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989
这一年,世界局势——够火爆了吧,而中国首都,正规军弹压本国平民,竟成全球关注焦点。
就在1989年正正中间的三天里,5/31-6/2,85岁的邓小平,拼却生命余晖,做出了关乎他自己、他的党、他的国、乃至日后整个世界决断——政坛重整、弹压平暴。
自己开拓出的局面,绝不容干扰。为此,不计任何手段。
此前的一个半月里,发生了多少事啊——作为中国第二代红色帝王,
- 他改开大业第一臂膀(胡)突然故去;
- 他精心挑选且时时护卫的第二臂膀(赵)竟然犯犟;
- 这第三个(江)……他接受下来。谁的人不管啦 – 料他不敢不听朕。
- 还有那些个使劲折腾、以为定能给自己闹出个前程的……(李鹏 陈希同 杨白冰)
时至5月底,他知道自己“请出解放军”的布局,给缠斗不已的权争暂时划了个句号——全党全国各方面、各系统都已郑重表忠。
今天,该是把日后站前台的几个召过来,当面敲,说清楚:面子有变,里子不动!
这是5/31号。
第二天,6/1号,老戏码再度翻演:与4月25日那次如出一辙,自以为摸准他心思,且素以献忠心而搏前程的同志吏属(北京市、杨白冰),再度把 ——
- 首都多么混乱、
- 暴徒多么肆虐、
-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多么不死
- 党国多么危殆、以及——这算是新加的——20万大军多么威武严整并且时刻准备效忠,凛然进呈(此即指挥部最终决策时李鹏给出的文件)。
只等他发话。
果然,第三天,6/2,小平同志再度果断召集绝对具有当时中国特色决策权威:六元老+三名(同意他的)常委,拍板定案,对北京“实施清场,两天完成”。
杨尚昆奉旨,主持军委+戒严指挥部负责人会议。绝密命令下达——
“6/3零点 郊外戒严部队进入市区 向戒严目标开进”。
戒严目标谁何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的反革命暴徒。时至6月初,往宽里说,“打击目标们”,已不足数千。
20万荷枪实弹,对3000手无寸铁。开什么旷世玩笑?
这可是邓小平啊。会在这个时候开玩笑?他要宣示的……
- 枪,指挥党
- 党对国家,独揽大权
- 将邓小平开创的改开大业,继续推向前
( 2) 新视野
《邓小平在1989》,在镇暴之后30年出版。 告诉我们什么?
- 本来,1989年,在邓小平的理想中,是布局十年、初创伟业、光荣退休的日子,并且直觉地、经验性地(邓小平既无理论根基、也无智囊班子)走着看 – 对毛留下的红色中国 松绑、解扣(外事与经济领域),或许得以以专制手段结束专制、开启新体制的开端(这是他的一线团队逐步推行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然而,整个社会,从他本人、他的团队、他的政敌、“先觉”的知识人、平民大众 …… 包括最迫切激进领袖,基本急迫且懵然。
- 在这一年,邓小平面对的是 ——
- 他的雄心与愿望:
- 十三大的班子,在经改、政改中,奋力前行;
- 5/16 见戈尔巴乔夫;
- 然后,在老秩序、新局面下,自己和老同志 彻底退;
但“学潮”必须结束!
他的四大步:A文吓、B武吓、C大调兵、D“镇暴”。
镇暴的结果:社会肃杀、经济倒退;
于是——
1992 – 珠海决策 不换思路就换人
1992 中共十四大 – 杨家将下 – 淡化89罪愆
但罪愆已然种下:
思想与政治自由全面剥夺,
导致了今日的权贵资本,
导致了依托于权贵资本的红色帝王,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滥权。
邓小平在1989 ——
他的对手与干扰 –
- 从上到下,从官到民,似乎看到、但全然不知——何为改开、何为现代社会。
- 无论对手打出的,还是他的应对……处处展现皇天后土的淀积与红色专权
- 细察 政争/权争 每一步,不外乎皇帝臣子格局:窥测而后加力 – 敏锐、致密、如鱼得水!(李鹏的4/24;李先念的5/17;万里5/25……)
- 胡耀邦的去世与学生上街(真正的学运),发生于1989——偶然中的必然;
- 觉醒者(赵紫阳、胡启立)的行动,被他看作“不听招呼”;
- 他不是毛泽东。他必须面对政争/权争对手:强大,且紧握“笔杆”
- 意识形态强霸制高点:这是从M那里继承的。还以为是利器,实质成为改开软肋。
- 社会各领域、各阶层,活泛起来:知识精英打头。他们的见识有限,“士”的情愫涌动胸中;
- 开放与毛泽东之遗产:“形右实左”的民间领袖——获得道义制高点及开放世界的支援,得以“情感绑架”市民。
- CCP数十年的欺骗宣传 – “人民子弟兵”;
他的团队 –
- 王瑞林、丁关根等,只服务,对大事务 (改革开放、体制) 基本三缄其口;
- 杨尚昆 – 有见解,有广泛官场联系。第一绝对以君臣模式应对;第二,自家野心深埋于对他的讨好迎合中;
- 赵紫阳,精明、干练、诚实,但不是奴仆。一个务实好人,看不透对手的阴狠 (极左的和极右的)。过于看重自己理想,过于急切以致忘掉禁忌(嘉庆怎么对乾隆 – 要完全听小平的,干好了受拥戴只缘于小平)
第三,他如何对赵紫阳?
1/1 年初,力保、信赖,甚至有意全面交权 – 不是试探
4/19 耀邦葬礼期间,稍有不满(“这是在否定我”),正常程序解决
5/17 暂时削权 (不再负责学潮 依旧总书记)
赵以自己思路应对,过于“自由化”、过于活跃;
陈李 进攻猛烈 (志在夺回“三杆子”:笔、计划经济、人事);
学潮局势越弄越糟 – 绝食、占据广场(直接干扰与戈的会见和报道);
5月20 后,在陈李联手进攻下,退一步:赵下 (出常)
6月20日,彻底失望,剔出中委
第四,他如何对付学潮?
总的说来,完全没当回事:闹够了你们?(唯一用了点心对付讨厌的方励之)
4/25 上了对手的当(陈云等激化局势计谋得逞)出手实施 A“文吓”(426社论)
5/17 A文吓失效,决定上(三万大兵的)B“武吓”
5/20 B武吓失效,面对自己军心、党心、民心渐失的局面,决定对陈云让一步,在C“大军压境”局面下的一线换人;
本书中,未能给出多个充分实证 – 强硬的极左卫道,怎么利用街头领袖闹个不息。
他出手的这个“第三步”,最起码出于老牌CCP太懂得的——如何利用学运政权易手。
6/1 再次上钩:血溅长街
他的 “掉进挖好的坑里”(或说:战术决策失误),缘于社会、也缘于他自己的理念、性格。
第五,南巡,他扳回一局了?他保住的,什么样的 改革开放?
珠海会议 – 南巡最重头。无奈之下,再度举起枪
砍掉杨家将
“镇暴”之后的“两个基本点”(十三大一个字不动),造就了今日的权贵资本
(3) 本书新爆料
- 七上将信,从提议到送交军委的全过程(关键人物 叶飞之子叶小琦;张爱萍之子张胜)
- 坦克人现场目击者 叙述 (驾驶舱出来提枪三人;“Tank man”跑失)
C- 军人的亲历
- 军报记者江林 –
拉萨骚乱:几乎8964预演 –“政治意义”第一位,随手调用正规军;
《七上将信》:差点在人民日报发表;
怀揣军官证而午门遭殴:以自己是军中一员为耻;张爱萍的儿子和孙子被打骨折;
杨白冰亲督专案:意图军中剿灭“非邓”,再立功再上位
E- 65军团长(5/20) – “有你们在车前头 我就不动”
F-总参参谋 – 军内绝大多数都知道不能这么干。你非干,有自己意图。
G- 38军班长 – 不许开枪,只指“围栏内的”天安门广场;
H- 6/4军报社论
I- 武警总队6/4值班 – 邓小平让干的
J- 5/3 李先念获知赵的“亚银讲话”(D后来一直拿它说事)。怎么回事?
K- 陈云李先念撇清– 听到枪声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啊
L- 珠海会议 – 再度启用枪指挥党
M- “镇暴”之后,国防大学,连续举办了两期“戒严干部培训班”;
N- 总政专案,意图拿下军中“反邓派”高官
(4)一本什么样的书
亲历者 + 调查记者 的讲述
基于 :所能获得的著述与文档;
对当事人的采访;
逻辑与常识的交叉印证
新的思索 –
不再以学运为主线;
不再如30年来大都数评述: 专制vs民主 当局vs学生 非黑即白
D在1989,反映出的,是红色中国的本质;8964 – 现代化转型中悲剧;
政争权争,发生——
在皇权时代、在红色毛时代,1989,发生在邓的改开时代
千年皇权专制传统 + 50年红色专制传统,现代转型期的生涩,包括邓、赵、方励之、以及 民间有生力量 陈子明、万润南等,
特别是 “形右实左”的民运领袖
《邓小平在1989》
为我们后世探索中国道路、探索中华文明、探索中国人在地球的资格……
留下
有限的史料 和 无尽的叩问
《邓小平在1989》 作者:戴晴 (本书仅供参考学习和参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