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谈中共
— 魏京生
中共从建立之日算起,已经一百多岁了。它始终如一坚持的,是专制主义和专制政体。专制主义是从西方宗教分离出来的一个派别,共产主义。但这个美好的理想很不现实,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现实。发展到马克思主义时期,出来一个新的派别马克思主义。它的特点就是用专政的手段,来制造出一个理想社会。这个自相矛盾的理论,很容易被头脑简单的年轻人接受。中国的年轻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接受了这个看上去美好,实质上极端丑恶的专政理论。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种满腔热情不加深思熟虑的年轻人。直到中共执政以前,参加到中共里边的人,大多数都是怀着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的革命者。中共取得全国政权之前,有少数思考者逐渐被淘汰。艰苦的、对抗性的环境限制了大多数人的思考。五十年代在全国执政以后,这个淘汰的过程不断加速。自相矛盾的理论也在执政集团内部渐趋淡化,剩下的就是单纯的专政。
苏联的共产党人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在革命后淘汰了大部分理想主义者。这是为了在现实中稳固专制政治。苏联共产党人恢复了旧俄国的农奴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类型的,适合于工业化的农奴制政体。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成功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也自然而然地仿照了苏联式的农奴制政体。
但中国两千多年市场经济的习惯和文化,与农奴制相当抵触。从社会矛盾激化到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理论的自相矛盾无法解决这些矛盾,理论外的斗争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极端专制,和经济的迅速退化。文化的沙漠化和经济的倒退,证明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在邪教大神毛泽东死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明智派,抛弃了共产主义的理论,恢复了中国传统的模式。以一党专政的专制政治,管理逐渐开放的市场经济。因此取得了好于共产主义经济的成绩,稳固了一党专政的体制。
但这种滋生腐败的极端不公平的传统模式,不符合两千多年来人民的理想,也比西方的民主制加市场经济要落后。这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中国知识精英们共识。短期的经济恢复之后,专制的模式和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理想之间的矛盾,就在一九八九年爆发了。导火索正是两千多年来的病根:腐败。
军事镇压的成功,加速了政权腐化的速度。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经济的现代化,加强了人民向往民主自由的程度。现在的中共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转型为民主自由的体制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还是加强镇压暂时保命,等待最后的崩溃。习近平选择了后者。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请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