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关于中共的新闻终于不是每下愈况的经济数据,而是先由《金融时报》披露,消失在公众视野两周的国防部长李尚福被美国官员判定已经被解职,而且整个过程和前外长秦刚忽然消失的情况非常类似,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两位习近平亲手挑选的部长兼国务委员的高官都因不明原因被解职、下落不明的确非常罕见,也让人对习近平治国能力感到困惑。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图片来源:达志影像/美联社
部长的失业率要超过青年失业率
而且还因此催生出一位没有人事先想到的「美国版战狼」──驻日大使Rahm Emanuel针对这些事件接连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讽刺:他上周注意到李尚福消失后,先是发推文说习近平的内阁像是推理小说女王阿嘉莎.克莉丝蒂的作品《一个也不剩》,而且部长的失业率要超过青年失业率了。
之后他又发一推引用了莎翁经典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丹麦有些腐败」来谈身为解放军对外窗口的李尚福接连缺席和外国对口国防官员会面的诡异现象。一个外交官如此直白评论不直接属于自己职掌范围内的他国事务,的确和当下中共政坛正发生的整肃一样罕见,因此Rahm Emanuel的推文为他在主要媒体上赢得了版面和一些他不该卷入的批评,但并没有一家媒体对他这种颇富创意的「脱轨」行为提出解释。
他之所以敢如此高调直接讽刺习近平原因应该有两个:首先他不是国务院体系出来的职业外交官,而是担任过欧巴马内阁白宫幕僚长和芝加哥市长的政治人物,因此他本身的分量足够,担任外交官只是其生涯的一个插曲,不必担心自己发言的后果。
但真正诱发他写出这些推文的原因应该是想替他的驻在国日本出一口气,反击中共之前拿日本排放福岛废水的事大做文章来巩固当下非常关键的美日同盟,他自己在日本政治人物亲身品尝福岛水产和食品时也加入他们的行列表达美国的支持,还前往福岛的海鲜市场去买当地水产。
藉由讪笑习近平来替日本出气
这可能就是为何他看到中共趁此事件修理日本后,很有技巧的不直接反击(毕竟他的身分也不适合),但拿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让火速拔掉秦刚、李尚福的习近平受到更大的国际瞩目和嘲笑,这毫无疑问只有经验丰富的政坛老将而非职业外交官能做出这种高段的迂回反击。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另外两个问题:第一是李尚福到底为何火速被解职?第二是接连这样事件是否表示中共政坛高层正历经一些风暴?李尚福的去职有可能和最近中共火箭军发生的一连串整肃和正副主管同时被撤换有关系。火箭军原本的司令和政委同时换人也是中共军方非常罕见的现象,同样外界无法确知为何忽然发生整肃,但可能和该部队近来受惠于中共大力扩充核武数量拥有大笔军费导致的贪腐有关,这就是为何习近平分别从海军和空军的高层调来将领担任新的司令和政委以进行后续的整顿。
不过国防部长对于这类事件的发生或是火箭军正副主官的任命并没有实权,因此李尚福更可能是自己担任解放军装备部长时涉及的军备采购有问题而被调查,毕竟解放军在今年7月才宣布要对另一波贪腐行为调查,要求各界提供线索并可以回溯到2017为止的案子。
而李尚福从2017-2022担任了五年的装备部长,在2018年还因为负责向俄罗斯购买战斗机和飞弹成为首位遭到美国制裁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当时也引发中共强烈反弹还召见美国驻华大使表达抗议。
李尚福的消失原因可能永远是谜团
当然真正的原因也许是其他不为外界所知的缘由,就和到目前为止为何当初如火箭升空般获得习近平提拔的秦刚在上任没有几个月便消失、去职,而中共官方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更是三缄其口,给不出任何正面答覆相类似。也让外界不得不往秦刚是否在担任驻美大使时和背景有问题的凤凰卫视记者傅晓田有婚外情有关。
更值得追问的是,去年中共二十大公布的新任政治局常委名单,里面只剩下习近平的亲信,还刻意在全世界媒体面前把胡锦涛架离会场,成功传达他的大权巩固不容丝毫挑战后,为何还会接连发生这种让全世界困惑不已的怪事,特别是在中共经济的急速下滑成为国际关注热点,习近平手下的官员、媒体也在设法恢复外界和人民对经济、体制的信心之时?
在习近平治理下运作越来越缺乏透明度和资讯的中共体制,让人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进行猜测,而近来最有趣、也颇有参考价值的独家消息可作为推论参考的是,在《日经亚洲》每周撰写「近看中共」(China Up Close)专栏的记者中泽胜二,他在这个专栏的上一篇中独家揭露了习近平在八月中旬的北戴河非正式会议上遭到元老曾庆红的训斥,认为他问题重重的施政会让共产党失去人民支持,他事后愤愤不平的向亲信表达不满,认为曾庆红所指的问题都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他还要求李强等亲信要好好处理这些曾庆红抱怨的问题。
这则新闻被一些台湾评论界的人士认为缺乏可信度,理由是这种类似政变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以及报导内容太过详细可能是记者自行杜撰还有评论家举出一两件该记者过去预测失准的例子来质疑其可信度。然而细看这则报导本身其实并没有提供任何太过详细的中共最高层对话,只是透过记者自己的消息来源转述北戴河会议发生这种戏剧性场面以及后续的对话大意。
中共元老只敢进谏,但习近平完全不接受
其次中泽胜二所描绘的情况根本非常符合当今中共政治的实况,在习近平一人大权独揽,身边都是能力不佳,只是靠忠诚度被提拔到高位的亲信状况下,其执政成果必定是每况愈下,在其政坛同辈都被肃清、冷冻殆尽,极少数在分量上能和他抗衡前任领导人江泽民已逝,胡锦涛被他刻意公开羞辱后,剩下唯一还敢发声而不担心会有严重后果的,其实也只剩下当初在习近平异军突起上位起关键作用的江派大老曾庆红了,因此即使还是不能百分之百确认此新闻的真实性,但在逻辑上由不满的元老们先密会,再由曾庆红领头的少数几位亲赴北戴河面谏习近平是很合理的。
换个角度说,习近平亲手打造的政治体制和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没有什么差别,而古代面对昏君,胆敢上书言事的忧国忧民大臣经常换来杀身之祸。胡锦涛去年在20大应该是对最后的常委名单发出疑问,马上换来毫不留情面的羞辱,而其他第一排的高官当时都是面无表情僵在座位上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一堆对当下情势看不下去的元老,只能自己先密会,然后推出少数几位份量够的,特别是曾庆红利用唯一一天习近平和退休元老会面的时间说出它们的意见,这是唯一有机会发出最后微弱声音的场合,而且以曾庆红的分量能说完话后全身而退不至于成为第二个胡锦涛,从《日经亚洲》记者所描述的事情经过大要看来,这颇为类似中国历史上宫廷政治的冒险犯颜直谏模式,而非中泽胜二所认为的要发动「政变」。
当然对于看重忠诚大于一切,执政重心完全放在国家安全,或是说就是他自己个人安全的习近平来说,在没有准备下知道还有人敢反对他,对方的分量让他无法报复,这对他一定是个很大的冲击,是否引发他歇斯底里的新发动一波整肃清除身边他原本不怀疑的人,这就是李尚福忽然落马的可能解释,而处于这种扭曲心理状态的领导人,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确切的证据,只要能找到一个借口便能动手,从李尚福在升任国防部长之前的五年装备部长任内要拼凑出足以罗织他罪名的事证是很容易的。
习近平愈排除异己愈制造不安,于是再整肃
把习近平的变本加厉整肃视为北戴河会议的副作用,对不相信在北戴河上的确发生过曾庆红犯颜直谏的人来说自然是个不可信的解释,不过在《日经亚洲》最新一篇「近看中国」专栏中,中泽胜二其实又从另一个耐人寻味的角度提供了北戴河会议上训斥习近平场面可能是真有其事的旁证:他引用了拜登在访问越南时记者会上谈到习近平和中共经济的用词「习近平大政的主要经济方针之一完全起不了作用」(One of the major economic tenets of his plan isn’t working at all right now)。中泽胜二认为拜登会这样形容是因为根据一位了解美中关系的人士的看法,在北戴河会议上所发生之事的情报送到了拜登白宫的桌上。
总之在一切中共高层政治的内幕只能靠有限的消息进行猜测之下,对于最近发生让外界都感到吃惊又摸不着头绪的变化,只能说习近平就是处在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他把情况搞得越糟,又不愿意承认独揽大权的错误改弦易辙,就越容易因为风吹草动就拿无辜的人开刀整肃当代罪羔羊,然后整个政经情势会继续恶化,他只能靠更多的对外整肃甚至对外搞事来应对。
这并非天马行空、缺乏根据的推论,《华尔街日报》追踪中共高层政经决策的权威记者魏灵玲和谢依芳在9月10日便发表一篇谈习近平的紧密控制影响中共应对经济下滑。连《外交事务》双月刊都在9月15日刊登了一篇中共军事专家傅泰林(Taylor Fravel)的专文,提醒读者,中共不会因为内部情势不稳而刻意发动转移注意力的对外冲突,但是中共在国力减弱时,确实会对外界的举动更为敏感,进而做出强硬的回应,以传达不要利用机会见缝插针的讯息。
如果北戴河会议的确发生了曾庆红大胆训斥习近平,这场风波又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报告给了拜登,拜登在记者会上又不经意说出和这个情报有关的评论,那么,眼下这场连美国驻日大使都参一脚的政治大戏为何发生便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作者有个云霄飞车式的人生,曾很轻松的进了不太好进的美国学校博士班,以为自己会是华文社会科学界的明日之星,又因为一个乌龙,更「轻松」的被踢出来,开始闯荡亚洲江湖,到处求人下单,到目前为止的心得是「我32岁以前到底活了什么?」
来源:思想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