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雪兰派出的三个小美女史保嘉、武加范、孔令姚到三十八军见到王猛政委,递上了柳燕爸爸的亲笔信,王政委看了收下信,让战士带她们去食堂,特地做了四菜一汤招待她们。但插队一事并未帮忙。
  后来戎雪兰、潘青萍带着柳燕亲自出马找了一趟王政委,王政委说这要她们自己与地方联系才行。她们三人从三十八军出来,直奔安新县城。(亦称新安县)
  说来也是凑巧,白洋淀水中央小岛邸庄掌权的造反派头头邸轲信带着几个部下在县城公干,在饭馆里碰到戎等三人,因为都是造反派,相谈甚是投机。邸首领听说她们想联系插队的地方,豪爽地掏出一张白纸,写上接收12个名额,“啪”的一下,盖上随身携带的邸庄大队公章。“12个小队,一个小队一个!”
  邸首领原是邸庄大队团支部书记,是个有理想的年轻人,顺应形势领人造了原大队书记邸致会的反,自己掌了权有志于更好地发展家乡,欢迎学生进入邸庄帮忙。
  这就是我们能落户邸庄的原因。实际上来的只有戎雪兰、潘青萍、夏柳燕、孔令姚和我。史保嘉、武加范没来,可能找到更好的地方。
  赵京兴把我送到邸庄回我家汇报说白洋淀如何如何好玩儿,那时正值冬季,白洋淀就是一个大溜冰场,陶江听说后,拎着一双冰鞋就往白洋淀跑,我妈妈说:“拦都拦不住!”潘青萍带他去了大队,邸庄把他也收下了。
   北京对68届初中高中网开一面,许多人分配到工矿企业,陶江一些同学分配到京郊门头沟煤矿井下挖煤,妈妈后来说:“插队比挖煤好,挖煤太危险了!”
   几十年以后,我才知道陶江飞奔白洋淀的原因,他说:“我在家做饭做烦了!大姐出去干革命,大哥也不做饭,我哪儿都去不了,就得在家做饭……”所以听说有个白洋淀可去,就跑了!
   我们家的主厨原是外公,61年去世后,外婆和奶奶做饭,66年红八月,外婆被红卫兵遣返回安徽舒城老家。奶奶也老了。一开始,我接过了这做饭的任务。我只记得列宁说过一句话:“做家务让人变得愚昧!”好像有几分道理。
  老年的时候,可以担起做饭的任务,因为是所有体力活里最轻的。年轻的时候整天在家做饭,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逃脱了给家人做饭,到了白洋淀做饭更难,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像八路军干部下乡一样,吃派飯。大队派那些生活条件最好的有小媳妇做饭的家庭给我们做饭,我们交粮票和钱,后来要长时间在农村扎根,我们得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了!
  完全是一种崭新的做饭方式,砖砌的低矮的灶台上按放着大大的铁锅,烧的不是煤,是不能编席子的废弃芦苇。
   因为是自行联系的插队,又离北京近,我们没有和家人生离死别的痛苦。
   那些集体插队奔赴内蒙、东北、云南等地的知识青年火车专列一开动,哭喊声震天动地,谁舍得这被迫的骨肉分离,前面等待这些孩子的是苦累脏的庄稼活儿,和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天地,一切都要从头做起,最好的吸收知识的年龄段白白浪费了!
  这哭声里是不舍是无奈是委屈是恐惧,这是什么世道啊?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