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英国道路与法国道路的成败优劣,因传统、福利、民粹等几端差异而显见,亦被理论化为英伦与欧陆之两条路线之争,此乃当今显学,不过自从全球化、瘟疫、数码新集权等祸害人类以来,此等显学已被颠覆,整个西方不敌「东方不败」,欧陆与美利坚至今舔着脸求中共做生意,便是显例,西方离了廉价劳力,一如近代中国的东亚病夫离了鸦片不能活,难道他们不怕再被骗被偷一次?受英国制度影响最巨的美国,自己亦被基要与民粹所裂解,其宪政根基也被撼动;至于美国人最崇拜的英伦王室,近年来丑闻频频,令人感觉整个古典的坍塌,被我视为「西方领先逆转」的标志之一。我曾以《河殇》咏叹中国传统之衰亡,不料竟目睹基督教文明亦未逃衰亡之命运,忽喇喇似大厦倾,神也帮不上忙。后生可畏之余杰,超越「五四」也超越八十年代「文化热」,一人一笔擢力重新诠释西洋至其根基,著作等身,颇有乃师刘晓波之「黑马」精神,我却不免觉得,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学人欲重新诠释「中国传统」为新的价值来源而未果,今人欲再续胡适移植西洋价值为新源泉,恐也为时已晚。西洋成夕阳,我陆续有点笔记,借此贴出。 】

一、王冠跌坠

英国王室又出新闻,看到便有三个感慨:

1、媒体“神器”轻易便可颠覆「王冠」神器了;
2、“政治正确”终于攻陷最后一座古堡;
3、女王仍是最老辣的政治家。

假如你看《王冠》,便知女王的历练所来,可是这剧已有四季之多,我早不看了,一则英美电影关于温莎王朝已成系列,连乔治六世的结巴(The King’s Speech ) 都拍成一部好电影;二则这个王室的秘闻已成西方大众社会的一大看点,内幕隐私不断惊爆,好似一部连续剧,从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直到威尔斯王妃失宠及车祸,盖过任何荧幕虚构故事。

黛安娜的悲剧,让这个古典世界唯一幸存的皇室出丑,又粉碎现代价值梦幻中的“金童玉女”,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古典终结”,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时哈里还是一个小可伶,如今他也出来闹腾了。

我硬盘里还存着当时的一篇言论,好像是某媒体的社论:

『象英国的皇室,本来是以理想家庭的面目,为臣民之表率,近年则勃溪时起,众口腾传,争而不能解,分而不能合。王储与黛安娜的貌合神离,使当年这对神仙眷侣沦为举世皆知的怨偶。安德鲁王子与佛姬分居之后,佛姬与腻友裸呈相抱的照片载于报端,成为轰动一时的丑闻……电影制片人伍迪艾伦和明星女有米亚法罗之间的讼案,初因争取子女监权,再牵涉到男友与女方的养女相恋,波澜迭起,各方侧目。男女双方过去被视为是艺坛偶像,后现代的理想家庭,如今反目为仇,对薄公堂……。 』

所以在西方现代社会,经济和制度先进,但家庭一角塌陷,使整个社会倾斜,此间英国王室是保持“古典”的象征,引领社会维持价值不坠,不幸的是,她其实早已分崩离析。那些年,在美国看到的社会问题很多,如大法官托马斯的「性骚扰」案、竞选总统柯林顿的婚外恋、学生与女教师恋爱帮她杀人,等等。

英国王室形象跌坠,与美国清教徒文化的道德标准破损,有某种相关性吗?我曾诠释,美国文化有其内在的分裂性:自由主义的价值与全球利益的贪婪,两者最后要平衡在物欲满足上,只有抵销清教徒价值,最大多数人的最低利益,这个所谓“公平”在美国是实现了的,但必须以双重标准牺牲全球的“最大多数人的最低利益”为前提。这就是美国神话的本质。不过,上帝的公平又在于,要美国人付出道德代价:这就是柯林顿。

九七年暮夏我的两则日记,留在硬盘里,留下黛妃死难之际我的悲切,因为她当时还没死,是延误至死;她伤在肋骨戳破肺。傅莉也是断了肋骨、破了肺,竟活下来了。(31-Aug-97)

昨晚十点多,傅莉和苏单都睡了,我又打开电视,正碰上CNN在报导黛安娜车祸的新闻,电视上时间表明巴黎时间早上五点多,后来才知道她其实四点钟已死于医院。她同前一阵子小报拍到照片的那个情人在车里,这次在巴黎仍被那些摄影者追逐,在铁塔附近的一个隧道里,两人让司机开快车,司机失控撞墙,那情人当场死亡。昨晚临睡前我告诉傅莉,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是查尔斯谋杀的吧?早起知道黛安娜死了,傅莉又是一句:最大得益者是查尔斯。傅莉对事情的反应,还是她从前的样式。她总是一下子想到利害关系上去,我就从来没有这种思路。

电视里一直在谴责那些小报记者,说名人没有隐私空间的问题。可是,一张黛安娜的隐私照片可以卖几百万,谁不拼命?能出几百万,是因为那些小报的发行量大,民众爱看,大家都有窥视欲,你怪谁?所以,黛安娜实为西方最大明星,普天下爱戴她,却是普天下合伙杀了她。这大概是所谓「公开化」、「透明度」、「信息社会」的一大悲剧。 』

『1-Sep-97

一个「遗爱人间」的空前象征,几近基督。第二天的世界才反应出来。伦敦和巴黎都是鲜花和哀泪。无数穷人、病人、残废人都说他们曾触碰到黛安娜的爱,她的本质在她死后才从一个明星的光环,还原为一种纯粹的爱的精神。

黛安娜的身世其实很凄楚。早晨我对傅莉说,黛安娜以贵族之女嫁给王室,她可能单纯而不风流,不得查尔斯的喜欢,及至王子生出外遇,她只是隐忍,但她的性格可能很倔,后也说出自己同一个驯马师有染,谁知那男人戏弄了她,她很惨。独自同王室作对,不改其本色,到处访贫问苦,可能也是一种痛苦的转移。因此她可能会喜欢那个虽富裕但非英国人的法耶得。两人魂断巴黎,激起这个世界的巨大同情,令英国王室很尴尬。 』

黛妃扔下威廉和哈里。小儿子太小,抗着丧母的悲痛长大,悲剧会蔓延到他身上。

「查尔斯三世」的加冕礼于2023年5月6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举行。

二、女王葬礼中的一个鬼魂

2022年9月19日英国女王的葬礼在西敏宫只有一街之隔的西敏寺内举行。葬礼之前,女王灵柩在西敏宫内的西敏厅(Westminster Hall)停放四天,供公众瞻仰。

英国议会17日确认,中国官员将受邀前往西敏厅吊唁,亦有英国议员反对中方出席女王的葬礼。

备极隆重的女王葬礼,不止伊丽莎白二世一生母仪天下的终结,也是西欧文明的一个缩影,全世界领袖贵胄,皆赴会哀悼以为价值的宣示。

很不幸,这场盛会混进了一个鬼魂,因为它就代表马克思那个曾在欧洲游荡的幽灵,那是他们至今写在党章里的。王岐山在当地星期日傍晚近六时到国会大楼西敏厅,瞻仰灵柩。他身穿黑色中山装,并与其他同行的中方人员戴上印有中国国旗的口罩。

毫无疑问,北京可以办到一切,因为中国有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今我们才知道,有钱的极权可以用鬼做一切。

用钱打造的权力,邪恶异常,若以为中国一切都是钱,就大错特错了,三十年中共使的鬼,还是权力,这个极权导致了一切,包括今天全球深陷病毒之中。

这三十年无非三件大事:

改革与文化热、
大屠杀与经济起飞、
专制霸权与民族主义,

然而其间的迷思,西方依然懵懂:

1、中国起飞的诀窍,
2、西方民主制包裹的利己内核,
3、文人失去“五四心肠”的成因;
4、中共体制“马基雅维利化”的脉络。

所以,全世界都在女王葬礼中,看到了那个鬼魂。

三、西方领先逆转

英国女王驾崩,陶杰说她是「最不该走的世界精神领袖」,Netflix制作的《王冠》,已多达五季,最近为吊念女王并尊重王室,决定停止制作第六季。先前我看第一季没看下去,如今回头再去追剧,虽然王室秘辛颇好看,但是伊丽莎白二世维护道统(王室法规)之坚韧、决绝,人间殊难想像,包括对菲利普亲王、玛格丽特公主、查尔斯王子、丘吉尔首相,绝不纵容,她维持的难道是一个西方文明传统?

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王冠象征秩序,内阁负责国家运作,而英国支撑西欧传统基石——法国德国皆代表现代价值,呈现世风日下,所以她是基督教文明的精神代表,比梵蒂冈还重要;而她又是女人、母亲、妻子,天生的使命意识,平衡权威与亲情之分寸,炉火纯青,她与洁桂琳的互动,最为动人,足见她超越二战以来七十年其他世界领袖,而她的消失,也许令西欧衰微的价值体系,更形脆弱。

英国人曾把川普当选定为“全球风险”十二级,与“大规模恐怖攻击”同一级别。国际其他“最高风险”还包括:中国经济硬着陆、中国挑起南海军事冲突、俄罗斯挑起“新冷战”、欧盟解体、石油投资崩盘等等。

可是一下子这都成了“过去时”,美国本土要“价值重组”了:孤立主义崛起、普世关怀萎缩、世界领袖也不想做了;若再配以欧盟解体、中国经济下行(内含政局动荡),则后冷战二十年历史即将结束,西方(欧美)领先格局或将逆转?这可说是工业革命以来三百年“未有之变局”,因为资本主义喂养的“全球化”衰落、浅层暴富的“金砖国”无缘长久繁荣,都意味着“欧洲工业革命”成绝响,无法复制再版,那么经济发达孵卵“民主制”是否也不可复制?甚至弄到头来,“民主”与“独裁”谁胜谁负还在未定之天!

此间最辛酸者,莫过于欧洲的过早衰落。 “911”恐攻令美国战争讨伐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顺手也收拾了叙利亚,将中东伊斯兰世界原本脆弱的结构化为沙漠;没承想中东难民却可以横渡地中海(那就是希腊罗马文明的发源地)涌向欧洲,又令原本已被福利主义拖累得疲惫不堪的欧陆负荷不起,而财政、安全两项基本底线快要洞穿。

我在《鬼推磨》中写道:

美国霸权构筑于二战之后,其背景是大英帝国和欧洲的衰落,也可算上德日两个争霸者的崩解,美国填补空缺,不称霸都难。撇下五十年冷战不去说它,苏联衰落之后的世界,出现两个争霸者,或挑战者,伊斯兰和中国,美国国力不支,战线太长,内部消耗殆尽,其中福利和移民两大弊端沉疴已深,积重难返,以致美国也要玩一下“韬光养晦”了。

华盛顿觉得欧陆老大哥只管花钱在本国搞平均主义,却把防务都扔给“世界领袖”,北约其实就是一个冤大头,不想管它了。这么一吵,叫二战后建制起来的对抗苏俄和共产主义阵营的“大西洋精神”濒临崩溃,这便涉及了欧美整个民主制度、富裕社会、市场经济等得天独厚的“西方先进”体系和观念的瓦解。

国际格局面临颠覆性巨变,这个很迫近的形势,只是浮面性的预兆,即全球旧结构因伊斯兰文明解体而引发危机,其症结仍是作为主导性力量的基督教文明应对失措;而资本主义以贸易喂养的“全球化”结构极为脆弱,无缘长久繁荣,无论先前的“亚洲四小龙”、中印,还是“金砖四国”,都是浅层暴富,“欧洲工业革命”成绝响。,无法复制再版,由此是否也预示了由“经济发达”而孵化民主制度,亦将不可复制?

美国意识形态左右大战,左倾福利、平均、平权等论述,失去物质基础而沦为空谈,只能迷惑东西两岸大城市青年;右翼则失去道德高度趋向功利,没有什么现代论述可以支撑,反而广受中西部信教民众的接纳。左倾激进(如变性人等)不期然与伊斯兰基要派合流,触及基督教的伦理底线,形成名副其实的“文明之争”,又勾引基督教基要派内藏的“白人至上”价值冲动,宗教对抗也会漫溢至普世价值层面,迫使左右双方皆趋向各自的极端。

右翼一端生出茶党,仅只抗高税和大政府,却又引出一个怪杰斯蒂芬•班农,坊间称他“白人至上主义者”,竟“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他说“儒家重商主义的权威模式已经赢了,犹太-基督教的西方,自由民主、自由市场已经输了”,必须捍卫资本主义的纯洁和原则,不能任“资本主义中国”,以其人口优势加劳动力廉价优势,配之国家计划指令性资本主义,对欧美原教旨的资本主义大占便宜。至少他的描述不错:东方另类资本主义打败西方正宗资本主义,是一个超经济的怪异现象,前所未有,而西方金融业和华盛顿建制派,与这个“东方不败”的媾和及腐败,终于引起眼下的国际性民粹大潮,终结了二战以来的全部现成体制和论说,人类只剩下不确定的未来。

(转载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