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受苦的资格有没有?」——迄今我从杜氏的收益,尽此而已。评论家们说,整个十九世纪欧洲完成的诗话悲剧,到「克拉马卓夫兄弟」这儿停住了。杜氏也是现代心理学、精神现象乃至哲学、现代宗教的先驱,总之,他回答的问题只有一个:什么是苦难?人类的所有问题,不论深化还是简化,最终都归结到如何应对苦难。比较有意思的是,文革结束后,据说有作家讲:中国不缺苦难,缺的是关于苦难的艺术。这话正好倒置了欧洲的精神史,莎士比亚的浪漫没有回答苦难问题,杜氏才被称为「俄国的莎士比亚」。 】

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yevsky, Fyodor Mikhaylovich(1821-81),俄国小说家﹐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以其异常的洞察力穿透人类的精神和心灵﹐其小说剧烈影响了现代知识分子的风气。

最后的巨作

1864年他妻子长年卧病去世后﹐他弟弟接着管理他假定的债务﹐杜一贫如洗。为了偿还一个贪婪出版商的贷款﹐他同意如果不能立刻交出一本小说就交出永久性的版权。到期前两个月﹐他口述基于狱中故事的「赌徒」﹙1866﹚给一个年轻的女速记员Anna Snitkina﹐她很快成为他的妻子﹐一个钟情周到的伴侣。

接下来的岁月﹐避债而出国期间﹐在辛劳和贫穷中惊人的出产﹕完成「罪与罚」﹙1866﹚﹑「白痴」﹙1868-69﹚和「迷狂」﹙1871-72﹚。 1873年杜返回俄国时已举世闻名。最后一部小说「克拉玛卓夫兄弟」﹙1879-80﹚﹐是1881年2月9日他在圣彼得堡去世前不久完成的。

在最后四部小说里﹐杜戏剧化道德和政治问题﹐使他的盛名终于留存。他熟练构造悬念情节﹐创造生动自主的英雄﹐将他们置于极端情形之中。每部小说都集中于探索他们的生存动机与哲学辩护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杜对每一部小说都做了笔记﹐于二十世纪晚期被编辑和翻译﹐成为揭示他创造方式的无价之宝。

「罪与罚」可能是他最著名的小说﹐一个穷学生Raskolnikov承诺谋杀并消灭一个人类寄生虫的世界﹐以帮助他贫困的家庭﹐可是他的主要动机却是测试自己的正确性﹐如绝对独立地﹙以他自己想象的﹚去抗拒道德法则﹐罪感和隔离折磨他﹐他困惑和在精神上寻求补偿。 「白痴」的主角是一个基督似的形象﹐由杜构思为一个绝对的好人。 Mishkin王子散发着诚实﹑怜悯﹑谦虚﹐成为他周围人的良师益友﹐但最后却被周围这些人的仇恨和贪婪弄疯了。 「迷狂」是一本关于革命者以恐怖手段谋反的小说﹐Stavrogin﹐一个具有任性﹑残忍的无限制倾向的家伙具像为一个有魔力的﹑自我毁灭的英雄。被尊为世界文学名作的「克拉玛卓夫兄弟」﹐是杜的精神洞察﹑哲学和宗教见解的最有力的艺术表达。它被描绘成一个扣人心弦的﹑与弑夫悲剧有关的谋杀秘密﹐汹涌于家庭的紧张。这部小说的深厚知识和精神性逐渐展开在克拉玛卓夫兄弟之间﹕知识分子怀疑论者Ivan﹐情绪激动的修道院新手Dmitri和圣洁的男孩Alyosha﹐这三个主角是现代人类身体﹑心智和精神的物理组合象征﹐他们之间的激烈争辩﹐反复围绕著作者关心的主题﹕通过悲剧的赎罪﹐在不合理的宇宙中需要道德力量﹑善与恶之间的搏斗以及个体和自由的最高价值。终极的追问是人怎样活着﹖靠什么活着﹖这只给出了断片似的答案。

为世界创造象征性英雄﹐被生活的悲剧感觉所渗透﹐探索真理和自我完成﹐赋予杜最后的创作时期以永恒与宇宙的质量。杜以他暗藏动机的探索预言了现代心理学﹑无意识的直觉理解﹐由他笔下的人物透露出非理性行为﹑心灵痛苦﹑梦和坠入癫狂。他也为二十世纪许多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作家做了准备﹐他也影响了同时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作家。 1912年到1920年杜被Constance Garnett 翻译成英文。

早年创作

杜1821年11月11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前军医的儿子。他少年时代很沉郁﹐十七岁被指派去读圣彼得堡军校﹐学技术让他很无聊﹐毕业后他决定当一个作家。

杜的第一本小说「穷亲戚」(1846)﹐一个卑微政府职员的不幸爱情故事﹐十分同情那种被压抑的境遇。他的下一本小说「双重」(1846)﹐由十三个人物素描和故事集成﹐杜继续探索下层社会的耻辱及其导致的行为。

1849年杜的创作生涯不幸中断。他参与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团体﹐阅读和讨论在专制俄国被禁止的法国社会主义理论﹐一个告密者溜进他们的秘密聚会﹐整个团体下狱。 1894年12月﹐他们被押解到处死之地﹐大概要被枪毙﹐到最后一刻却被缓刑﹐惩罚改为刑事流放﹐杜被叛四年西伯利亚苦役﹐后来又当普通士兵。这期间的折磨使杜患了癫痫病。

监禁和流放

杜在「死屋」(1861-62)中描述了罪徒所遭受的虐待狂式的囚于污秽密室的折磨﹐培养其仇恨。他也记录了自己精神和心理上改变的见解。他在狱中的阅读只限于圣经﹐让他拒绝西方╴╴那是他年轻时代受到感召的无神论社会主义。基督的训词成为他的伦理的终极判断﹐取消了通过苦难获得拯救的可能性。冷酷罪孽的残忍﹐勇气﹑宽恕的展示以及灵敏的感觉交相刺激﹐加深了作家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洞察力。 1854年出狱后﹐他被派到靠近蒙古的一个要塞﹐五年后他获得允许返回圣彼得堡﹐同一个有肺病的寡妇结婚﹐自然不会幸福。

中年

杜恢复文学生涯是靠他的弟弟Mikhayl﹐一个期刊编辑。 「死屋」在那里连载﹐还有「被污辱的与被损害的」﹙1861﹚。这个通俗喜剧故事里﹐一个不设防的主角以病态的同情治疗宽慰读者﹐带给他们杜的通过悲剧赎救和幸运的著名主题。他的第一次旅行记录在一篇散文「夏季观感」﹙1863﹚中﹐强调西欧文化的无情。杂志后来因为据说是一篇颠覆的文字而被禁﹐1864年他弟弟又办了另一本短命的「新纪元」。杜的独特的哲学小说「地下笔记」发表在第一期﹐这是杜考虑过的他的主要小说的一篇意识形态开场白。笔记匿名叙述者的自我疏离的独白﹐是一个叛逆者反对唯物主义和社会同一性。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疏离的反英雄。

—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