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 | 巴勒斯坦:一个民族诞生的阵痛 9 10 月, 2023 嘉文精选 原创 维舟 维舟 2023-10-09 19:01 发表于上海 《抗议》,Mustafa Hassona摄 二战以后的国际政治中,中东问题向来被认为是最复杂难解的,而其核心症结则是巴以冲突。 数十年来,地中海东岸这块面积还不及海南岛的半沙漠地带上演的悲欢离合,长期占据着世界各大媒体国际新闻版面的主要位置。它的棘手在于集宗教、政治、民族、历史、文明等诸多冲突于一身,由此也成为任何外交官的梦魇:所有的和平调解,最终都只是短暂的停火;试图公正中立的任何人,最后发现问题变成仅仅是:你究竟愿意相信哪一方? 这种争取道义支持的努力,巴以双方都不遗余力。在这场宣传战中,双方的力量甚至更为悬殊:二战以来,反犹在西方早已成为政治禁忌,作为世上唯一的犹太国家的敌人,巴勒斯坦人难以受到欢迎。尤其在美国,还有现实政治的考虑,杜鲁门总统1945年就说过:“很抱歉,先生们,……我的选民中并没有几百万阿拉伯人。” 在国际新闻中,巴勒斯坦一直是热门,因为那里坏消息不断,通常总是与暴力有关。但很少有人持续关注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命运,他们自己发出的这类声音十分微弱,与以色列相比更是如此。 原因之一是他们甚至不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对于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说,他们必须相信自己是“没有国土的人民”来到一个“没有人民的国土”,就像当年白人来到北美大陆一样。 爱德华·萨义德所要奋力反对的正是这样一种说法。作为阿拉法特之外最知名的巴勒斯坦人,他自己的命运几乎就是本民族命运的缩影:他早年就离开故土,在黎巴嫩、埃及、美国,过着与当地“格格不入”(他自传的书名)的生活。 这种痛苦和疏离促使他不断地采取一种反省的姿态,在绝望中追寻巴勒斯坦人黯淡的命运前景,这种绝望中的希望以诗意的简略反映在书名之中:《最后的天空之后》。 《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美]Edward Said著,金玥珏 译 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作为在西方生活了数十年的学者,他深刻地了解,“再也没有被无可避免地视作是犹太人的敌人更加糟糕的不幸”。 尽管与该地区的其他政权相比,以色列的占领算是温和的,然而,他们所受的屈辱最甚。巴勒斯坦人在这片祖辈生活过的土地上,成了一支流浪和贫穷的劳动力,以色列的经济一体化政策又使他们产生深深的殖民依赖。 巴勒斯坦人必须持有以色列颁发的身份证,每天通过搜身检查才可以前去打工,如果不想受这份屈辱,失业率就会大大上升。不需要发动战争,通过简单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以色列就能对巴勒斯坦实行控制。 自1948年中东战争后,大批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前往黎巴嫩、约旦等国,现今仍有60%的巴勒斯坦人离散在国外。这些流亡的难民造成了政治上的许多难题,而从他们中间,却诞生了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尽管处处遭受非难。 这是最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它与犹太人当年在欧洲离散的悲苦经历何其相似。从血缘上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属闪族,两种语言十分接近,这是最令人不安的事实之一:犹太复国主义驱逐的人群,正是犹太人自己所曾遭受苦难的倒影。 萨义德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巴勒斯坦人的命运,他们的身份和认同,如何在离散中继续维持。在书中,他用的一直是复数的人称:“我们”、“他们”。 和中东的许多地区一样,现代使命的问题恰好与西方历史上的相反:不是由民族中创造出国家来,而是由国家而创造出民族来;而巴勒斯坦人的悲哀在于:他们还得在丧失国家之后进行这一过程。 他们艰难的自我认同,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对立面以色列,来造就自己的共识和认同。萨义德的质问正是问题的核心:“我们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民族’?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一个民族’?抑或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民族’?” 1945-49年,被清除的巴勒斯坦村镇 巴勒斯坦问题是所有阿拉伯人的伤疤,也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核心。然而这并不代表阿拉伯国家就会无条件地予以支持——或者说,这种无条件支持通常只限于口头。 萨义德说,“阿拉伯国家用数不尽的语言、姿态、威胁和诺言来认可巴勒斯坦的主张”,然而最终却总是厨师太多煮坏汤,巴勒斯坦人在这些兄弟国家越来越不受欢迎,对他们来说,一如有句谚语说的那样,“所有的朋友都是假的,所有的敌人都是真的。” 这是一本悲怆之书,一本沉痛之书。萨义德不但分析对手,也无情地解剖自己情愿归属的这个群体,他谴责那些“对武装仪式化的明显强调”,那些空洞无益的泛原则。曾经宣誓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组织,在一再的失败之后,徘徊在激进口号和现实诱惑之间,早已忘了自己所要代表的人民。 他谈论的不是政治人物和战争局势,而是一个离散中的命运共同体——他期望自己的同胞维持、也是坚持着这一份认同。这正是民族诞生的阵痛。 然而,对于巴勒斯坦人这样绝对弱势的一方来说,悲哀的现实是:弱者的选择永远很少。 要维护他们的自我认同,唯一的办法是绝不正式承认以色列存在,否则整个政治组织就可能分崩离析;但不承认以色列,又难以通过容忍共存下来。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局至今如此。 加沙一辆被爆的汽车(纽约时报) 萨义德写作此书时是1986年,当时埃及已经退出对以色列的战争,黎巴嫩战争也已终结,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武力反对已经在退潮,哈马斯则要再过一年才成立。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原有的外部支持逐渐消退,他们正陷入走投无路又无人过问的境地,这本身就可能驱使绝望的人们更激进化。 在之前的二十多年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主要支持者一直是难民,到现在,又有二十年过去了,抗争却主要在西岸和加沙地带进行了。在新闻头条上,双方的冲突常常以残酷乃至恐怖的形式展开,就像托马斯·弗里德曼早已指出的,他们所说的其实都是同样的话语:“为了生存,我什么都干得出来。” 那种咬牙切齿的残酷性,无论其在行动上是否有其必要性,在政治和舆论上往往难免起到反效果,毕竟普通人很难赞同如此不择手段。这是为弱者准备的两难:温和的政治谈判未必能争取到更好的条件,激进的行动则可能丧失更多同情,而这种同情,原本是他们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虽然极端组织仍以消灭以色列为最高宗旨,但现实地说,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可能做到的最佳结局,是使以色列无法消化他们,而他们也无法消灭以色列;因为只有这样,双方才会妥协,不到必须妥协时,没有哪一方会对妥协的条件感兴趣。 在犹太人的传统里,是禁止以其他人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生存的。萨义德并不仅仅在讨论巴勒斯坦人作为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而是他们作为“人”的生活——他们的尊严和沉痛、他们的绝望和希望。 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这个伤口一直溃疡,不仅是巴勒斯坦人受苦,以色列也将一直不得安宁,并将始终困扰全世界人的良知。尽管这片土地人所共知地拥挤,生存斗争也总是你死我活,但正如“土地换和平”这一倡议所表明的,让人活,也是让自己活。 嘉文精选 巴勒斯坦, 民族 PrevPrevious张鸣:中国学界的“官化” Next袁莉:中国正经历人才流失,美国并非理想目的地Next 标签一带一路 三中全会 中共 中国 中国经济 中美 中美关系 习近平 人权 人权律师 六四 刘晓波 华为 历史 台湾 基督徒 川普 恒大 恶人榜 房地产 拜登 改革开放 政治 文革 新疆 李克强 毛泽东 民主 民企 民族主义 特朗普 独裁者 白纸运动 红卫兵 经济 维吾尔人 维权人士 美国 胡耀邦 苏晓康 西藏 赵紫阳 达赖喇嘛 邓小平 香港 Search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揭“刘邓真情” 邓小平死活不给刘伯承平反 他被毛泽东剽窃“军事思想”还遭打压半世纪 颜纯钩:赖清德的政治嗅觉 颜纯钩: 李嘉诚走得快好世界,中共陷被动老羞成怒 特朗普计划重振燃煤发电 以抗衡中国燃煤发电经济优势 香港原“学生动源”召集人钟翰林家属遭警方带走协查 “八旗文化”回应富察遭宣判:等他回家 王丹:我会更多地转向经营自媒体 伊利夏提:中国御用文人——王蒙 苏晓康:关于「Redio Free China」的建议 苏晓康:文明衰亡史 高瑜: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被关闭 有感 韩国总统弹劾争议下的深度撕裂:在街头的年轻女性对上抬头的“反共”右派 DeepSeek看中医:当“AI医生”无法“望闻切”,开的药方有哪些隐忧? 苏联短暂的一生,竟然树立了386个官方学习榜样 专访王学光牧师(一):亲历近年来中国当局对基督教会的打压 海外文摘 >>> 韩国总统弹劾争议下的深度撕裂:在街头的年轻女性对上抬头的“反共”右派 柴静对话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雇佣兵:“我可能会在战争中死去,所以决定说出真实” 波兰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1989年6月4日,波兰的救赎和重生之日? 赫鲁晓夫下台政变内幕分析 【书摘】《冷战 2.0:AI如何影响中美俄新战略》半导体晶片产业政策 日奎允 | 中国对台野心所为何来:比较余茂春及华安澜观点 【书摘】《为什么是台湾? 》导读、第二章 重述台海纷争 台湾的地理与战略重要性 见青山: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四: 拯救王炳章活动 东归的蛟龙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三:被中共绑架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二:政治活動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一:中国之春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胡平: 贺“坐牢王”秦永敏七十华诞 不明白播客:谁是“编程随想”? 著名人权活动家郭飞雄被当局以“煽颠罪”再遭重判八年 嘉文精选 >>> 王丹:我会更多地转向经营自媒体 苏晓康:关于「Redio Free China」的建议 苏联短暂的一生,竟然树立了386个官方学习榜样 苏联的“走后门”:关系即权力,权力即财富 苏晓康:中国底层解体 柴静:柴静对话毛泽东秘书之女李南央(附:李肃是谁?) 胡平:有关未来制宪会议的若干问题 于继增:张爱玲告别大陆之谜 金雁:从某种意义上说,极权主义阴魂不散 苏晓康:中共就是一个「满洲党」 贾拥民:精准投喂的信息年代,还能出新的经典吗? 新时代红卫兵:朝粉、俄粉、夹头粉、小粉红,哈粉、珍珠粉 分类 嘉文精选 (5,133) 中国 (365) 中国404 (2,705) 中国人权律师团 (329) 中国新闻 (1,104) 中美 (1,045) 专栏 (1,195) 专栏作家 (7) 专案组·恶人榜 (102) 严家祺 (5) 光传媒直播 (9) 光传媒精选 (158) 光明大讲堂 (536) 光明论坛 (56) 光播台 (11) 公民抗争 (2) 国际新闻 (63) 今日人物 (873) 宗教∙基督教 (675) 安娜专栏 (16) 冯崇义 (4) 口述史 ·回忆录 (997) 史林论坛 (3) 争鸣 (523) 人物 (978) 历史∙中共党史 (7,205) 历史人物 (289) 新疆.西藏 (1,590) 时评 (1,923) 招聘启事 (2) 拆墙运动 (21) 教会新闻 (44) 民主人权 (1,081) 民企观察 (369) 思想 (41) 本网评论 (119) 李南央 (22) 海外文摘 (1,164) 海外民运 (151) 独家资讯 (229) 田牧 (3) 界立建 (2) 王安娜 (9) 英豪榜 (16) 苏晓康 (241) 蔡慎坤 (45) 高瑜 (13) 金钟 (13) 量子跃迁 (24) 首发 (1,321) 辩论 (207) 辩论公告 (35) 音视频 (349) 音频 (2) Featured (1) Youtube节目资讯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