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宜汝、梁敬彦/整理报导】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事以来,引发国际舆论挞伐,虽然大多数西方国家和媒体支持乌克兰,但也有部分民众为俄罗斯发声;而全球和台湾的基督徒,究意要站在什么角度,思量这场国际战事?

美国正道福音神学院伦理学资深教授罗秉祥,日前在创欣神学院举办的BC讲坛,以「基督教战争伦理学与乌克兰」专讲。从宏观的角度、多方引经据典,探讨现今的国际政治局势与乌克兰战争,并提供基督徒角度,可以如何来看待俄乌战争?

罗秉祥教授引用王明道牧师在1936年发表的「世界究竟能不能有和平呢?」表示,圣经启示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愈来愈糟,且战争愈来愈多,到末了还有一场大灾难。面对战争,基督徒更要「拼命传福音!让人都回到主的面前,止息灾祸」。

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倫理學資深教授羅秉祥。(網路截圖)美国正道福音神学院伦理学资深教授罗秉祥。 (网路截图)

他也引用另一位教会领袖倪柝声,在「基督徒对国家社会的态度」中提到的话:「我们今天就是好好做基督徒,不必想去改变政体、改变社会,要做的就是好好地、静静等候主的再来。当主耶稣第二次再来的时候,一切的问题都要解决。」

罗秉祥教授说,王明道牧师及倪柝声弟兄都是对华人教会影响甚深的教会领袖,但他们面对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日军侵华战争,因当时的时空背景影响,两人都倾向「基督徒不要管战争,而是要努力传福音」。

罗秉祥教授并从奥古斯丁的「正义战争论」,来谈「基督教战争伦理学与乌克兰」。他表示,战争不是一种「因为对方做得不好,而去惩罚另外一个民族、国家的手段」。战争要在道德上合理,需有以下的条件:

民眾前往悼念扎波羅熱核電廠死者。(翻攝自FB@The New Voice of Ukraine)民众前往悼念扎波罗热核电厂死者。 (翻摄自FB@The New Voice of Ukraine)

一、开战的正义:正义的原因、正当权威、正当意图、最后途径、以和平为目标、衡量利害得失为正比、合理的成功机会。

二、作战的正义:比例原则,使用武力不能过度、分辨战斗与非战目标,不故意直接伤害非作战人。遵守国际公法、合理对待战俘、不作邪恶行为、不作相应报复。

三、战后的正义:比例原则、分辨相关的目标、帮助战败国重建。

对于没有正义理由的开战,罗秉祥教授说,这不单是伦理学的探讨,更牵涉到国际法的范畴。在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三、四点提到「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以及「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二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领土。到了三月2日,联合国谴责俄罗斯议案:141赞成、5反对、35弃权;几乎八成支持谴责,在国际舆论下,俄罗斯的开战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在普丁的宣战演讲中,认为北约进一步东扩,北约是美国的外交工具,并认为美国想对付俄罗斯,再加上乌克兰历史上曾是俄罗斯领土,若乌克兰加入北约不仅威胁到俄国家利益,甚至威胁俄国主权。

逃到斯洛伐克的難民。(FB@Ministerstvo vnutra SR2)逃到斯洛伐克的难民。 (FB@Ministerstvo vnutra SR2)

观点不同的开战正义

罗秉祥教授说表示,从开战的正义上,也可以看见学者之间观点不同。国际关系「新现实主义」学者John J. Mearsheimer认为,乌克兰危机乃北约东扩造成的结果,俄罗斯霸权范围受到威胁,认为要消灭这个威胁,是「大国政治定律」。他表示,乌克兰危机是北约及美国造成的。而东欧学者Jan Smolenski反驳,东欧诸国的共同历史经验:被俄罗斯压迫了近百年,是这些小国主动要求加入北约,并不是北约本身有内在定律必然东扩,这个「大国政治」理论,只是为美国及俄罗斯服务的「大国霸道有理」。

从1994年俄罗斯叶尔钦血洗车臣共和国,镇压其独立运动来看,中、东欧国家闻风丧胆,紧急要求加入北约。苏联解体之后,过去的版图一个个进入西方国家的怀抱。有些俄罗斯人感受到历史屈辱。直到2000年普丁当选总统,面对俄罗斯内外这么多问题后满怀怨愤,深觉俄罗斯出现种种内外政问题,皆源于受西方国家欺骗,把矛头都指向美国。

罗秉祥教授指出,虽然美苏关系持续转坏,但一直都不是入侵乌克兰的主因。入侵前数天,普丁再次宣称,「乌克兰历来都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很多学者同意,消灭独立的乌克兰共和国,才是这次侵略的真正原因。

学者提摩西.史奈德(Timothy D. Snyder)指出,在苏联时期乌克兰和俄罗斯早已是分开的,但普丁认为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普丁梦、俄国梦,是斯拉夫民族伟大的复兴: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罗秉祥教授指出,若俄罗斯真的视乌克兰人为俄罗斯人的同胞,又何必让乌克兰满目疮痍、玉石俱焚,在腥风血雨中回归祖国?普丁无法忍受乌克兰人民选择了西方,而不是选择俄罗斯,使俄罗斯丢脸。

無家可歸的難民。(FB@Ministerstvo vnutra SR2)无家可归的难民。 (FB@Ministerstvo vnutra SR2)

传福音为治本  仍须治标防止犯罪

基督徒应该如何回应?如何防止、阻止战争?罗秉祥教授指出,「罪恶在人心深处,只有消灭人的罪性,才能防止战争及其他社会罪恶。」因此基督徒仍然要传福音,但传福音是治本,还得治标。尤其可以看到,普丁是虔诚的东正教基督徒,十字架经常戴在脖子上,但是耶稣所传和平的真理,是否真的深植他的心?

因此,治本在人类社会推动和平、消灭人罪性的同时,仍须治标建立堤霸、防止洪水犯滥、防止犯罪。社会需要法律、监狱及警察做为阻吓。为防止野心家侵略其他国家,仍须有足够军事力量随时予以痛击,军队抗衡军队、武器抗衡武器,以力抗力,以战止战。

罗秉祥教授指出,今天这个局面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成形的。人类历史反映人性的光明及阴暗面,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并非皆是冷静、理性、精明的判断者。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道德感,一个人有道德感是容易的,但若是一个社会有一群人较难保持理性,就会被游说去做不道德的事。

原罪让世上没有完美的政治

基督教所谈的人性原罪,也让人明白,人类无论设立出来的政治社会理论和蓝图,有多么高贵和理想化,但总是会有人的自恋、自我利益因素,让美好的事情腐败。然而我们要回避两个极端,「政治是肮脏的,基督徒完全抽离」,与「某个政治立场能完全体现基督教价值观,所有基督徒都必须赞成投入此立场」。

罗秉祥教授指出,由Rovert Kagan撰写的《野丛林又生》(The Jungle Grows Back)这本书中指出,1945年以来人类和平的这黄金75年,其实是偏离常态的,是人为的、是脆弱的。正如同花园需要不断打理,园艺不是一劳永逸;一旦疏忽大意,野性的丛林就会蔓延回来,这个野性的丛林才是常态。

人类历史反映人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性保持不变,善与恶继续斗争,人性的阴暗面继续等待机会卷土重来。正如同Rovert Kagan所说「野蛮」是人性一部份,也是历史一部份,人类的生活始终是危机四伏。若不警醒,21世纪将重蹈20世纪覆辙。

在这个末后的日子里,求主教导我们祷告,也要求主帮助我们远离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记者谢宜汝、梁敬彦 追踪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