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延烧,多处进行封控管理,图为上海大设筛检站。图:翻摄自我是西蒙周微博(资料照)
中国各地疫情持续延烧,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 8 月初封城、进行疫情封控,至今长达 40 余天。由于长时间封控,当地居民物资匮乏、药物取得有限、女性卫生棉数量严重不足等悲剧,让居民生活陷入困难,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向外求援。对于中共坚持清零政策,专家认为,这已经成为中共意识形态的问题。
新疆伊宁封城的情况此前一直未受到外界关注,直到近日当地民众发出大量的饥饿、断粮求救的讯息,经网友接力转发,才得以获得关注。长期从海外关注新疆情势的维吾尔学者阿不都外力·阿尤普(Abduweli Ayup)自上周便透过推特,分享当地维吾尔人上传至抖音或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求救影片。
这些求救影片都显示,当地政府严禁民众出门,有些住家的大门甚至被封死。部分影片还显示,民众必须从窗户抛绳到一楼才能拿取物资,或是核酸采样员搭乘云梯车为遭封控的民众进行检测。
在微博上,也传出求医无门的消息。 8 日,一位用户表示自己与 2 岁女儿确诊,孩子发烧 39 度向社区书记通报,却迟迟未被安排到医院就诊。另一名网友也表示,有八旬老人独自居家无法进食,数个 4 岁或 5 岁的孩童发烧 40 度没人管。
阿尤普 11 日与德国之声分享 2 段视频,内容可见一群伊宁当地居民在街道上抗议物资缺乏,然而这些求助影片很快遭当局删文恫吓。阿尤普向《德国之声》透露,「自从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这些视频,我便开始吃不下饭,我妻子看完这些视频后,也睡不着觉。目前伊宁当地的情况,真的非常的惨」。
在网路频传当地民众封城后遇到的各种难题后,新疆伊犁哈萨克斯坦自治州人民政府 9 日承认,伊宁市民众反映的就医难问题确实存在,且相关问题也反映出当地工作仍存在不足。当地政府向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影响致上深深歉意,当局也就民众关心的就医问题,立即进行整改,统筹各类医疗资源,畅通医疗服务渠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就医需求。
然而,对于网路上发布的求救消息和影片,伊宁市公安局 11 日称,近来伊宁市有网民在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扰乱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已有 4 人被指控散布不同的虚假信息,处以 5 日至 10 日不等的行政处罚。
中共持续坚持清零政策,严格执行封城,导致民众向外求援的情况,人权观察的资深中国研究员王亚秋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称,清零政策在中国已变成一个「政治意识形态问题」。她认为:「之前中国疫情控制很好,而美国有一百多万人死亡时,中国政府便向国内宣传,称自己的制度好,这也使中国的防疫政策升级成政治路线问题。」
王亚秋表示,一旦防疫政策成为意识形态问题,中国政府便很难再回头。 「若中国政府否定之前的政策,便是否定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外,若民主国家防疫搞得很差,肯定会被人民批评。但中国因为没有反馈机制,当地领导人不会考虑人民的声音,只会考虑如何让中国中央政府高层满意,因为他们认为人民的心声对他们的仕途没有影响。」
另一名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任教的中国法律学者滕彪也向德国之声表示,从目前中共的疫情控制来看,「完全不可理喻」。他表示:「中国政府在疫情最开始还宣称自己的防疫措施在全球领先,但这种防疫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仅给人民的基本权利与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与不便,也对经济造成很大伤害。」
滕彪认为,对中国政府而言,要放弃动态清零也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跟阻力,由于无法轻易放下之前树立的「防疫成功」形象,中国政府也想藉由疫情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中国政府推行的健康码、封城等防疫措施,都是让他们控制每一个地方、每个家庭或每个人的绝佳机会。这种防疫措施配合中国政府的大数据与科学技术,让中国政府能实现严密全面控制社会的目标。」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9 日出席防疫相关的会议时强调,中国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尽快控制住疫情。除了座仿防疫措施外,孙春兰还表示,中共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坚决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王亚秋与滕彪都认为,尽管越来越多中国人在历经漫长的封城后,开始出现想要逃离中国的想法,但有能力离开的人仍是少数。滕彪说:「很多人深受中国防疫政策所害,决定离开中国到其他国家生活,但当然很多想离开中国的人,会因为其他原因无法离开,但疫情会让那些犹豫不觉得人,下定决心离开。」
王亚秋表示,因为中国政府长期对国内宣传其他国家防疫情况很糟,所以仍有部分中国人相信相关论述,认为中国政府的防疫措施有其必要性。 「很多在中国的人会觉得,虽然生活过得痛苦,但至少他保住了性命,没有得到新冠病毒。而对普通人说,除非极端状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在不清楚国外真实情况之际,他们仍会接受中国的现况。」
新疆伊犁长期封城,当地方舱医院简陋脏乱,民众顶着40度高温在帐棚内隔离。图:翻摄自阿不都外力·阿尤普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