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全耀 秦爷全耀 2023-08-28 23:04 

生在协和医院,早产六个半月,一出来就被林巧稚大夫搁进了暖箱。失身北京医院,六九年征兵体检,外科检查居然是个女医生,长得还挺好看。

在全国,由毛泽东亲笔题写院名的医院只有一家,这就是北京医院。北京医院建于1905年,时称德国医院。抗战胜利后,更名北平医院。

全国成百上千家医院,毛泽东为什么对北京医院情有独钟。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沾亲带故的只有杨开慧的老父亲杨昌济在1920年1月17日病逝于这家医院。

1920年初住在三眼井胡同的毛泽东正在北京红楼工作,骑上辆自行车去医院看望岳父大人最多不到二十分钟,而且红楼和北京医院现在都归一个东华门地区。近得很。

1949年,一支由延安中央医院和延安白求恩和平医院的军医组成的精干队伍,奉中央军委卫生部的命令接管了北平医院,改名北京医院。从此这里便成为了人所共知的中共保健医院,我国高级干部的医疗保健中心。

面对高干医院,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表现最为积极:”要通过保健工作来保护他们的健康,这是党和国家的最大利益问题。这是革命事业的问题。”

1962年7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贯右倾的邓子恢在中央党校作了一个讲话,这个讲话很能反映此时党内的一些看法:”干部的特殊化,这是最脱离群众的,老百姓很不满意”,因此”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这一批干部不改变,将是修正主义的基础”。

1964年8月10日,毛泽东在审阅卫生部的整改办法时加注了两条重要批注。在第一项改进办法旁,毛泽东批注:”保健局应当取消”。在第二项改进办法旁,毛泽东批注:”北京医院医生多,病人少,是一个老爷医院,应当开放。”此前,位于东单公园西门的北京医院平民百姓不得进入,神秘极了,如临大敌,扒个头都会有人阻拦。

196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发文《中央关于保健工作制度问题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撤销专为高级干部设立的保健机构,取消专职保健医生、保健护士的制度,并向群众开放专为高级干部看病的医院”。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更是明确宣布”对于过去的不合理的干部保健制度要彻底废除”。

1966年文革发生,”彻底砸烂老爷医院”。1966年8月,造反派夺了领导权,北京医院工作陷于瘫痪,随后改名东单医院。1967年3月,医院实行军管。

1972年4月5日早晨,八大中央候补委员、八机部长陈正人气憋胸闷。经检查,医生认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情严重,应立即住院治疗,身边不能离开人。可北京医院以尚未办理干部保健医疗手续为由拒绝让他住院,于6日凌晨去世。

4月13日,陈正人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九大中央委员、内务部部长曾山受中央委托,为老战友陈正人致悼词。悼会上,他又见到不少”文革”以来多年不见的老战友,倍感欣慰。他与萧克相约,3天后来他家一叙。3天过后,萧克如约前往。可就在他俩重叙往事、激动不已之时,曾山突感身体不适。肖克走后不久,曾山心脏病突然发作,由于当时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制度被破坏,抢救被耽搁,当夜便去世了。

同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也因得不到应有的保健护理,在北京医院病房跌倒,脑出血致死。

在民间老百姓早有口碑,最为平民发声的领导人,一个彭德怀,另一个就是邓子恢。

面对这三位老中央委员的不幸去世,周恩来严厉地责问北京医院军宣队负责人:”为什么突出政治不落实到业务中去?不懂业务,为什么不依靠技术人员?不能老让我来参加追掉会嘛!”很快党中央下了指示:要关心老干部,没有一个北京医院不行。一定要把北京医院办好!

1973年6月11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从国外调回了桂林越南干部医院院长之职的林钧才,就任北京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林钧才上任后重申北京医院是中央保健医院,是高级干部的医疗保健中心,传达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加强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和北京医院的建设。

死了三个中央委员,停了八年多的高干医院又重新敲锣打鼓另开张了。秦爷感叹:邓子恢,生前力主取消高干医院。巧合的是他死了高干医院才又重建。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