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战争中大显身手的俄国雇佣兵组织“瓦格纳”的领袖普里戈金昨天“政变”了,向俄罗斯军方说不,这一下子成为全球关注的主题。但是在谈这个主题之前,想先讲一个段子。说是前几天五角大楼承认给乌克兰的军援数额算错了,多算了60亿美元。那么很多人就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啥猫腻,是不是会计出错是假,大把钞票流进不知什么人的口袋是真。果然就有人借着瓦格纳政变的东风发了下面这么一条:
这说的是,(有人猜想)美国想用美钞(几十亿)买通普里戈金造反推翻普京,普里戈金就告诉了普京了,普京一想这个买卖不错,就让普里戈金把钱收了,紧跟着上演了一出普里戈金赴莫斯科“兵谏”的戏码,先是大造声势,但24小时内回到原点,结局就是双普把钱平分了。
这固然是个段子,但是并不一定没有现实的基础,去年曾经流行过一个传播更广更逼真的段子,只不过是主角转换了,说的是普京在入侵乌克兰之前的完美算盘是,用金钱收买乌克兰军方,以达到兵不血刃逼敌签下城下之盟的目的。所以他提前几年就给俄罗斯联邦安全局(The Federal Security Service,FSB) 一大笔经费来办这个事。万没想到是FSB的贪官们把这笔钱自个鲸吞了,乌军的高层们一个也没收买到。所以战事一起俄军先锋部队兴冲冲杀到基辅,一脚踢在铁板上,还害得抢占机场的特种小分队全军覆灭。
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主题,俄罗斯政坛荆棘中的第一个角色,FSB,其前身是克格勃,这也是普京垄断俄罗斯最高权力长达20年的基本盘所在。
20年前小布什在第一次和普京见面后,说他通过普京的眼睛看到了他的“灵魂”,觉得普京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更加鹰派的参议员麦凯恩说“我也对视了普京的眼睛,看到的就是一个克格勃”。
麦凯恩的印象可能更加接近真实的普京,因为在他大学毕业和苏联解体的的15年中,普京一直在克格勃供职,一度为外派东德的情报官,讲一口流利德语,所以他后来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合作得特别好,双方的经济依赖度很高,西方由于乌克兰战争而对俄国实施全面制裁后,德国也是最难“脱钩”的一个。
但是近年来的几个事件让普京和被他一直视为自家人的FSB疏远了。最突出的就是2014年乌克兰的“颜色革命”。2010年,乌克兰这个被西方渗透很深的国家居然选出了一个亲俄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这对普京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事。怎奈2014年乌克兰西部和基辅的亲西方群众发动了大规模街头运动把这个普京的盟友给推翻了。世界亲俄阵营一直把该运动称为CIA主导的政变,但是明眼人也知道,在那期间普京通过FSB也没少插手,唯一的差别就是FSB失败了而已。普京的愤怒和挫折感可想而知。
2014年的基辅之变
这一次的事件成为俄乌局势的转折点, 今天生灵涂炭的乌克兰战争,根子就在这里。亚努科维奇的当选本来是乌克兰东部的亲俄群众推上台的,如此被立场水火不相容的乌西用非宪政手段给拿下了,他们当然不能这么打落牙齿和血吞,于是就走上了武装分裂的路。随即普京借机拿下了克里米亚半岛。
占领克里米亚在军事上是一场干净利索的行动,仅仅死了3-4个人就拿下一个和TW差不多大的半岛,这要归功于国防部长邵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这两个能人的策划。
这就引出了普京身边政治荆棘中的第二股势力:军方。
有人说普京在俄罗斯这样一个威权体制中,牢牢控制长达20年,不绝对控制军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常识恰恰在当代俄罗斯不适用。因为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全国权力定于一尊的体系。普京是名正言顺的叶利钦继承人,又有联邦安全局的力挺,俄罗斯各个政治山头都臣服于他他,但这不代表普京能够遥控军队的一切。
国防部长邵伊古是个有意思的角色。他不是普京的人,而是叶利钦时代遗留下来的老人儿,也就是说和普京是一个辈分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人虽然全副戎装一身的勋章,但是没有扛过一天的枪,是个工程师出身,这也许解释了他对克里米亚行动的精准设计和筹划,但是他对军队没有绝对的控制力(这也许就是他在众多竞争者中得到上峰青睐的原因,因为他没有军事政变的资本?)。
2014后,由于对FSB的失望,普京和邵伊古代表的军方越走越近,甚至出现了在乌战初期普京当着镜头和军方的面挖苦训斥FSB高官的影像。怎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邵伊古和格拉西莫夫即便是天才,他们在最高岗位上也盘踞了近20年,怎样防止内卷?一年来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挫折也许就是明证。过于恋栈可以让能人和蠢人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
而且,邵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联手领导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在叙利亚钳制美军的行动,格鲁吉亚战争,克里米亚行动。军人功高震主不可能不是普京这样一个枭雄的担心。所以普京和军方的关系属于藕断丝连若隐若现最难猜透的那种。
如果说安全局是普京的嫡系,军方是他平起平坐的合作者的话,那么瓦格纳这支私家军的首脑普里戈金就算是普京的家臣了。
这二普都是土生土长的圣彼得堡人,普里戈金年轻时因抢劫坐过牢,出狱后才重新做人在街头卖热狗,后来成为了企业家,主打餐饮业,结识了还在圣彼得堡市政府当中级小官的普京。普京利用手里芝麻官点大的权力给普里戈金拉政府的合同,成为后者赚取第一桶金的财神爷。所以这两个人有20年的莫逆之交,普里戈金被人称为“普京的厨子”,下面一张照片是2015年普里戈金亲自给普京宴会上菜。
2014年后,普里戈金成立了一支叫“瓦格纳”的私人武装,开始是在非洲当保安武装,为俄罗斯在非洲的资源争夺战立下汉马功劳。如今乌克兰战事不顺,在普京的授意下,瓦格纳私人武装参与了争夺乌东重镇巴赫穆特的行动,给乌军造成重大伤亡并最终拿下了这个堡垒。
所以说普里戈金作为普京的铁杆,成色比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还要足。当普里戈金率领瓦格纳造反的消息传来,很多人无法相信;特别是瓦格纳一路向北凯歌高旋,沿途基本没有俄国防军的抵抗,更让人觉得这里面有蹊跷。
更戏剧性的场面还在后面,就在普京宣布普里戈金“叛国”,西方望眼欲穿想看到二普之争乌克兰坐收渔利之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插了一杠子,号称和普里戈金达成了协议,普里戈金离开俄国,瓦格纳退出乌战重新聚焦非洲开发,而且普里戈金的叛国罪免了。
卢卡申科的“斡旋”更让人不解,普里戈金有普京核心圈子里所有人的手机号,要谈判大家哪轮得着这位?很多人有点明白过来了,天下有这么抓马的政变吗?这特么是自导自演吧?
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一场普里戈金针对普京政权的“政变”,不如说普里戈金私家军和邵伊古正规军之间的内斗。同行是冤家,普里戈金的瓦格纳在巴赫穆特付出重大牺牲,这是他用私人资产构建起来的战士的血,他怎甘愿让国家队的官老爷舒舒服服地摘桃子?
但是邵伊古毕竟是在克里姆林宫摸爬滚打30年的老政客,他的道行一点都不比普京浅。所以他说服了普京,命令瓦格纳签一个合同,私家兵转正,全部归于俄罗斯国防部的麾下。可是这就相当于普里戈金被礼貌地解除了兵权,所以他要垂死挣扎,甚至不惜在社交媒体上高呼邵伊古克扣他的军饷装备之类或真或假的指控。
最合理的也是最波澜不惊的一个说法是,普里戈金找老领导理论不成,决定实行兵谏了,这也激怒了普京,于是他发表了指控普里戈金为叛国的演讲。所以全体西方都乐当吃瓜群众,想看一场普里戈金进京拿下普京的好戏。
但是随之而来出人意料地短时间内和平解决,让人不禁重新审视普京在整个过程中的戏份, 他真的是一个被普里戈金和邵伊古推来推来的被动角色吗?
在乌战不顺,国际制裁压力山大的被动局面下,内部的稳定就至关重要。那么在俄国国内谁是对普京能形成真正威胁的人?毫无疑问,就是掌握枪杆子的。一个是国防部长邵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他们本来就不是普京能完全掌握的军事力量。第二个就是自己的铁杆普里戈金,但是不要忘了还有另一句谚语: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谁能确保普里戈金没有二心?
而在这次的事变中,邵伊古麾下的国防军对普里戈金的挥师北上毫无反制,所以他们的权威被减弱了;而事变前拥兵自重的普里戈金,半途而废,接受卢卡申科的条件,自我流放白俄罗斯,他的军队回到非洲。他也被削弱了,至少从表面上看。
所以说两个真正对普京构成威胁的势力都被削弱了。
而普京呢,似乎也被削弱,因为在国际人士的眼里,他没有能力摆平部下的内部冲突,甚至酿成了兵变的丑闻。但问题是,自从乌战正式开战以来,普京的国际声望已经降到了谷底,他何必去在乎西方对他的笑骂?
普里戈金对俄国防部出言不逊由来已久,最离谱的是两星期前他说邵伊古应该被行刑队执行枪决,当然没有最只有更,更离谱的是没有人对这种犯上行为弹压一下,普京不表态,联邦安全局FSB也不动。普里戈金之所以这样胆大妄为,大概是他知道上面有人保他。
谁也不是二普肚子里的蛔虫。就连邵伊古的命运也存在截然不同的传言,有人说他们被软禁了,又有人说俄国国防部报道邵伊古出现在俄乌前线视察工作,所以我们就不瞎猜了。
政变后邵伊古首次露面于军营,显示他的牢固地位
但是这个事变的教训就是,一场高强度的战争如果旷日持久,内部难免不乱。开战以来,俄罗斯的军事表现大概是勉强及格,因为他们虽然进展不利,但面对北约对乌的全面武器和情报支持,毕竟把战线稳定在了乌东一线;俄罗斯的问题出现在政治上,对乌克兰战争这样一个关乎国运的决策,他们似乎幻想走捷径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今仍把此战称为“特别军事行动”,但是要把一个是自己人口三分之的大国打服,不实行全国动员拿出举国之力又焉能过关?
但是俄罗斯在另一条战线上的应对却堪称满分:经济。
在西方强大的经济制裁之下,俄罗斯经济居然出乎意料地挺住了。比如它的GDP在2022一年固然缩水了3 – 5%,但是远小于预估的10%左右;而且由于能源的涨价(对于一个油气大国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它的对外出口额不降反而比2021同期涨了40%。
这就引出了俄罗斯政治荆棘中的第四股势力,俄罗斯的年富力强一代中的经济管理精英。
这一批人里领头的就是俄罗斯有一个厉害的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她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干了10年,上台后的第二年俄罗斯就因为占领克里米亚而遭到制裁,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经济绞索越来越紧。俄罗斯经济能有今天,是纳比乌林娜的班子在兢兢业业地顶着。这10年来俄罗斯央行小鸡啄米一般从各个经济层面囤积了超过六千亿的美元储备,这样当被制裁的俄罗斯公司无法从国外银行获得信贷时,有俄国央行撑着就不至于因为还不起债而破产;而且在和美国撕破脸后,他们成功地把资金储备中的美元比重向黄金,欧元和人民币转移,这样当俄央行的海外储备被制裁冻结后,他们对下沉的经济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俄国2022的通膨达到10%,好像很高,但是和预期的相比不算个事,这是因为纳比乌林娜正是治理通膨的行家里手,这样的专业能力加上她高雅的谈吐,对歌剧的爱好,使她成为西方媒体和专业界的宠儿,2018年是西方对俄罗斯制裁正酣的时候,纳比乌林娜却受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演讲,女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介绍。
但是乌克兰战争打碎了一切,2022年九月纳比乌林娜正式进入美国的个人制裁名单。
普京本来是可以亲自出马对经济指手画脚的,因为他在进入中枢之前曾经拿过一个在职经济学博士。但是他对以纳比乌林娜为代表的经济精英们的态度是放手任用,这是普京对经济最有力的贡献。但是她们对普京的政治决策基本没有影响。
也许普京应该把接力棒交给他旁边那一位真正的女能人了。
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
来源: 北美新药科普历史网/万维读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