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央社记者张淑伶在推特上说:『犹记得疫情前,某年选举来了很多海外华人观选,我一直很喜欢的作家苏晓康也来了。一晚由我做东,四人在小小包厢吃饭聊天(特别感谢退休前辈愿意做我的陪客),聊天中,也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现象,譬如那些被抓的左派工运青年到底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也聊到大陆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咪兔,一件又一件……,当时晓康老师就问:怎么台湾的大学没掀起咪兔(metoo),当时还在想各种理由,欸,这不就来了吗? (虽然程度应该有别)』

那是2018年底我去台北观选九日,把傅莉一个人扔在华盛顿DC家中,而我们在美国,一路经历「全球化」导致欧美衰落,美国两党、左右、川喜恶劣竞争,那时还未见到「毒雾东来、瘟战骤起」,感觉这股西方领先逆转之「鬼推磨」,迟早会蔓延至信奉自由民主之价值的「西方阵营」全境,无人能逃脱,台湾自二战以后就在「西方阵营」之内,左右之争自有其地缘特色(统独),毕竟最靠近中国嘛,然而「边缘」常常会比「中心」更激进,如火如荼在西方燃烧的「进步主义」,在台北似会更炙烈,我却尚未见到,所以问淑伶。她觉得「程度应该有别」,也许未必,比如台湾对同性社会的宽容,已经入法,胜于美国,但是出现的新问题,也是美国罕见的,比如新闻里少有「同性社会」性骚性侵,不像王丹被一同性少男告诉,乃台湾一大社会新闻。我的《鬼推磨》中写过一段「进步主义」迷思,贴在下面。 】

一日偶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那位天才型的以色列青年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两本畅销书之一,他阐述“农业革命”在人类演进中的意义,解析人类摆脱250万年的采集狩猎阶段之后,开始驯化植物、饲养畜牲——关于农业对人类的重大意义,论述甚广,我记得《枪炮、细菌和钢铁》一书中,详述农业带来定居、专职精英、士兵、征服等等,赫拉利也作如是观,说农业正是未来大规模政治和制度的基础,他写道: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粮食,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粮食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是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

而今纵观这三十年,中国巨大的社会劳动,在东方比较保守落后的社会里进行,它意外地令比较开放、自由的西方社会,得以更闲暇地专注精神、价值层面的嬗变和提升。这个星球的确分成两半:有几亿人勤劳并注定拼命使用肌肉而不太劳烦精神,而另外几亿人尽可以腾出精力玩得更高级一些——世界原本就是这么分工的,在吃不饱的饥饿时代(肠胃优先)是跑不出“同志”来的。 “仓廪足而知荣辱”,在“全球化”的今天获得新的含义。

很有趣的非预期现象:六十年代在西方,自由主义、民权运动、社会福利等价值提升,恰恰造就了他们八十年代后的经济低迷,仿佛预先为后“六四”的中国几亿廉价劳动力出场,预备好了市场和购买力。所以,西方福利社会运作的条件之一,是东方必须出现一场庞大的物质生产运动,并且是维持低劳保、低工资、低人权的,否则不可能形成,而西方经济也会崩溃,因为资本的铁律是剩余价值,它兼顾“美国优先”和“中国模式”的衬底,克林顿时代将贸易与人权脱钩,是“符合”资本性格的行为。

另有一端是,六十年代西方的价值嬗变,看似“进步主义”,但是其总趋势是符合基因选择的,即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强烈抬头,但是女性觉醒、女性主义兴起的直接后果,是核心家庭的解体,它导致了离婚率上升、生育人口下降、单亲家庭普遍、子女孤单等一系列问题。将生物学引入人文领域乃当下时髦,物种的自私倾向甚至是存活选择决定的,是基因的规定,所以文明基本的含义,利它主义,居然有反基因(克服基因趋势)倾向。这是另一个未明的机制。

然而家庭位阶,攸关子女前程,形成阶级差异,乃传统社会之规,并没有被现代社会所颠覆。哈佛大学甘迺迪政府学院前任院长罗伯•普特南(Robert Putnam)写了一本书,描述富人和穷人养育小孩的差异愈来愈大,受过高等教育的菁英,重振传统家庭价值,所以女性大学毕业生不到10%是非婚生子,大学学历白人女性只有2%非婚生子,而中学(含)以下学历的非洲裔女子非婚生子人数高达80%。这里不仅有种族差异,也有阶级对立。他的意思,是富裕家庭有经济能力更投资子女教育,使其具备更好的竞争技能进入社会,相比之下贫困尤其单亲家庭,对子女仅能压制训斥,较少精神层面的教养而使其粗鄙化——这恰是“仓廪足而知荣辱”的原意。

但是另一个非预期后果,是单身孤独的寂寞,可能导致社会对同性恋容忍度扩大,竟意外地使少数的同性权利得到普及,这在社会仍然以婚姻家庭为风气的保守氛围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却是,同性风气又进一步解构传统家庭,同时由于生育的替代需求,而推动试管婴儿、无性繁殖技术的精进。所以,女性撤离家庭的后果,其实是传统生殖功能的衰减,直接危及人类物种的首选:繁衍后代。

然而也不尽然。 2011年全球人口已突破七十亿大关,早已超出地球负荷而成一大危机,其中出生率上升和寿命延长是两大因素,与此同时,历史上造成人口锐减的战争和饥饿两大因素,也消停了近七十年,导致大自然平衡的“马尔萨斯灾难”失效。

可是另一种神秘机制,又悄悄地进行新的人口填补。实际上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因为富裕而不振;反而是伊斯兰文明圈内人口激增,天主教拉丁语的南美洲出生率上升,呈现出来的吊诡是,制度好保障人权的地区人口下降,坏制度失败国家却大量繁殖。这里提供的结论是,人权保障个人主义上升的非预期效果,居然是节制生育的。 “人口之最”的中国计划生育颇具成效,在这里是个特例,其恶果严重,反而导致中国劳动力的萎缩。

二次大战后,英美自由主义思潮,有让位于左翼共产主义思潮之趋势,国家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等左倾思潮方兴未艾,都成为一种新极权的土壤和气候,以致半个世纪以来欧美之外的世界一派暴力血腥;相反,在民主社会里,人权、民权、平等、均富等价值观,其实是在温室里发育茁壮的,跟外面的血腥毫好不搭界;更有什者,乃是“西方建制派”以生意和人权两策应对苟活的共产体制,妄言“经济出改革”,又“人权当外交”,其实不过是“美国利益第一”、大财团进账第一而已,羞答答地掩饰西方民主制度包裹下的利己内核,由此既豢养了交易对方的极权制度,也害了两端的老百姓。西方民粹主义的兴起,恰好说明左倾幼稚全球退潮。

美国意识形态左右大战,左倾福利、平均、平权等论述,失去物质基础而沦为空谈,只能迷惑东西两岸大城市青年;右翼则失去道德高度趋向功利,没有什么现代论述可以支撑,反而广受中西部信教民众的接纳。左倾激进(如变性人等)不期然与伊斯兰基要派合流,触及基督教的伦理底线,形成名副其实的“文明之争”,又勾引基督教基要派内藏的“白人至上”价值冲动,宗教对抗也会漫溢至普世价值层面,迫使左右双方皆趋向各自的极端。

右翼一端生出茶党,仅只抗高税和大政府,却又引出一个怪杰斯蒂芬•班农,坊间称他“白人至上主义者”,竟“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他说“儒家重商主义的权威模式已经赢了,犹太-基督教的西方,自由民主、自由市场已经输了”,必须捍卫资本主义的纯洁和原则,不能任“资本主义中国”,以其人口优势加劳动力廉价优势,配之国家计划指令性资本主义,对欧美原教旨的资本主义大占便宜。至少他的描述不错:东方另类资本主义打败西方正宗资本主义,是一个超经济的怪异现象,前所未有,而西方金融业和华盛顿建制派,与这个“东方不败”的媾合及腐败,终于引起眼下的国际性民粹大潮,终结了二战以来的全部现成体制和论说,人类只剩下不确定的未来。

—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