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布拉格與台北結姊妹市前夕 市長:中國不可靠兼極強怨恨心理
捷克布拉格巿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台譯:賀吉普)自2018年上任以來,積極履行選舉承諾,以巿長身份彰顯民主與人權,還因拒絕接受「一個中國」的協議條款,而解除與北京的姊妹城市關係,改與台灣台北市簽訂有關協議,明剃中國眼眉。賀瑞普昨日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詳述與中國打交道學到的兩大教訓。
賀瑞普說,布拉格是歐洲偉大的音樂城巿之一,中國方面很久以前就邀請4個布拉格的古典樂團在今年前往演出,卻在預定演出日期前不久突然取消安排。賀瑞普認為原因顯而易見,就是因為他上任以來積極推崇民主與人權,惹惱了中共。
賀瑞普謂,與中國打交道學到兩大教訓,一是中國是「不可靠的」的商業夥伴,二是中國懷有強大的怨恨心理。
他表示,中國隨時會因為政治需要而犧牲商業協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可在「轉瞬間」就把大型商業合約與重要合作宣言化為廢紙。他指出,捷克與中國之間的商業合作關係非常不平衡,北京曾承諾5年內要投資捷克100億歐元(863.5億港元),於是捷克就配合調整外交政策,打開巿場,但中國方面的投資並未到位。
賀瑞普指出,布拉格多個樂團遭中國取消演出計劃並非孤例,德國國會一個委員會近日也遭中國取消訪問行程,因為其中一位德國議員鮑斯(Margarete Bause)批評中國在新疆犯下「當代最嚴重的侵犯人權罪行」。
賀瑞普謂,中國是一個懷有「巨大怨恨」的國家,和西方民主國家往來時,強加自己單一的世界觀,不將他國政治人物、藝術家或商業人士視為社會上獨立的一分子,偏要認為他們代表國家和政府政策。他認為,中共不會區分布拉格巿長和布拉格愛樂的樂手是不同的個體,抱持的心態是「有布拉格的人行為不當?那來自布拉格的人就要受懲罰」。
他表示,近來中國也積極影響捷克輿論,一家在中國有大規模商業利益的捷克企業,就利用各種途徑要求捷克媒體只報道對北京當局有利的消息,更突顯中國企業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他國社會。不過,他無意敦促各方不要與中國往來,也不建議與中國切斷外交關係,這些方法並無助益。
不過,賀瑞普鼓勵世界各國與中國這個「不可靠又帶有潛在風險」的對手合作前,務必三思,而且要十分小心。他更鼓勵大家,勿因害怕中方的脅迫就放棄自我價值與氣節。
布拉格巿府在今年3月升起西藏雪山獅子旗,賀瑞普認為中國與西藏早在1951年就簽訂和平協議,藏人政府應享有高度自治,因此升旗這件事,中國根本不應過問。醫生出身的賀瑞普,也曾公開譴責中國強摘維吾爾人及其他囚犯的器官。此外,賀瑞普在就職酒會上,就曾拒絕中國大使強勢要求台灣代表離開,令中國不滿。隨後,賀瑞普要求北京巿府取消姊妹巿協議中,要求承認台灣與西藏是中國一部份的突兀條款,北京巿府不同意,雙方解除姊妹巿關係,而布拉格下月將與台北巿府簽訂姊妹巿協議。
台灣《蘋果新聞網》/ 《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