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疯传一张充满讽刺的图片,显示2003年4月2日《齐鲁晚报》头版(应该是因为有张国荣的死讯,才有人留下这份报纸),置顶的标题写着「我省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战略目标」及「2022年实现人口零增长」,完美呼应了中国刚公布的2022年底总人口,较前年底减少85万,录得「大饥荒」后61年来首次下跌。
许多人赞叹旧报纸写的是「神预言」,倒不如说是错有错着,无可奈何把人口增长清零吧。中共20年前的确希望控制人口增长,但近年担心「人矿」越挖越少,韭菜又长不出来,早就魔幻转向,结束一孩政策,鼓励人民生育生育生育。可是出生率依旧江河日下,才导致中共奇迹地「兑现承诺」。
据专家观察,中国人口下降,比官方预计早了9至10年,表示中共过去的经济、社会等政策,统统建基于错误的人口数据,中国的人口危机根本已超乎想像。 《纽约时报》分析,中国由于出生减少和人口老化,2035年将有4亿人超过60岁,接近人口三分之一。届时养老金负担沉重,劳动力日趋疲弱,势必成为一个暮气沉沉的国。
中国未来如何,我不太关心,看了这张旧报纸照片,第一时间是反省人生,兼回味杨绛一句蕴涵丰富智慧的话:「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为什么「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呢?我想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愿望成真的时候,即使各方面恰似预期,但你却发觉那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好比伊索寓言的采柴老人,他每天扛着柴走许多路,心力交瘁,再受不住这种生活了,于是放下柴,祈求死神来接走他,想不到死神一call即到,老人被实现的愿望吓得瑟瑟发抖,马上改口:「先生,劳烦您帮忙把柴举起来,放在我肩上好吗?」
这个故事有两个教训,古希腊文版说:「所有人都爱活着,即使他非常不幸。」英译者Joseph Jacobs则把教训演绎为:「若愿望成真,我们往往会感到难过。」愿望如流星,在长空时闪闪发光,一落实地,马上化为尘埃。
另一个情境是愿望实现了,有些状况却在预期之外,于是令你后悔莫及,像希腊神话的黎明女神艾奥斯(Eos),为了跟凡人提图努斯(Tithonos)长相厮守,恳求宙斯让爱郎长生不死,宙斯让她愿望成真后,艾奥斯才发现忘了要求青春常驻,结果提图努斯日渐老去,尽管不死,却衰弱至动弹不得。
不是悲观,但人类的愿望和计划大抵如此,就算实现了,也不无遗憾,甚至让人懊悔不已。越喜欢规划、控制的人,越容易被命运捉弄,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政权,又何尝不然?
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作者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