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ANY MAY2023年6月5日
数十年来,香港曾是中国唯一能公开纪念“六四”的地方,人们用烛光守夜悼念198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民主运动中被军队镇压的罹难者。今年,香港以各种方式让人民忘记1989年大屠杀的做法引人注目。
今年的“六四”是周日,几天前,就连展示暗指镇压的物品的小商店也会受到严密监视,警方多次上门走访。周末,数千名警察在以前举行守夜活动的铜锣湾街头巡逻,还搭了临时帐篷,对涉嫌试图哀悼的人进行搜查。警察以涉嫌“作出具煽动意图的作为”逮捕了四人,并拘留了另外四人。
天安门广场抗议运动的学生领袖周锋锁说,香港现在与内地一样处于“暴政”之下。
“我们在89年没有完成中国民主化的使命,”周锋锁说,他现任纽约倡导组织“中国人权”的执行主任。“到后来香港的抗遭遇到了同样的镇压,同样的污名化和抹去记忆的这个过程都是非常类似的。”
1989年的那场民主运动在当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赢得大力支持。中国军队开枪打死了数百甚至数千人、清除了占领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者后,北京的一些学生领袖偷渡香港逃到了安全地方。
在那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代表大屠杀受害者的团体——“天安门母亲”曾于每年“六四”在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公开的悼念活动,表达对一个更自由中国的希望。每年的烛光集会曾吸引成千上万的民众,尽管过去十年来,一些接受独特香港身份认同的年轻一代活动人士开始怀疑这场以内地为中心的运动是否具有相关性。
但自从中央政府2020年对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以来,几乎所有形式的异见在这座城市都成了犯罪。类似于2019年那场席卷香港的亲民主和反政府抗议活动已被扼杀。
当局对天安门大屠杀的纪念活动尤为关注。他们突击搜查了一个专门纪念“六四”的博物馆,从图书馆拿走了有关镇压的书籍,监禁了守夜活动的组织者。
过去两年里,当局曾以遏制疫情为由,禁止了所有公开纪念“六四”的活动。虽然今年取消了疫情限制,但维多利亚公园没有“六四”守夜活动,而是被一个市集占据。这个名为“家乡市集嘉年华”的活动是由亲北京的团体组织的,为的是庆祝1997年的香港回归,那个纪念日是在大约一个月后。
“六四”守夜活动组织者被监禁已引发了一个问题,即香港是否还允许民众和平地悼念天安门大屠杀的遇难者。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依法行事,想想自己行动时是否有面对后果的准备”。
但周六的逮捕已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被捕者包括“天安门母亲”运动成员刘家仪和曾为守夜活动当义工的关振邦,他两人手里拿着写有以“禁食”方式做“个人悼念”的白纸。警方还逮捕了行为艺术家陈三木,他高呼“香港人,唔好惊”、“不忘六四”,一群警察向他扑来,将其带走。警方还拘留了一对手持菊花、身穿白色衣服的男女,菊花和白色衣服都象征哀悼。
周日又有几人被警方带走,其中包括劳工维权人士陈宝莹、前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以及人称“王婆婆”的王凤瑶,许多抗议活动中经常有她挥舞着英国国旗的身影。
在今年“六四”到来之前,当局就已经开始打击那些哪怕最微小的纪念姿态。
曾任区议会议员的民主派人士陈嘉琳上周二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几张她在自家杂货店橱窗展示电蜡烛的照片。她说,警察和来自三个不同政府部门的人已因照片多次来到她店里。但她没有被吓倒。
“他们越是不让我们谈论‘六四’,越是更多地采取这些做法,我就越觉得我这样做对,”她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剧作家列明慧认为,香港有责任保存和传承“六四”镇压的记忆,尤其是这一记忆已在中国其他地方被歪曲、被抹去的情况下。
她曾在2009年与他人共同成立了社区剧团“六四舞台”,为的是让香港的年轻人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六四”历史。该剧团最受欢迎的剧目是舞台剧《5月35日》,中国大陆的一些人用这个委婉的说法来指代镇压行动。
“我们谈论‘六四’时,想到的不只是天安门母亲。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在想香港,”列明慧说道。在2004年到2014年的“六四”守夜活动上,她曾担任主持人。
那部舞台剧已不能再在香港上演,否则将面临起诉风险。列明慧现居英国,她正在设法将这部剧带到海外。该剧最初以粤语演出,上周五在台北首次以国语演出。
“对于我们‘六四’幸存者来讲, 失去香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失去香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保护历史真相的阵地真的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天安门抗议运动的学生领袖周锋锁说。2021年,香港的“六四”博物馆遭突袭搜查并被迫关闭后,周锋锁将几件天安门文物赠给了纽约新设立的永久性展览,包括一面血迹斑斑的横幅、一顶帐篷和一台油印机。该展览有一个专为香港设立的展室。
周锋锁还说,他理解并同情已经离开香港的一波波异见人士,理解他们流亡的痛苦,以及他们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保持运动活力的艰难。虽然他们身在国外,但他们对将“六四”镇压的记忆在其他地方保持下去有帮助,他说。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啊,各地去年都非常明显地看到有新到海外的香港人,他们会热切地加入各地纪念‘六四’的活动,很多地方人数都(增加了)三倍以上,”他说。“也有很多城市就是因为香港人的到来(才)开始纪念‘六四’。”
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