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冯德莱恩结束访华:乌克兰问题难见突破,俄罗斯冷嘲热讽- BBC News 中文

图片-BBC

有推友注意到,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结束访华回到欧洲后,已有十天没发推文了。这种极不正常的静默意味着什么?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许多,仿佛时间处于凝固状态:美国在筹划什么?北约在干什么?欧盟在等什么?乌克兰战场为何一直处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种诡异的安静,令人感到背脊发凉,头皮发麻,像极了一场超级风暴的旋涡眼。

我个人的直觉是,大家都在等外太空的消息!因为,如果乌克兰的战略大反攻仍然按传统战争的路数进行,按照美国和北约的军备效率,自一月份以来的海陆空方面的部署早已就绪,但”大反攻”一天天往后推,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他们在等什么呢?所谓”乌军弹药供应不足,缺少炮弹”,这只是乌克兰人的幽默,笑笑了事。极大的可能,他们在等马斯克在外太空的”星链”加强版的最后完善。我们知道,美军的无人战机、无人战舰、无人火炮和无人坦克等人工智能(AI)战争系统,已经成形、成熟,只是欠缺一场战争的验收。如果美军决心要将这套智能战争系统应用于乌克兰大反攻,那么,现有的星链网络的密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幅增强和升级。

上述推论假如成立,这场战争就好玩了。在普京侵略乌克兰初期,智能战争的身影就已初见端倪。美国援助乌军的单兵智能系统和以小组为作战单元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让乌军对俄军的兵力、火力、进攻方向和后勤补给,洞若观火,而俄军则象瞎子一样处处挨打。这仅仅是单兵智能作战系统,就将俄军打出惊人的战损比,连亲俄的军事评论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是全套智能战争系统都上阵,会是什么结果呢?不堪设想!

巴赫穆特现在是乌克兰扔出的一块牛皮糖,吸引着俄军蚁群的围攻,将俄军主力粘在这里脱不了身。现在双方都在演戏:乌军在巴赫穆特只有少数部队坚守,天天扮演着苦逼角色,假装打得很艰苦,而它的后方却聚集了近十万人马在休整;俄军主力”瓦格纳”雇佣军集团,已经元气尽失,其精锐已损耗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在乌军眼里可以忽略不计,但普里戈津仍然将被消灭部队的番号摆在那里刷存在感,他的目的是不断向普京要军费。一方假装在苦守,一方假装在走向胜利,不知不觉之间,美国人赢得了时间。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乌克兰大反攻以智能战争的模式开启,那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战争。届时,乌军对俄军的降维碾压,乌俄双方巨大的维度落差,将让全球的独裁者们感受到末日般的绝望!

 2023.4.17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