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碧桂园中心,2023年8月9日拍摄。路透社图片

据彭博社报道,碧桂园这两档美元债,分别是2026年到期的1,050万美元(约7455万人民币)债券,以及另一笔2030年到期的1,200万美元(约8520万人民币)债券。两档债券都有30天的宽限期,30天内支付利息,就不会被打入违约债券。据统计,碧桂园今年内还将面临总额逾20亿美元(约142亿人民币)的各币种债券本金与利息偿付。

《北京商报》引述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当前市场再也不能承受住一个万亿级头部房企的出险了。”一旦碧桂园倒下,将影响到更多民营房企,因为类似问题并不仅限于碧桂园一家企业。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国臣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之前他们曾盘点中国百大房企,都有或多或少涉及债务违约问题。最近中国常讲“信心不足”。首先预售房制度将出现问题,像是碧桂园现在盖的房子会不会成为烂尾楼,民众买房当然有疑虑;其次,中国看似存款持续飙升,但大部分的受薪阶级或中低收入户收入减少以及担心失业问题,又怎奢谈买房。“厂商盖了房子没人买,后续财务一定还是会出问题,没人买房就没收入还债”。

碧桂园爆雷 冲击更甚恒大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房地产可能又多一块骨牌倒下,对中国房企而言,“最痛苦时刻或许还未到来”。

中国博主“公关圈”在一篇“碧桂园爆了!祸根早已埋下”指出,截至到2022年底,恒大总负债为2.44万亿,碧桂园为1.43万亿,恒大整整多了1万亿。文章称,碧桂园更麻烦的是它把重心放在了三四线城市,据传碧桂园有3000多个项目,而恒大也才700多个,“这意味着碧桂园未交付的房子比恒大多很多”。

江苏省镇江市一栋建筑顶部的中国开发商碧桂园控股公司的标志。(法新社)
江苏省镇江市一栋建筑顶部的中国开发商碧桂园控股公司的标志。(法新社)

中国银行已扛地方债 无力承担房地产地雷

中国经济学者程晓农对本台表示,华尔街现在最担心的是,先到期的债息还不了,之后很可能也还不了,数字就更大了。而碧桂园、恒大都属民营企业,中国政府没钱、也不可能以财政补贴帮它还债,唯一的办法就是银行救助给予贷款,等于银行把碧桂园的坏帐背下来自己扛。

“现在银行主要任务是帮地方政府背债,中央下令让银行买地方债券,帮地方政府缓解债务,让其借新债还旧债。银行越走越危险。在此情况下,银行是不可能再为碧桂园背债,”程晓农表示。

他提到,华尔街没有说破一件事,那就是碧桂园跟恒大都是涉外债务,他们不但没有人民币还债,也没有外汇还债。就算筹到人民币想换成外汇还债,中国中央政府不见得同意。

程晓农:“中共现在外汇储备越来越紧张,华尔街真正担心的是很多金融投资投在这些房企巨头、中国大型银行债券,或买相关股票,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金融投资总额已经达到2万亿美金。这里面只要10%到20%的外债还不掉,华尔街就会发生震动。”

中国房地产拆弹进退失据

《第一财经》引用高盛中国房地产团队的估计,到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将需要1.77万亿元人民币用于项目完成,其中有7400亿元人民币涉及到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的民企开发商。机构对民企开发商资产负债表的微观分析显示,在过去两年中,流动性明显恶化。

王国臣以电影里面的“拆弹”任务,形容中国对于房地产频频爆雷的应对。拆弹过程稍一不慎就会提前引爆,然而,当剪线过程剪到恒大就进退失据。“他没让国企承接恒大,或政府打消恒大的呆帐。但是也没重新放掉房地产市场,让恒大或者碧桂园继续炒房。”

他说,房地产占GDP比重逾25%,对中国而言,房地产不是刺激经济的手段,现阶段“稳”字当头,“稳价格”、“稳信心”,不要爆雷也不要推升房价上涨,以免高房价助长民怨四起。

记者:黄春梅    责编:许书婷 梒青     网编:瑞哲

来源:RFA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