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 金刀慧见孙娟的书房 2023-08-25 11:56 

图片

思维模式非常重要,不仅决定命运,甚至决定生死。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的第二天,我正在爬华山,华山当时空气很干燥,山体光秃秃的,游客们在陡峭的山脊小道排着队气喘吁吁的爬着。

突然旁人要下山,去超市抢盐,再不抢就没有啦。说是核辐射来啦,碘能抗辐射,盐里面有碘。还说人们正在超市抢。

我当时脑子里有几个想法。

第一,不清楚日本核电站泄露后政府是否做了保护措施,是否真的有辐射,射到我这里。

第二,不清楚吃点抗辐射的原理是什么?需要补充多少碘。

根据我高中和大学时期学习的化学物理知识,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查阅资料,分析和得出结论,但是感觉这事儿很不靠谱。

让我干点啥事,总得自己调查,分析之后,最后权衡利弊,才能下结论。怎么能听风就是雨呢?

不管不听,我要上山。”

从华山回家后,发现有人家里的橱柜里居然码放着十几袋食盐,袋子上赫然写着“加碘”,我当时喉头一紧,觉得太齁了。

平时吃饭已经够咸了,莫非现在为了抗辐射还要吃比以前更多的盐,那不得齁死?

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的办事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向,基本事事和我相反。

到底怎么回事,我得回家查资料去。

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一,要弄清楚,日本的核泄漏到底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结果发现,发生核泄漏的福岛核电站地区海域海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而中国位于日本西方,因此飘落到日本相关海域的核物质不会通过海流进入中国沿海海域,不会对我国海域环境产生影响。

第二,我们担心什么辐射。

普通人在受到放射性烟云照射或吸食受辐射污染的食物饮料后,会受到较低的剂量。而现场救援人员和工作人员可能会由于其职业活动遭受体表或体内的放射性沾染,进而导致较大的剂量。

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所受照射剂量大小。从体外接受的照射叫做外照射;

放射性物质通过饮食、呼吸或伤口进入体内,则产生内照射。无论是外照射还是内照射,放射性物质通过发出的射线照射人体,损伤细胞,从而造成两类伤害:

一类叫做确定性效应,如各种类型的放射病、脱发、呕吐、生育障碍等,这类效应要在受到较高的剂量下才会发生。

另一类叫做随机性效应,如发生各种癌症、遗传疾病等,这类效应没有剂量下限,但发生的时间至少要在受照数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其发生的可能性与受到的照射剂量成正比。目前厂区外的剂量水平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三,吃碘能不能抗辐射

核电站事故中泄漏的核物质中包括有放射性碘,可能被人体吸收并沉积到甲状腺,而人体可以通过摄入稳定性的碘来预防吸收放射性碘。

第四,吃多少。

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服用量为50毫克,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25毫克。

对碘过敏者慎用。需要注意的是,碘化钾尽可能在怀疑受到放射性碘内污染4小时之内服用。

我国市面上出售的含碘食盐,每袋250克。每500克碘含量为10至25毫克。

也就是说,如果经过调研真的有辐射,你也得在怀疑受到污染的4小时内吃8到20袋盐。

后来的这十几年,据说有人一直在吃当年抢的盐,还没有吃完。

我倒是特别想知道,有没有人4小时内吃了20袋盐,把自己直接脱水制成盐焗蛏子。

图片

不仅不怕辐射,直接千年不腐。

新下场的是什么人

本来这十几年来太平无事。

没想到,日本这事儿还有续集,没想到大家还在抢盐。真是活的长,看的都是连续剧。

昨天看到网络上超市被哄抢一空,和京东淘宝上的销售数量,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才十几年,当年抢盐的那批人还没有吃完。

现在抢的这批人家里没有盐?因为当年没抢上嘛?

还是因为当年智能手机没普及下沉,还有很多人这几年才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我相信我的读者们不会去抢,是这十几年进城的人?还在农村但开始能获取外界流言的人?

有人说,中国人不长记性。我觉得可能是新一批人下场了。这批人当初还在偏僻地区。

这次抢盐的原因又和以前不一样了,说海水污染了,怕以后吃不上盐。

殊不知,我国盐产量巨大,而且80%以上是矿盐,海盐的量不超过20%  你以前吃的可能一直不是海盐呢。

这批人其实都是社会底层。他们身上以下问题必然占一:

先天智商低,上学白上了,没学会理性的思维模式;身在偏远地区信息闭塞;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

没有一条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只能说自己的肉体和环境的牺牲品。

我们的社会外表光鲜亮丽,背后却存在着大量低智低能的人,这十几年的社会进步也不过是表面繁荣。

与其可笑,不如说可悲,与其说可悲,不如说一声叹息。

这就是世界的本质,一直保持着动态平衡,被洗脑,蒙蔽的人们,永远以一定数量存在着。平时被敲骨吸髓,特殊时期指哪打哪。

懂得辨别信息

目前面对社会信息必须有以下几个辨别角度:

第一:发布的媒体是谁。

一般情况下官媒发布的虚假成分更多。

官媒发布信息更多的目的是引导舆论,引导舆论的目的,你猜是啥?

自媒体发布的也要仔细辨别。看他背后有没有指使他的人。

第二:自己多查资料,多了解事实,自己分析判断。

思维能力不够的人,往往会选,“我到底要相信谁。”

“我不信老王,我就信你。”

别这样,别搞信不信的,又不是拜神。

获取了信息之后自己分析,信客观事实。

具体情况我就不说了。自己拿一张世界地图,和洋流地图看看,再去了解了解核电站物质排放标准等知识,把不同国家的核电站物质排放量拿出来对比一下,结果一目了然。

人活着就是不断的遇到新情况,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的过程。

拿着学校里课堂上学的那点东西,就想应付一辈子,只能是被割韭菜的份。

更应该注意的是食品安全

最后,一定要少吃点盐。

前段时间我去体检,发现甲状腺有三个指标高,去医院挂了个专家号看了一下。

大夫说,你没问题,这是最近开始锻炼了,吃的蛋白质多,甲状腺加大工作量的正常反应,其他指标都正常。

但是有了这个契机,大夫和我们多聊了几句。

劝我们不要吃加碘盐。

不是因为人不需要碘,而是,食盐中的碘不是好碘,是人工合成的碘,长年累月的吃,甲状腺大概率有问题,目前全国有大概一亿人在吃药。甲状腺癌症也屡见不鲜。

现在生活好了,日常吃点海带,紫菜,海鲜就能补充碘了。

其实我已经有十几年做饭不放盐了,因为放的酱油里本来就含盐。我自己可以买无碘盐,但是酱油的制造商,他们会用不含人工碘,不含抗结剂的盐嘛?

食品安全,天罗地网,不可不防。

与其担心莫须有的外来辐射,不如多留意日常的饮食。

要是你平时完全不注意饮食安全,什么都吃,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你早就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区区蛮夷小国的污染岂能近你身?

古有皇帝为求长生服朱砂红丹,今人为防辐射,莫非把自己做成盐焗蛏子?

图片

善了个哉的。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