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首悲歌,痛斥帝制下的深重罪孽;
如一把利剑,直刺龙袍下的腐朽骨髓。
——颂歌声中的批判,还帝王真实面目。
此著曾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当时颇受读者欢迎。
第一章 皇帝的由来
2.对伟大领袖的狂热讴歌
伊放勋与姚重华两位阁下究竟伟大到什么程度,歌颂两位的史书车载船拉,汗牛充栋。
对于伊放勋,热衷于托古改制的儒家学派开山老祖孔丘先生盛赞曰: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衣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便章百姓,合和万国。”
译成白话文就是:“他老人家的仁德像上天一样无所不在啊,他的智慧像神明一样无所不能啊,接近他老人家,就会感到太阳般的温暖;仰望他老人家,觉得他像白云一样高洁。他虽然富有四海,却从不骄恣放纵,他的地位虽然尊贵,却从不傲慢怠惰。他平时戴着黄色的冠帽,穿着白色的服装,出行时乘坐白马拉的红色座车,生活多么简朴!他老人家继承并发扬了前辈恭谨谦让的美德,以此敦促九族和睦团结,九族和睦团结之后,他便明确百官的职责,让百姓遵守法规,于是四方诸侯都心悦诚服地前来归服啦。”
孔丘先生毕竟是圣人级人物,这番热血沸腾的歌颂,即使给今天那些专为权贵摇笔杆子的马屁精们千字千元的稿费,恐怕他们也写不出来。
至于伊放勋如何治国,《通鉴外纪》介绍曰:
“(帝尧)不以私曲之故,害耕稼之时。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贞平洁爱民者厚其禄,民有孝慈力耕桑者,遣使表其闾。正法度。禁诈伪。存养孤寡,赈亡祸之家。自奉甚溥,赋役甚寡,巡狩行教,周流五岳。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一民饥,则曰我饥之也。一人寒,则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我陷之也。百姓戴之如日月,视之如父母,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单均刑法以仪民。”
译成白话就是:“帝尧不因自己的利益征调小民服役而妨碍他们的耕作。对忠正守法的官员予以提拔,对廉洁爱民的官员增加工资。小民中孝顺父母、努力耕田种桑的,予以表扬。制定严正的法律规章,对欺诈作伪的行为予以禁止。对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丈夫的寡妇,由政府提供生活费;对遭受天灾人祸的家庭,由政府救济。帝尧自己的生活十分简朴,因此加到小民身上的赋税徭役也就廖廖无几。他阁下不辞劳苦,到各地视察,西到山西南部,教育沃土上的民众;东到山东中部,教育蛮族黑齿部落的人,总之是胸怀天下,一心要让贫穷的民众有富强之志。他阁下关心社会,常常为一些不应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自责,一个小民饥饿,则叹曰:‘是我使他挨饿也。’一个小民受冻,则叹曰:‘是我使他挨冻也。’一个小民有罪,则叹曰‘是我害了他也。’全国人民拥护他,把他当成天上的太阳,地上的父母。他的仁义昭彰而显立,道德高尚博大,广布天下,使民众受到教化。所以不必有任何奖赏而小民自然勤奋,不必有任何惩罚而小民自然奉公守法。一言以蔽之,他老人家总是先怀着宽恕仁爱之心对待小民,然后对其进行教化,不单靠刑法来统治民众。”
这篇大师级的颂辞,也足以令今天的马屁精们望尘莫及,叹为观止。
孔丘先生对这位伟大领袖也曾狂热讴歌: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
这段话的意思便是:“尧作为君王,真是伟大呀!没有什么比高高在上的天还大的了,只有尧可以与其相比!他的功德无边无涯,小民简直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高高在上啊,他有那么大的功业;光芒四射啊,他有那么美的品德!”
姚重华既然与伊放勋并称“尧舜”,其伟大的程度当然也与其不相上下,如果把孔子对伊放勋的热情讴歌换个名字,用在姚重华阁下的头上也无不可。他的丰功伟绩,本书不再赘述。
原载:
https://mp.weixin.qq.com/s/ahDRXajdi6Ee-tVqRfFo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