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人民币在岸及离岸价创近7个月新低,令人质疑中国高调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性。分析亦表明,国际市场上已失去了吸纳人民币的能力,宁愿沽走人民币也要回美金,而香港正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前有线财经台台长、财经评论员颜宝刚周一(10日)在本台最新一集「财经拆局」中解释,香港金管局与人民银行签订同样的货币互换协议,当中国要稳定人民币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动用到香港外汇储备。
他说:根据现时人行与金管局的常备货币互换协议,港元的互换规模是9,400亿港元,一旦全数动用,已经占了香港目前外汇储备的近三成,再扣除支持联汇制度的1.8万亿港元,香港本身的储备已所馀无几。
事实上现在香港外汇储备已现跌幅,从金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6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73亿美元,按月减少37亿美元,连跌三个月并回落至6年前的低位。外汇储备曾在2021年底见顶迫近5千亿美元水平,之后趋势是持绩向下。
不过颜宝刚补充,香港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其实有多方面。
他说:当中关键是银行体系结馀过去一年多减少了4千亿元,加上政府财赤连年,最新财政储备已经跌至约7600亿元水平,而且去年外汇基金录得逾2千亿元亏损为历来最差,所有因素均令外汇储备有所减少。
陈茂波曾言与人行订港元与美元互换协议 有需要时可支持联汇
另一样值得忧虑的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透露,已于2019年与人行订立港元与美元互换协议,有需要时可支持联汇。此话一出令外界震惊,因为原本互换协议只涉及港元与人民币互换,颜宝刚忆述唯一被使用的时间,是离岸人民币市场供应出现紧张,金管局可即时向人行借钱应急再注入市场,确保离岸人民币供求有序。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曾解释,金管局与人行的港币与美元兑换安排,是容许金管局在有需要时,向人民银行提出以港元换入美元,但未再进一步交代细节。
那到底甚么情况下,互换协议会变成北京掏空港元的工具?经济时事评论员利世民在上一期「财经自由讲」指出:「我是担心如果有一个时候,港元与人民币同时因不明原因有沽售压力,那人民币要顶住,港元也要顶著,你消耗了港元用来顶著的美元,去顶人民币,那我拿甚么顶著港元?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功能只得一个,就是捍卫港元。问题是你现在僭建多一个责任就是可否一并看人民币。」
颜宝刚认为,一旦外汇储备无法重新提升,中央面对危机要在保留外汇以维持中国经济运作,抑或继续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两者之间作选择,答案昭然若揭。
记者:淳音 责编:李荣添 网编:江复 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