采访笔记 胡德平:回忆父亲胡耀邦 陈维健:后中共时代中国境内的民族问题 罗瑞卿女儿罗点点回忆录:中南海的权力游戏 罗点点回忆录:姥爷、姥姥及其他 胡舒立:追思这一回点点选择了, 让自己死得有尊严 铜锣湾书店事件10年|林荣基专访 异乡癌症复发 继续卖书 张鸣: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不肯跪的人,中国才得以改变 梁小民:钱理群与北大传统 罗点点: “红二代”的失乐园, 没有家的日子 乐尚嘉:文明进程与地理因素——读《地理与世界霸权》 分类 嘉文精选 (5,909) 中国 (365) 中国404 (2,711) 中国人权律师团 (384) 中国新闻 (1,401) 中美 (1,296) 专栏 (1,195) 专栏作家 (7) 专案组·恶人榜 (102) 严家祺 (7) 光传媒直播 (9) 光传媒精选 (158) 光明大讲堂 (536) 光明论坛 (56) 光播台 (11) 公民抗争 (2) 国际新闻 (63) 今日人物 (936) 今日要闻 (1) 宗教∙基督教 (911) 安娜专栏 (18) 冯崇义 (4) 口述史 ·回忆录 (1,101) 史林论坛 (3) 争鸣 (618) 人物 (978) 历史∙中共党史 (7,350) 历史人物 (289) 新疆.西藏 (1,649) 时评 (2,497) 招聘启事 (2) 拆墙运动 (26) 教会新闻 (44) 民主人权 (1,231) 民企观察 (403) 思想 (41) 本网评论 (119) 李南央 (31) 海外文摘 (1,408) 海外民运 (152) 独家资讯 (229) 田牧 (3) 界立建 (2) 王安娜 (14) 英豪榜 (16) 苏晓康 (386) 蔡慎坤 (45) 高瑜 (20) 金钟 (15) 量子跃迁 (24) 首发 (1,385) 辩论 (207) 辩论公告 (35) 音视频 (349) 音频 (2) Featured (2) Youtube节目资讯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