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立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3-06-09 16:22 Posted on 海南

刚看了一个说星巴克里那些失业80后的小视频。虽然说自己已经退休,衣食无忧,但看了这个视频,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什么是80后?最大的80后,应该是1980年出生的,今年是43岁。最小的是1989年出生的,今年是34岁。无论官方是如何界定年龄段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年龄段的就是中年。当然,你可以说,30多岁还是青年嘛。大门在社会的认知上,就是中年。据说在某些大厂里,35岁已经是不受待见的年龄,是潜规则里要挤兑你走的年龄,是人们潜意识里快要退休的年龄。

别再把他们当年轻人看。

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已经不是还有资本无忧无虑的青年。他们中的相当一些人,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如果父母的经济状况不理想,他们的压力就更重。这些天,很多人都在议论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已经超过20%了。但我想,就面对的情况而言,80后可能更难,压力更大。你现在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你失业了,一家老小怎么办?刚刚出生的还不懂事的孩子怎么办?渐渐老去的父母怎么办?你怎么面对几乎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的妻子?

假如他们还年轻,假如他们是90后,还可以脸皮厚一点,回家对正当壮年的父母说:老爸老妈,工作没了,最近得回家蹭点饭啊。但80后能够这么说吗?他们只能独自承担,只有自己去想办法。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去了星巴克,因为他们要独自承担这一切。他们不想让家人看到他的失望,有的甚至不想让家人知道他已经失业。他们知道自己不能躺平,更不能让家人窥见他的无奈。于是,他们带着电脑,带着IPAD,去了星巴克。

写了这么多,不是为了发泄情绪,而是要正经地说一件事情:把就业当做天下第一号事情,一切为增加就业着想,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

前些天看到一句话,说就业就是经济。再引申一下,也可以说,就业就是民生。没有就业,什么都谈不上。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人们经常说,信心比黄金还珍贵。但信心来自哪里?不是来自描绘的前景,不是来自令人激动的口号,在普普通通人的生活中,就是来自就业。有一份工作,先不管收入多少,人们内心里才会有点支撑。

现在,不少人在谈论政府是不是要出台刺激措施。有说要救房地产的,有说要上基建的,还有说其他的。要我说,现在最迫切的,是要扶持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那些部门。当然有人会说,能更多创造就业就业机会的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啊。我的看法是,这时候就别什么高端低端的了。就是我题目中要说的那句话,无论高端低端,能就业就是好端。

如果能将经济活力恢复起来,能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重新点燃,未来什么端都会有;如果没有这些,什么端都无从谈起。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这里说80后,说星巴克里的中年失业者,并不是说忽略了其他年龄段的失业者。我们说星巴克里面的,也不能忘了星巴克外面的。在过去的三年中,还有大量青年农民工失业返乡。我看到的数字是1400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出口的下滑,尤其是所谓低端产业的萎缩有关。还是那句话,无论高端低端,能就业就是好端。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