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松:如何对待女性,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12 6 月, 2022 嘉文精选 Original 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2-06-11 19:08 Posted on 北京 如何对待女性 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文:万壑松 编:大宛 大多数人都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德先生”“赛先生”对中国文化冲击甚大。然而,回看那个时代的报纸和论战,就会感受到,从心灵深处冲击中国文明的,是“三大发现”——“人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和“妇女的发现”。鲁迅和胡适都在这三个主题下,展开过多次论战。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系统性地审视自己的“三观”,在人本精神和如何对待妇女儿童上,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参照。 女性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指标。如今,尊重个体、儿童养育方面,已有长足进展;但是,妇女的地位和权利,有时却有不进反退之势。从近年来屡屡卷土重来的“女德班”、网络上对女权清一色的声讨、以及现实中诸多对女性的侮辱与霸凌事件,可见一斑。 这些都清晰地暴露出,对于女性社会处境、女性权利问题,很多人都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女性问题漠视,对歧视与霸凌现象视而不见,对女性主义不假思索污名化。 ▌女性享有的权利,并非触手可及 今天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男女平等。女性享有投票、受教育等基本权利的时间,令人难以想象地滞后。 在一般印象里,以欧洲思想的开放性和现代化发展,女性肯定很早就获得了相当的权利和地位。事实上,一些基本人权的追求,直到20世纪甚至更晚,才一点点地赋予女性——法国著名的女学者薇依、波伏瓦,算是最早的一批能够上大学的女性。 这还要得益于20世纪一系列的妇女运动,三八妇女节就来自于此——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兴起后,伴随着接踵而至的欧洲工业革命,欧洲兴起了女性受教育、参加工作、经济独立、拥有投票权的社会运动。 思想开放、以平等自由为旗帜的欧美尚且如此,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保守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女性想要获得基本的权利和平等,有时甚至是个遥远的梦想: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居然还有“铁链女”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中东穆斯林世界、非洲地区甚至美国南部某些保守区域,女性依然是作为生育工具,遭受着生理和心理有形无形的摧残。 女性获得基本权利的道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触手可及、平坦无阻。 ▌你对女性的固有看法,为什么是错的 中国的女性权利,在建国后取得了不小进步,“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了共识。但是,这并不代表,女人真的拥有和男人相同的地位。对于女性的偏见,仍然根深蒂固,这样的观点仍然大行其道,甚至被当作“常识”—— “女孩子天生就不擅长数理化” “没有婚姻(子女)的女人是不完美的” “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 其实,对女性的各种刻板印象和偏见,无论古今,不论中外,不绝如缕。甚至,哲学家中也不乏“厌女症”—— 柏拉图:“一个男人可能因为胆怯或不正经下辈子被罚做女人”; 康德:“女人需要男人的保护,女人不适合做学术”; 叔本华:“女人本身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她们轻佻琐碎、缺乏远见”; 黑格尔:“女人担任政府首脑,国家立即陷入危机”; 一直到20世纪中后期,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波浪潮,才致力于破除这种隐藏于社会各个角落之下的刻板偏见。 这次的浪潮始于波伏瓦的研究和洞见。她以思想的深度洞察,触及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 波伏瓦宣称: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 我们常常把对女性固有的偏见,归因于男女之间的生理性别(sex)差异。而且习惯将之夸大,上升到“本质主义”、“决定论”的高度。从而认为,男女社会性别(Gender)差异就是源自本质上的生理差异。不但男人这么想,甚至诸多女性自身也这么认为。 男女之间确实存有生理性别(sex)差异,如基因、身高、激素分泌、脑容量、性格倾向等方面。然而,这些差异,对男女行为的影响并不大。 那么,是什么定义了女孩,将温柔、安静、照顾家庭等等特性,成为了女孩特有的社会标签? 波伏娃认为,有关女性固有的社会认同,主要来自社会文化的建构。也就是说,来自一个女孩从童年家庭到走向社会,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教化。包括那些关于男性应该坚强、奋斗、挣钱养家的社会认同,也来自同样的社会建构。 只有看到了潜藏的问题,找到根源和本质,才有可能去建构一个没有性别歧视和偏见的社会。波伏瓦之所以被称为女性主义的思想导师,《第二性》之所以成为了女性主义的圣经,就是在于揭示出了女性偏见的根源。 ▌意识不到文化背后的偏见,男女平等就只是一句口号 因为这种性别偏见,隐藏在社会文化和习惯之中,才让问题很难被注意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无形之中对于女性的伤害,反而当作一种理所当然,安之若素。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物化: 相信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看到很多男性在女性在场的饭桌上疯狂地讲着下流黄段子;也能听到很多男性以拥有过多少女朋友,甚至和多少女性上过床为荣、为谈资;更别说,有多少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遭遇的冷暴力甚至热暴力。 这种不平等造就渗透进了整个社会结构——司法体系、公权力对女性提出离婚或显或隐的阻挠,社会舆论对女性出轨者远比男性出轨者更多的道德指责,更别提职场中的性骚扰、权色交易了。 ◎“女性气质”来自男性的凝视 文学艺术和传媒里对于女性的形象,更是助长了这种偏见和固有印象——女性的出场,必定是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 纵览中西文学史,作为人类一半的女性,鲜有以主角身份出现。文学作品中即便有女性身影的出现,其形象大多以贪婪、自私、嫉妒为主,或者成为男性主角的工具,或者纯粹以恶的符号形象出现—— 《水浒传》中的几位淫妇,《三国演义》中的貂蝉,西方文学中女巫、坏王后,甚至《简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无不如此。 在现代传媒中,如杂志封面女郎,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女花瓶,也无不是男性凝视下的样子。甚至当代东亚地区如《甄嬛传》那样的大女主戏,青春言情剧、霸道总裁爱上我那样的爱情剧,女性也多是没有自我,几近癫狂欲成为男性附庸的形象。 不客气的说,关于“何为女性”、“女性何为”的想法,甚至女性对于“美”的观念,大部分都是男性凝视产物,经由传媒、资本和消费主义塑造为一种“女性气质”。 然而,吊诡的是,一方面,人们将对女性的偏见,归因于女性生理性别的不同;却并有注意到女性生理不同带来的真正问题。本应该区别对待的地方,反而刻意忽视。 放眼周遭,只有女性承受的生理期、孕期、哺乳期,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女性如厕平均时间远多于男性,公园、广场这样的公共场合,却没见到女性公厕数量与比例多于男性的公共卫生间。女性在求学,特别是求职方面也明显遭受了更多的阻力和限制。 ▌女性主义的困局:“女权”VS“女拳” 今天,哪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社会中的女性问题,但是宣扬女权主义在中国仍然困难重重。 像所有政治哲学概念的鸡同鸭讲一样,本来倾向于中性甚至褒义的“女权主义”,在频繁地误用中迅速污名化。这是一场“语言的腐败”,“大旗党”和“污名化者”的相互撕扯是主要的原因。 所谓“大旗党”:打着男女平等的旗帜要特权,要从被压迫的奴隶变为反压迫的奴隶主,极尽特殊需求与照顾之能事,认为女性应该骑在男性头上耀武扬威; 所谓“污名化者”,给任何针对男女不平等的言说者贴上“女拳”标签,认为女权主义的一切诉求都是无理取闹、贪得无厌,自己毕生要做“鉴拳师”。 那么,该如何对待女权主义的污名化?是否需要为女权主义正名?李银河就曾经指出: 在中国的主流话语中,“权”这个字容易和闹事连在一起……因此,有些赞成女权主义的人把女权主义改为女性主义,使它听上去不那么咄咄逼人。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因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在它的发祥地西方的话语中是同一个单词。 其实,与其纠结女性主义还是女权主义,XX是不是真正的女权,XX是女权还是“女拳”,“我不反女权,我反特权等”这样那样的“名词之争”,不如直面真实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问题。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女性问题的存在和根源,再去解决一个个性别歧视的具体问题。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就是这个意思。 ▌男人为什么必须关注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面对的是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相关的知识,归根结底,是帮助我们应对当下的现实。 重新审视女性主义,也是重新思考塑造了自己的社会和文化——思考如何让个人的成长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思考当下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因此,女性主义,并非只有女性才应该关心,它同样是男人必须关注的问题。不仅女人是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受害者,男人也同样深受其害。 男女平等,并不只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它同时指向个人心灵、人格健全角度的自由发展。它意味着,不但女人可以获得曾经只有男人享有的权利,男人也应该获得曾经特属于女性的权利—— 就像“女性气质”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一样,传统的“男性气概”同样规定了“男人应该怎么做”,甚至以什么模式去思考。这种刻板印象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自己的期待,以及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 比如,人们常常主动教导男孩要“勇敢”,避免那些不够男子汉的情感。因为拥有更多的情感,意味着允许自己犯错、失败、被拒或示弱。于是,男孩常常不擅长表达情绪,并将之当作理所当然。 但是,现代研究已经证明,不畏情感挫折和暴露脆弱、愿意展现弱点和失败的人,才能获得健全的人格,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圆满。 阅读“女性主义”就是在重新审视塑造了自己人生、性格的那些文化和观念,给自己提供一个二次成长的机会。 嘉文精选 PrevPrevious胡适:女人也是人 Next先知书店:“幸存者偏差”:中国经济难懂的根本原因Next 标签三中全会 中共 中国 中国经济 中美 中美关系 习近平 人权 人权律师 余英时 六四 共产党 关税 刘晓波 历史 台湾 基督徒 川普 恒大 恶人榜 房地产 拜登 政治 文革 新疆 李克强 林保华 毛泽东 民主 民企 民族主义 特朗普 白纸运动 红卫兵 经济 维权人士 美国 胡耀邦 苏晓康 西藏 赵紫阳 达赖喇嘛 邓小平 香港 黎智英 Search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胡平:集体仪式的统摄功能 林保华:中共九三阅兵的虚张声势与篡改历史 吴洪森:中国能突破第一岛链吗? 呉嘉隆:习近平的九三大阅兵,漏了什么? 吉耐狮:成立第一岛链公约组织的必要性 特朗普说,他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没有承认美国帮助中国获得自由感到“吃惊” 美国制裁中国化工企业,打击合成阿片类药物走私 苏晓康 | 金钟:为千百万冤魂代言 ——毛泽东十大罪 苏晓康:蓝金黄绿式的「寡头梦」 浦熙修:政治漩涡中的新闻记者 冯玉祥拥42万大军仅次蒋介石 为何是最先垮台 宋国诚:九三阅兵 中国「新军国主义」的斗牛场 宋国诚:谁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王丹:「重庆投影」是照亮中国前路的一束光 中共“九三”阅兵在即,台官员:中共侈言“反法西斯” 是“莫大讽刺” 美YouTuber智斗电诈集团,二十多名涉案中国公民被美当局逮捕 海外文摘 >>> 乌克兰权力的真正极限 被「政治灭绝」的内蒙古:长城外的造反派,红卫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杀 寂寂无名但深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将一个秘密隐藏了半个世纪 Joseph:美联储的9月困局 【书摘】《李登辉与台湾的国家认同》第三章 受困于战争与屠杀的钳口 【书摘】《为什么全世界都在缺货? ……》第2章 「人人都在争夺同一国的供货」 马斯克:没有死亡就没有社会进步 低出生率會讓文明崩潰 袁莉:习近平为何发起大清洗?毛泽东和史达林也许能提供答案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四: 拯救王炳章活动 东归的蛟龙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三:被中共绑架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二:政治活動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一:中国之春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胡平: 贺“坐牢王”秦永敏七十华诞 不明白播客:谁是“编程随想”? 著名人权活动家郭飞雄被当局以“煽颠罪”再遭重判八年 嘉文精选 >>> 胡平:集体仪式的统摄功能 苏晓康 | 金钟:为千百万冤魂代言 ——毛泽东十大罪 苏晓康:老夫子——陈伯达 秦晖:何来如此深仇大恨 《毛主义遗产:1949~1976年实录》第一章 狂澜 1. 南京陷落与「划江而治」 苏晓康:解构剔骨枭雄 ——金钟的非毛化力作 杨纯华|篡改与遗忘:对中共抗战史叙事的批判性考察 《资治通鉴》说:每个昏庸老板周围,都有个“赵高”在帮他过滤世界 许成钢:我是如何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头目”的 章立凡:不幸的年代 刘军宁:王朝沉船 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黑色幽默还是真情流露?(兼论中共与日本从抗战至今的共生互利关系)(修订版) 分类 嘉文精选 (5,679) 中国 (365) 中国404 (2,709) 中国人权律师团 (374) 中国新闻 (1,311) 中美 (1,224) 专栏 (1,195) 专栏作家 (7) 专案组·恶人榜 (102) 严家祺 (5) 光传媒直播 (9) 光传媒精选 (158) 光明大讲堂 (536) 光明论坛 (56) 光播台 (11) 公民抗争 (2) 国际新闻 (63) 今日人物 (919) 今日要闻 (1) 宗教∙基督教 (830) 安娜专栏 (18) 冯崇义 (4) 口述史 ·回忆录 (1,074) 史林论坛 (3) 争鸣 (588) 人物 (978) 历史∙中共党史 (7,292) 历史人物 (289) 新疆.西藏 (1,642) 时评 (2,299) 招聘启事 (2) 拆墙运动 (26) 教会新闻 (44) 民主人权 (1,192) 民企观察 (395) 思想 (41) 本网评论 (119) 李南央 (28) 海外文摘 (1,328) 海外民运 (152) 独家资讯 (229) 田牧 (3) 界立建 (2) 王安娜 (11) 英豪榜 (16) 苏晓康 (354) 蔡慎坤 (45) 高瑜 (17) 金钟 (13) 量子跃迁 (24) 首发 (1,366) 辩论 (207) 辩论公告 (35) 音视频 (349) 音频 (2) Featured (2) Youtube节目资讯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