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刚升:好政治的六个特征 18 10 月, 2023 嘉文精选 北游独立评论 2023-10-19 06:02 发表于四川 在国内,“政治”这个词经常遭到广泛的误读。说起政治,很多人首先容易想到意识形态宣传或是宫廷政治。 前者会让人联想到中学政治教科书、每天30分钟新闻以及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后者会让人联想到《汉武大帝》《甄嬛传》,甚至是流行的官场小说。 因此,关于政治的思考,容易被误解为“政治说教的技艺”或“宫廷政治的指南”。 实际上,自柏拉图以来,政治思考关注的首要问题既非说教亦非权术,而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为了共同体的福祉,应当构建何种政治秩序? 对多数思想家而言,这是一个学理问题;但对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来说,这却是一个实践问题。能否制定一部有效的宪法并进而构建一种优良的政治秩序,是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所面临的挑战。 那么,他们能制定一部有效的宪法吗?尽管汉密尔顿表示了这样的担忧:“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 但是,后来的历史表明,美国制宪会议是成功的。制宪会议所制定的宪法迄今为止不仅有效运转了200余年,而且还塑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一切都离不开后来被尊称为“开国之父”的美国制宪会议代表们就政治和宪法问题所进行的政治思考。 制宪会议之后,制宪会议代表、联邦党人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伊三人为说服纽约州人民批准宪法,著了85篇文字,后来这些文字被汇编为《联邦党人文集》(又名《联邦论》)。 后来,这部作品被视为对美国制宪精神的最佳阐释,亦为后人展示了在制宪时刻什么是系统、健全和有效的政治思考。 那么,对美国制宪会议来说,什么才算是有效的政治思考呢?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1-对人性的洞察 对美国制宪会议来说,有效政治思考的首要特征是对人性的洞察。 人既有可能做好事,又有可能做坏事,这是有效政治思考的起点。 构建政治秩序时,必须对人性要有深刻洞察。他们对人性也没有抱很乐观的态度。尤其是,一个人获得政治权力后做坏事的能量可能会很大。汉密尔顿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他说了两个意思:一是政府是必需的;二是政府权力必须受到制约,而这两个主张都基于同一个前提,即“人不是天使”——普通人不是天使,统治者也不是天使。 -2-对权力的防范 有效政治思考的第二个特征是对权力的防范。 从美国制宪会议的记录来看,他们时时对政治权力抱有警惕之心,认为政治家和官员可能是靠不住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 “任何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边界的地方才休止。” 不少制宪会议代表都是孟德斯鸠的信徒。他们认为,当政治权力不被有效约束时,执掌这些权力的人有可能沦为“压迫者”或“暴君”。 对掌权者来说,汉密尔顿和麦迪逊阐述的著名原则是:权力必须要靠权力来制约,野心必须要用野心来对抗。 -3-对制度的精心研究 有效政治思考的第三个特征是对制度的精心研究。 政治制度是政治的游戏规则,而宪法是所有规则中最重要的规则。如何搭建好的政治制度框架,是政治思考的重要一环。 美国制宪会议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宪法设计:纵向是联邦制模式;横向是三权分立模式。 与过去的邦联制相比,1787年美国宪法设计的联邦制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但同时对州权做了较大的保留。 横向方面,他们认为,只有政治权力的分立制衡,才能保证政治权力不被滥用。换句话说,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互相独立与牵制,是保障自由所必需。 美国宪法创造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制度模式,展现了美国开国之父们审慎思考与大胆创新的完美结合。 -4-对政府效能的重视 有效政治思考的第四个特征是对政府效能的重视。 很多人误以为美国制宪会议只强调约束政府权力,只重视实现权力的互相牵制,但实际上,很多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特别是汉密尔顿这样的联邦党人——对政府效能非常重视。 政府效能是必需的——美国制宪会议的主要目标就是改革“无能的邦联体制”,塑造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不少制宪会议代表一方面固然强调有限政府和分权制衡,另一方面却强调政府效能和塑造强有力的政府。 如果参照国家理论,把美国自独立战争到制宪会议视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构建过程,那么至少在联邦党人看来,有效的国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5-对共同福祉的关切 有效政治思考的第五个特征是对共同福祉的关切。 美国开国之父们认为,宪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张政治权力,而是为了保障共同体公民的安全、财产与自由。这一目的成为思考制宪问题的起点。 比如,之所以需要必要的政府力量,是因为如果没有必要的政府力量,就难以保障安全、财产与自由;之所以政府权力不能过大且需要分权制衡,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安全、财产与自由。 这就是说,宪法要把美国政府的权力构造得恰到好处,即不至于弱小到无力保护自由,又不至于强大到足以侵害自由——或者说,既不至于弱小到无力保护社会,又不至于强大到足以侵害社会——进而使得宪法能够在共同体公民安全、财产与自由权利的基础上,实现美国社会真正的长治久安。 -6-兼顾诸种因素的平衡 第六个特征是,有效政治思考还要兼顾以上诸种因素的平衡。 美国制宪会议借鉴了古罗马共和政体的传统与思想,试图在各个政治因素之间寻求平衡。 因此,新宪法就具有混合政体的色彩:一方面恪守着若干确定不移的政治原则,另一方面却是不同政治力量妥协的产物。 比如说,需要恰当地平衡联邦权力与州权,平衡公民自由与政府力量,平衡人民主权与精英治理,平衡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者的关系,等等。 另外,宪法还需要在美国当时的历史情境中,结合对人性、权力、效能的考虑寻找诸种优良政治制度的最佳结合点。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这部宪法没有瑕疵。以后来的标准来看,1787年美国宪法中权利法案的缺失、总统制的制度模式以及民主程度的不足,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质疑。 有人甚至还认为,数十年以后的美国内战跟这部宪法也有关系。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1787年制宪会议仍然是一个成功的制宪故事。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制定宪法都是重大的政治机遇。简单地说,一个国家能否把握它的制宪时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政治精英阶层的政治思考能力。 从美国制宪经验来看,对人性的洞察、对权力的防范、对制度的研究、对效能的重视、对共同体福祉的关切以及对上述诸种因素的平衡,构成了有效政治思考的基本特征。 国家的制宪时刻,就如同上帝把国家再造的机会交到了人的手上。1787年的美国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成功的故事,那么其他国家呢?当制宪时刻到来的时候,它们也能完成那惊险的一跃吗? 嘉文精选 #包刚升, 政治 PrevPrevious大学毕业后,我在煤矿车间当工人 Next苏晓康:皇帝与文人Next 标签一带一路 三中全会 中共 中国 中国经济 中美 中美关系 习近平 人权 人权律师 余英时 六四 共产党 关税 刘晓波 历史 台湾 基督徒 川普 恒大 恶人榜 房地产 拜登 政治 文革 新疆 李克强 林彪 毛泽东 民主 民企 民族主义 特朗普 白纸运动 红卫兵 经济 维权人士 美国 胡耀邦 苏晓康 西藏 赵紫阳 达赖喇嘛 邓小平 香港 Search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蔡咏梅:他用权威历史文献澄清西藏的历史真相——读刘汉城教授的《西藏自古以来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我想,这就是我的博士课程”:被控“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孙承浩牧师狱中省察 聚焦信仰与社会责任,加拿大浸信会信友堂连续举办“为加拿大归回真神祷告会” 灵修:耶稣的复活是光明与黑暗的分野 “生不如死”:湖北维权人士尹旭安“被强迫失踪” 近500 天后终回家 中共官方机构宣布即将出版《基督教中国化读本》 她狂给林彪写匿名信 高官丈夫随后倒台 苏晓康:印度支那 苏晓康:海恸也是海哭 首季18.5万名官员被处分 新疆原党委副书记李鹏新受贿逾8亿判死缓 【专访】周冠威香港遭封杀无惧压力 伙黄秋生转战台湾拍新戏挑战香港敏感议题 对华转向否? 梵蒂冈对中路线左右教皇丧礼、继任者 白宫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以缓解贸易战紧张关系 大庆6旬退休干部给领导递信访材料,寻衅滋事刑拘七天|两次诉讼未果,律师解读 如此无聊:大厂吵架,因为外卖 京东公开信,揭开血淋淋的现实 海外文摘 >>> 惊涛骇浪的源起: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层重塑与大国各自的求解 东协的心声?星前总理夫人转发文指「习近平像黑帮老大一样」 方济各教宗的遗产是天主教会的混乱、困惑和分裂 哈佛的伪自由:从学术殿堂到意识形态堡垒 Wizdom:关税的真相:到底是谁在买单? 炮打哈佛:常青藤有多腐烂! 川普和英国同步,哈佛能挺多久 二战结束八十周年好读书(二)──读「国母」宋美龄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四: 拯救王炳章活动 东归的蛟龙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三:被中共绑架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二:政治活動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一:中国之春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胡平: 贺“坐牢王”秦永敏七十华诞 不明白播客:谁是“编程随想”? 著名人权活动家郭飞雄被当局以“煽颠罪”再遭重判八年 嘉文精选 >>> 蔡咏梅:他用权威历史文献澄清西藏的历史真相——读刘汉城教授的《西藏自古以来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苏晓康:海恸也是海哭 黄哲斌:记者与网红的灵魂交换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章节》序 孙立平:不服不行,重温亨廷顿的五大预言 《十年》:如何解读香港命运的预言? 蒋成博 | 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帝治、党治到民治 苏晓康: 俩「之父」——吴宏达 李承鹏:我们的壁画时代和皮夹克的未来 苏晓康:梨花春带雨 大清翻车指南 ( 11 -13)– 创造西方 佚名:贪腐只是最末端的分赃方式 分类 嘉文精选 (5,227) 中国 (365) 中国404 (2,705) 中国人权律师团 (339) 中国新闻 (1,167) 中美 (1,095) 专栏 (1,195) 专栏作家 (7) 专案组·恶人榜 (102) 严家祺 (5) 光传媒直播 (9) 光传媒精选 (158) 光明大讲堂 (536) 光明论坛 (56) 光播台 (11) 公民抗争 (2) 国际新闻 (63) 今日人物 (882) 今日要闻 (1) 宗教∙基督教 (719) 安娜专栏 (16) 冯崇义 (4) 口述史 ·回忆录 (1,010) 史林论坛 (3) 争鸣 (535) 人物 (978) 历史∙中共党史 (7,222) 历史人物 (289) 新疆.西藏 (1,614) 时评 (1,987) 招聘启事 (2) 拆墙运动 (22) 教会新闻 (44) 民主人权 (1,118) 民企观察 (378) 思想 (41) 本网评论 (119) 李南央 (22) 海外文摘 (1,206) 海外民运 (151) 独家资讯 (229) 田牧 (3) 界立建 (2) 王安娜 (9) 英豪榜 (16) 苏晓康 (270) 蔡慎坤 (45) 高瑜 (13) 金钟 (13) 量子跃迁 (24) 首发 (1,329) 辩论 (207) 辩论公告 (35) 音视频 (349) 音频 (2) Featured (1) Youtube节目资讯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