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猫熊外交」是在1940年代到2000年代向境外赠送或租借大猫熊,借以增进友好关系的外交方式;大猫熊(又称为大熊猫、猫熊、熊猫等)是中国代表性生物之一,原产于东亚华北一带至泰缅越南、西藏康区及四川甘陕等地,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猫熊属,不过现今大部分的栖息地早已绝迹,目前仅剩下四川盆地周边山区、甘肃及陕南秦岭一带仍有野生分布。由于猫熊的特殊外表相当吸睛,可说是人见人爱,因此自古以来就相当受到注目,不但广泛地被应用在许多设计或是流行文化之中,也成为中共在政治外交上的宣传工具。
据英国媒体报导,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日前表示,中国出借给英国的一对大猫熊「阳光」及「甜甜」经过多年努力,仍难以繁衍出后代,今年租约到期后,将把这对猫熊还给中国,事实上,关键原因是饲养猫熊费用过高,粗估照顾2只熊猫的花费,加上给大陆的租金,一年花费逾新台币3200万;无独有偶,美国、日本近期亦接连宣布,要将租借的大熊猫还给中国,让中共行之有年的「猫熊外交」遭遇不少挫折。
据英国媒体报导,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日前表示,中国出借给英国的一对大猫熊「阳光」及「甜甜」经过多年努力,仍难以繁衍出后代,今年租约到期后,将把这对猫熊还给中国。图为2013年的猫熊「甜甜」。 (路透社)
虽然国际间都非常喜爱中国的代表动物-猫熊,但现实生活中,中共与各国的关系每况愈下,尤其在习近平上台后的战狼外交,更令许多国家为之厌恶,像是三不五时派遣海警船入侵钓鱼台周边争议海域,频频升高与声索国的冲突,据民调显示,逾九成的日本人对中共的印象不佳,相比之下,与已经断交50年,但却感情融洽的的「台日关系」形成强烈反差;不可否认,猫熊是中国对外拓展外交的友善大使,同时也软化了中共的威权形象,并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中共侵犯人权的焦点上转移。
中共利用猫熊作为中共侵犯人权的挡箭牌和投射「软实力」的工具,甚至把猫熊当成中共展示综合国力数据的一部分,也说明了只要拥有猫熊的国家等同是帮中共在强化国力上做出贡献;早期「熊猫外交」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爱戴,不管男女老少都喜爱的可爱动物,直到现在已彻底成为中共政治操弄的工具,曾经引以为傲的「猫熊外交」也蒙上污点,对拥有猫熊的国家似乎也不是件好事,还不如送返中国大陆,并让猫熊回归自然环境。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