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18:26 作者:邵江 来源:洞察中国
河北涿州洪灾全市一片狼籍,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图为一名工人正在清理街道上遭洪水泡过的报废物品。 (AFP)
在中共建政后的70多年期间,海河流域洪水造成灾难有越来越频发的趋势,例如,2012年「7.21」、2016年「7.19」、2023年7-8月洪灾。本文以海河流域2023年7-8月洪灾为例,讨论为何水灾被淹民居数量和人员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1.洪水转为洪灾的洪泛区、蓄滞洪区
为「确保」(官方防洪高级别用语)中共设定的重点城区和设施,在洪水中,当局任意扒口分洪造成了被淹面积扩大,大量增加了受灾人数,也导致大量伤亡。为将任意扒口分洪正当化,当局设定了洪泛区和蓄滞洪区。但是,在这些设定区域内,当局没有安排合理赔偿迁移域内的居民。在洪泛区没有任何防洪设施保护,蓄滞洪区匮乏修建达到抗洪最低标准的堤坝和房屋。在上游准备扒口分洪时,洪泛区和蓄滞洪区中一部分居民不能被及时转移。根据官方资料,从1950年至2004年,海河流域共设定了蓄滞洪区28处,共使用分蓄洪水128次,每次使用蓄滞洪区,平均导致146人伤亡。
这次「23·7」洪灾官方公布使用了八个蓄滞洪区包括大陆泽、宁晋泊、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东淀、献县泛洪区、永定河泛区,共渠西蓄滞洪区。按照官方说法,地处河南的共渠西蓄滞洪区,在8月1日已经「漫溢进洪」。其他七个蓄滞洪区都分布在京津冀海河主要支流的上中下游流域。
「23·7」洪灾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启用图。 (来源:https://www.sohu.com/a/708643798_523366#google_vignette)
如果按照目前官方说法「大中小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根据以往蓄滞洪区的死伤数据推算,这次京津冀洪灾官方公布死亡和失踪人数主要发生在启用的七个蓄滞洪区内。官方对蓄滞洪区分为三类,重要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和蓄滞洪保留区。在「23·7」洪灾中,京津冀启用的七个蓄滞洪区除了兰沟洼是一般蓄滞洪区,其他六个都是重要蓄滞洪区。按照官方设计,小清河分洪区的主要部分包括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涿州市,这是两个区市在海河「23·7」洪水严重受灾的原因之一。
根据官方数位,河北省共完成转移居民122.9万人,其中蓄滞洪区转移85.72万人。从转移居民数量比例看,蓄滞洪区占70%,非蓄滞洪区占30%。大范围使用了如此多的蓄滞洪区,为什么仍有大量在官方设定蓄滞洪区范围之外分布在数个县(区)市的普通居民区被淹?
2. 任意泄洪区与阻塞引河
为保北京主城区,当局在永定河段多处开闸泄洪,直接造成下游小清河桥体坍塌,数量汽车落水,更使下游流经汇入涿州的北拒马河水位快速上涨,下游白沟河多处决口,造成涿州境内不在蓄滞洪区的整个城区和上百个村庄被淹。
官方称启用「兰沟洼蓄滞洪区,是为了减轻雄安新区的防洪压力,将白沟河和南拒马河的来水通过雄安的新盖房分洪道汇入到东淀」。兰沟洼包括高碑店市和定兴县,这两个地区也成为严重灾区。
来源:http://economy.guoxue.com/?p=8713
白洋淀地处于大清河上游几条支流的汇聚区域,地势低洼,在海河流域以往洪水历史,一直都作为最主要的天然滞洪区。按照2007年国务院关于大清河防御洪水方案的批复,白沟河行洪河道流向重要蓄滞洪区白洋淀。白洋淀以堤坝高度11米(1963年洪灾时水位达到11.37米)的蓄水量计算,约34亿立方米。白洋淀在八月平均存水量约 3 亿立方米,仍有30亿立方米的容量,出口接赵王新河,再接大清河,由独流减河等入渤海。而海河流域启用的八个蓄滞洪区,蓄洪总共才18.47亿立方米。
过去,涿州市白沟河洪水通过定兴的白沟引河经过容县的复兴庄、赵村和小先王等东入白洋淀。但是这次白沟河上游的涿州、定兴县和高碑店市洪水受阻,不能直接流向白洋淀而受灾,原因是由于中共设立的雄安新区。 2017年,中共将保定管辖环绕白洋淀北部的容城县、西部的安新县以及东部的雄县化为雄安新区,作为首都北京副中心。位于白沟河行洪河道两岸的容城县复兴庄、赵村和小先王等被划入雄安新区。白沟河行洪河道引涿州、定兴县和高碑店市洪水流向白洋淀的河道被截断。
参考地势地图: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map-s2x9b3/%E4%BF%9D%E5%AE%9A%E5%B8%82/?center=38.96683%2C115.46034&popup= 38.96191%2C115.98898&zoom=9
以地势和自然流域而言,大清河流域的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的地势从高到低,流入白洋淀。但是,中共将自然蓄洪区白洋淀变为重要城市-北京副中心,以分洪和泄洪将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变为了滞蓄洪区。
白沟河上游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的洪水不能分流进入白洋淀,造成这些地区的洪灾和内涝。此外,这些区域的洪水只能通过唯一的新盖房分洪道,下泄流量成倍增加,使下游廊坊市霸州等地洪灾严重,内涝一个月以上。官方报导称暴雨造成的霸州洪水,但霸州今年7月底8月初降雨量规模不足以形成洪水。霸州承担了全部来自上游河道的泄洪。官方虚假报导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抗议。
这次东淀蓄滞洪区洪水持续一个月以上,范围涉及河北省霸州市、文安县和天津市静海区、西青区。到9月上旬,这个洪区的杨芬港镇和辛口镇等仍未退水。这个区域也是海河流域1963年洪灾被淹时间最长的区域之一。中共60年以来人为洪灾重蹈覆辙,仍在有计划、大范围地任意牺牲同地点的底层居民。
中共当局至今仍未公布「23·7」洪灾以县级为单位包括分列蓄滞洪区的所有伤亡数据。不过,从2012年七月北京洪灾看,被列入小清河分洪区的房山区是北京死亡最多的区域。这次「23·7」洪水中,官方拒绝使用白洋淀蓄洪区,过度依赖其他蓄洪区,任意泄洪将中共设定的非重要市县作为滞洪区,阻塞引水分流,这些因素导致大量伤亡、受灾面积扩大以及被淹时间延长。
作者》邵江 1966年出生。北大数学系期间,是北大「民主沙龙」主要成员,八九民运爆发后成为北高联常委,「六四」后被捕入狱十七个月。 1997年辗转流亡海外。为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学博士,现居英国伦敦。 2017年曾来台在中研院担任访问学者。是「华维藏团结会」发起人。
文章来源:https://insidechina.rti.org.tw/news/view/id/218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