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征医院的两封公函将本轮医疗反腐推向了新的高潮。
公函的题目写的比较委婉,叫“建议函”,字面意思是建议,非强制。但中国的事情大家也都懂,和“建议零售价”那种“只当它放屁”的建议,不是一个意思。
其实这是公立医院在主动表态和医药公司划界限、做切割,潜台词就是“你看我们医院跟药企不熟,我们医院不允许医药代表,是他们自己来的,赶都赶不走,你们的人赶紧自己领走,开除调岗,别来败坏我们医院的名声”。
实际上当然没这么简单。医疗行业或许是所有行业里面矛盾最多的,而说到底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同一个根源:利益关系。所以医疗反腐的根本目的在我看来应该是厘清各方利益关系,建立更加合理的、让大多数人比较满意的利益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那么医疗反腐到底应该去反谁、又去照顾谁呢?搞清楚主要的矛盾,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也就清楚了。
第一个矛盾:要反医院吗?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矛盾。
先问一个问题哈,为啥宠物医院就很少听说有什么贪腐问题或者医患矛盾呢?
别笑,我认真的。为啥啊?因为猫狗不会说话?因为动物事儿少?可能吧,但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99%的宠物医院都是私立的,给动物看病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利益关系很清楚,不同医院的竞争也是透明的。
而治病救人的人类医院,我们认为最好的医院,都是公立的,尤其是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家公认的“好医院”是私立医院。
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早已有之的“双轨制”。公立医院为啥好,因为有最好的资源,包括医护人员、医药器械等等,价格还公道。私立医院就不行了,医生差、收费高,莆田系医院臭名昭著。
公立医院事实上是一种资源垄断,靠医保体系兜底,所以价格才那么低。既是垄断,也就意味着在那里上班“有编制”“有地位”,隐形福利免不了,对医学生们来说仍是就业首选。“隐形福利”就是腐败的根源。有些病人也会下意识地觉得医生都是“铁饭碗”,就像讨厌与怀疑某科长某处长一样对待医生,医患矛盾的根源就在这里。医院收入、医生收入进一步透明化公开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就是医疗行业深度市场化。医保局、卫健委等机构不变,但所有医院都改成企业化运营是不是好一些?莆田系的失败,我认为不是市场化的问题,如果市场化+医保体系,进莆田医院像进协和一样……医院本身没有错,有问题的还是“存在腐败空间”的体系设计。更进一步是医生本人的“私立”,也就是私人医生制度,医生可以独立行医的改革,自己为自己负责,没有“隐形福利”,挣再多也都是透明收入,也就没必要腐败了。
以后反腐应该反的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客观不真实,比如过度医疗,比如治个感冒开几千的药这种事儿,医生的收入既不能一刀切“年薪制”也不能“计件制”,总体上应该是多劳多得、多治多得,但过程中要接受第三方监管,这个第三方既是国家的监管机构,更应当是医院的老板,要有利益制衡。
第二个矛盾:要反药企吗?药企要利润与病患要福利的矛盾。
《我不是药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错根本就不在药企,病患甚至欢迎那些能够生产好药并且价格还没那么高的企业,这种企业其实不只是印度药企,我们国家的药企绝大多数也是这样的,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仿制药企业。
与之相对的,就是原研药企业,也就是开篇提到的诺华这样的医药巨头。其实在医药代表这个行业里也有清晰的鄙视链,那就是巨头企业的代表瞧不上国企的代表,为啥啊?其实就是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
医药代表这个舶来品,原本是帮助药企的原研药被医生更好地了解,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的临床过程中也给药企更多的反馈,药品得以不断完善,患者用到更好的药。而在本土化之后,医药代表事实上成了医生的“助手”“管家”,我知道很多医药代表都要负责医生的饮食起居……国企代表更过分,几乎是衣食住行都帮医生安排……所以外企代表瞧不上国企代表,认为他们更没底线……
而出现这种事情的根本原因,也是利益。代表把医生服务的越好,那么医生就愿意用你的药。
全国300万医药代表,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如果医疗行业进一步市场化,医药代表的角色会更接近它本来应有的定义,就是药企和医生的知识连接者,而不是利益输送者。
第三个矛盾:要反医生吗?医护人员待遇低与医药采购成本高的矛盾。
医生当然不应该反,一线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不说配享太庙,那也多是时代的有功之人,怎么能反他们呢?
现行体制下,医护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是远远不成正比的,这也就造成了各种“隐形收入”的合理性:大家都是劳动者,如果勤劳不能致富,那医护那么累图啥啊?
与医护比起来,医院里负责采购的人是真正该反的。前一阵披露的云南普洱人民医院采购进口器械直线加速机的案例,本来市场价是1500万,最终医院采购价是3520万。院长、副院长都被查了,他们是这场医疗反腐里面的大头。
相比起来,一线医生何错之有呢?上千万的回扣又到不了医生的手里。这不就和行政单位采购一个道理吗?明明市场价很透明的东西,只要行政单位采购,那价格高到飞起。
说到底,还是体系设计的问题。花的钱不是自己的当然不心疼,但中间揩下来的油水是自己的,那非但不心疼还要使劲把价格往上抬……最终是医保体系亏空、交医保的人吃亏。
现在知道医疗反腐真正该反的是谁了吗?当前的医疗反腐没问题,各地公立医院的一把手、主要负责人都要严查,这些查出来的人直接推高了医疗成本。至于体系设计的改革,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