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正推動各領域的「國家冠軍隊」撤離港股,今年已有四家大型國企從港交所下市,此趨勢預料將有增無減;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國企視為提升中國國家力量的工具,尤其在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不斷升高時,更希望國企提升競爭力,從香港除牌可讓集團有更大的彈性重組結構。

日媒︰國企被習近平當政治工具

中國國營企業一度熱中湧入港股,以取得外資並與全球經濟接軌;但因為許多中企股價長期低迷,中國只能限制企業不得以低於其資產價值來發行股票,且在港掛牌也需承擔審計與資訊揭露等更多額外成本。

今年來已有四家中企放棄在香港市場募資,將注意力轉回強化在中國的核心運作。二○○七年在港掛牌的中國糧油控股公司三月間在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支持下私有化;中糧集團表示,此舉將有助於與母公司「中國食品」的整合與精簡。

二月下市的中國風電巨擘「華能新能源」是撤離港股的最大中國國企,疲軟的股價使其難以從港股取得資金;「大昌行控股」與「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今年也從港股下市。參與「一帶一路」計畫海外港口交易的「招商局港口公司」,傳考慮跟進。

報導分析,此趨勢顯然是由中國當局推波助瀾,因習近平將國企視為提升中國國家力量的工具,尤其對美貿易戰與科技戰升高之際,更希望國企提升競爭力,從香港除牌讓集團有更大的彈性重組結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與中國船舶集團的合併便是一例。

隨著武肺疫情衝擊經濟,中國將越來越聚焦國企,習近平上月就說,「國營企業將是重啟經濟的主要力量」;根據美國研究機構Dealogic,今年第一季有八家中企(包括民間企業)拍板從香港除牌的計畫,較去年同期增加兩家,他們將買回七十五億美元股份。

中國國有資產監管委員會主席郝鵬指出,「國企是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我們將繼續培養具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去年中國有四十四家私人企業被國有化。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