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社的老领导都是过往新闻界名人,老右派为主。副总编钟沛璋是江泽民交大时的入党介绍人,曾经招一帮交大老同学到中南海给老江做改革请愿。他们追求报纸办得有趣、出彩,对个人的风格,放浪一点,花俏一点不在乎,甚至欣赏。但是党对他们并不太放心,再有名气、有能力也是个副主编。

八五年胡锦涛不希望中青报给他惹麻烦,派原部下、中央团校校长李至伦上任中青报社长,一个政工干部标配。他的到来,是我的第一个剋星。

李社长上班早下班晚,没有兴趣爱好,不讲什么新闻要素,文艺理论,报纸风格,读者反馈。他希望主任们都坐在办公室等着中央指示精神,等着他招集开会、谈话。

他的手提包里面就是笔记本、烟、茶杯三样,从早到晚不离手,自称三宝。

每周各部门头头开例会雷打不动,一群老家伙个个抽烟,一开就是大半天。北京冬天长,开会门窗紧闭。那些行政上的小屁事,本来小太监也有发言权,也能津津乐道,但西方思想一污染,这种会就变得很烦人,变得没有自由和人格。

王老太提醒现在报社由李主事,要和他搞好关系,生活工作要严谨。

星期刋是独栋小楼,我以前大摆大摇的11:00上班,其他人更随便,采访、约稿理由太多了。李社长一来就不行了,我总是担心他一大清早打电话找我,也担心他的二手烟马拉松会,长此以往难逃肺癌,后来他还真的得了。

相对其他领导的丰富生活,李社长的三宝成了人格老旧的商标。可他不管不顾,让你们任意戏言三宝,传的越夸张他越得意,这就是他为党鞠躬尽瘁的标签和口碑。

叫这种人“清官”,不如叫他们“官迷”,把升官看成价值根本。

果然,不久他就升官要害部门、监察部部长,中纪委副书记。胡锦涛转正后,李部长亲手查办了陈良宇,权势如日中天,及时扮演了小胡上任占山为王的杀手锏。

他生病住院,党政军都是顶层高官排队去看望,居然没有一个敢缺席的,不信随便在网上一搜。

IMG_6426.jpeg

因此,当时他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部长,病因正是积烟成疾,终于没有逃过肺癌,住进301医院。

中央要考虑挑选新部长,了解李部长的人都说:完了、完了,李部长很快就会不行了!三宝用不上呀!早上起床打开笔记本,啥会也没有,完全打乱了他几十年的日常生活节奏。

这话竟然传到胡锦涛耳里,他亲手批示;“把李部长的办公室搬到301医院,让他一直工作,不要换人”。

这个小故事,在上层流传为锦涛爱护部下的佳话。让李部长一边兔假狐威为胡开路,一边让自己过足官瘾多,多活了好些日子。

李部长一死,问题很严重,最后习胡斗,胡少了一个重要帮手。

扩充党羽,培植、保护部下,是中共高干没有教科书的教条。后面还要谈到,小胡对手下一个局长都要保。那个鞍前马后的令计划,当然比监察部长还重要,后来被胡放弃,事情非常不简单,其中一定有惊心动魄的细节等待揭晓。令完蛋等于说小胡一辈子谨小慎微换来的光荣退休,也彻底完蛋。

令究竟违反了什么党纪国法?完全没有,大官都在搞布局,令也无意背叛主子。该事件后,胡锦涛在中央台出镜时,像生了一场大病,(胡在官场几十年顺风顺水,每次出面都很精神),丢了魂魄式的沮丧,很快宣布裸退。

胡放弃令计划大约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习与胡在人事上较量纠缠,200斤抓住小胡的弱点,与胡比体力、耐力、蛮力。权力交替之时,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搞得胡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操盘乏力,胡从自己的身体考虑,咬牙让步。

第二,老胡栽培小胡,小胡多少还有一点点书生气,多少有一点相信党的说教: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以为他稍微做一点牺牲,党就很快安定团结了,在党史上他就是个有贡献的明君。

最后小胡全军覆没,或许到二十大他才发现:其实党本身就是个流氓,党魁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毛腊肉和200斤,都比他对党的认识要深刻。

专制的交接班永远是死结,除了朝鲜金家理顺了,从邓到习权力一路“平稳过度”,没动刀动枪,绝对是共产党的狗屎运。江泽民可以做掉胡,胆子不够大;薄熙来专横过头,最后胡锦涛这个软蛋,都给党延寿做了贡献。

本来共青团政治上的角色就是太监。鸟没了,再由党耳提面授,操练主子驴民技术,完全照搬封建皇帝下面的宦官。

胡宦官十年经营,交班关口仍有很大的权力,如果他跟毛、习一样好斗,共产党早就乱成一锅粥。

专制就是比下手狠,从斯大林开始,胡宦官不够狠,被习一句“高风亮节”就打发了。中组部退休干部阎淮,根据中共体制和习的德性,2012年就写书预言习大概率连任,宦官胡没有这个远见。

二十大会上,胡看完新常委名单,嘴上不服,啰啰唆唆,场面尴尬。习则过身叫人过来赶胡离场,又担心胡赖着不走,习对胡说了一句话,据口型推测,先说了三个字:“信不信”,停顿片刻,帮手走了过来:“老子现在一巴掌抽死你”。

于是胡马上起身退场。

有些八卦?事实就是:你已经被”团灭“,还啰嗦个啥?

书归正传。

李社长是一盆凉水,浇在我青春有酒须尽欢的日子。我们部门在报社最大,是个涣散的典型,社长对我的关照因此就比较多。

他还算是与人为善,温和的警言、打招呼,不停地暗示:

吃官饭就要像他那样吭哧吭哧、俗不可耐。

就是要开大会小会,上传下达。

下级就是上级的奴才,这是党组织的原则。

我党容不下尼采、刘宾雁、张爱玲…

好在李社长两年就离开了,报社又回到自己人手里。这时开始评职称,由王老太安排,我成了最年轻的评委,天天和头头们在一起对报社每个人评头论足。好像已经挤进报社的领导层。

前有李社长言传身教,后有评职称婆婆妈妈,已经感受到太监人生的猥琐。

与此同时,那一边的中宣部中组部一直想对我们做手术处理,倒霉的是直接砸在我头上。李社长刚走,我的主任位置,被中组部直接派来一个人、北大中文系六四级中组部干部胡敬署给占了。

不过,他是冲着社长的位置来的,在我这里只是个过度。李社长是否参与了这个安排?

来源:旅泉的博客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