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夜缤纷?

香港夜繽紛?
香港政府自9月中旬展开「香港夜缤纷」系列活动,盼带动经济。 (图:香港旅游发展局)

最近香港举办了一个引起全城热话的活动,就是由K11 MUSEA举办的「香港夜缤纷」。活动一推出,网上便出现活动现场空空如也的照片,引起网民讨论到底原因为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到中国、台湾或日本消费,而不愿意留在自己的城市消费,这样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作为在台湾留学的香港人,希望透过对比两地的夜市,探讨这背后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为何香港人更喜欢在其他地方消费,我们需要先解析「香港夜缤纷」的特色。这个由K11 MUSEA主办的活动,汇集了众多知名品牌与地道美食,提供了一个独特且多元的消费体验。然而,这种形式的消费却与香港人普遍的消费习惯相去甚远。

在香港,由于生活节奏快速,人们更倾向于高效、便利的消费方式,这也是为何便利店在香港如此普遍的原因。然而,「香港夜缤纷」的消费方式相对步调较慢,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金钱,这可能是香港人不愿在此消费的一个原因。

相较之下,中国、台湾和日本的消费环境更符合香港人的需求。例如,中国的购物中心与网购平台提供了快速便利的消费方式;台湾的夜市则提供了价格低廉、品项丰富的商品与美食;而日本的便利店更是将便利性提升到了极致。这些地方的消费环境,不仅能满足香港人追求便利的需求,也提供了更多元、更有吸引力的消费选择。

再者,虽然香港的物价原本就高,但「香港夜缤纷」的晚市,4粒烧卖竟然卖20元港币,热狗甚至要100元港币!而在中国、台湾和日本的消费成本则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台湾,笔者发现,无论是食品、服饰,还是娱乐活动,价格都远低于香港。例如,在台湾的夜市,大部分的美食价格都在30到100元新台币之间,这使得消费者能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多的商品选择。

另外,笔者注意到,与「香港夜缤纷」相比,台湾的夜市在受欢迎程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乐于在夜市中消费。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因为台湾夜市的商品与美食丰富多元,价格亦相对亲民,更是因为夜市本身就是台湾文化的一种体现,人们在此不仅是为了消费,更是为了体验台湾的生活风情。

至于方便程度,「香港夜缤纷」位于K11 MUSEA,这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高级购物中心,交通便利;然而,其高档次的定位可能使得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相比之下,台湾的夜市遍布全台,无论是在市区还是在郊区,都能找到一个夜市。而且,由于台湾的公共交通发达,即使是远离市区的夜市,也能方便地抵达。

最后,香港人选择在中国、台湾或日本消费,而非在香港消费,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它可能与消费习惯、消费成本、消费环境,甚至是文化认同感有关。然而,这并不表示香港的消费环境没有吸引力,事实上,「香港夜缤纷」这样的活动,正是香港努力创新,提供更多元化消费选择的见证。

至于笔者,作为在台湾留学的香港人,笔者既感受到了台湾夜市的魅力,也深深爱上了这个充满活力与多元的城市。无论是台湾还是香港,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情与特色,值得我们去欣赏与体验。在笔者看来,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因此,笔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不同地方的消费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风情。

作者》小蚁人 香港大学生。参与反送中运动,目前在台。

转自洞察中国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