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有忠 来源:思想坦克 2023 年 11 月 24 日

网路图文作家萧莹灯制作之梗图。图片来源:翻摄自萧莹灯脸书

占据新闻版面、肥皂剧一般的蓝白合剧码,终于在郭董一声「无言的结局」下落幕。两个政党、多个角色一路演来,所谓的「蓝白合」,浪费了数十天公共政策辩论的时间,最终仍旧是梦一场。从戏剧的观点来形容,这出戏堪称台湾选举史上最芭乐的政治戏。角色之间将权谋算计刻画得淋漓尽致,主角和配角们使尽浑身解数,演出了如同宫廷剧般勾心斗角、虚情假意、你来我往的戏码。时间到了,最终仍旧曲终人散,回到原点。

蓝白合是浪费时间精力的肥皂剧

虽然说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只不过戏演完了,支持者的耐心恐怕也耗尽,而且白白浪费了社会对于公共政策辩论的时间。对于蓝白两党而言,机关算尽想要谋取权位,你来我往之间最终谁也没占上风。对于台湾的政党政治来说,明年恐怕再一次出现政党重组。到目前为止来看,国民党百年老店的招牌摇摇欲坠;民众党新店开张,作为一人政党,会不会是亲民党第二有待观察;民进党在蓝白无法整合下能否延续执政,还是充满变数。

蓝白之间谈合作,绕了一大圈,最终回到原点,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政党本质,本来就像水和油一样,彼此无法相融,可以从两党权力结构、政策理念、支持群众的基础都不相同而得知。先从政党的权力和组织结构来看,国民党背后有主席朱立伦、候选人侯友宜、还有什至如前总统马英九、遭罢免的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等盘根错节的势力。

相较于国民党复杂的权力结构,民众党的领导结构相当集中,内只有对宪政体制运作、对统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柯文哲与其家人,顶多再加上一个外臣黄珊珊。因此,关于蓝白合的问题,在国民党内如朱主席所说,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但在民众党内却是柯文哲决定一切。从这次两党谈判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得知,未来蓝白想要在其他议题进行合作,恐怕也都会是充满变数,再这次的经验来看,未来如果真的组成蓝白的「联合内阁」 ,国内各项重大政策、对外关系、两岸与国防事务,恐怕都面临朝令夕改、决策一日数变的风险。

蓝白合作只有权谋、仇恨,其余都是空洞话

再从政策理念来说,检视蓝白的合作基础,除了一些空洞的口号以及仇恨值之外,也没有具体的愿景和政策内容可言,甚至刻意隐蔽一些可能无法取得共识的核心议题,例如在两岸议题上,国民党拥抱的九二共识,柯文哲究竟是否同意,从未明确表态。两党总是在一些空洞的价值上打转,像是建立民主改革典范或是两岸的和平,其实都是空话,没有内容。比较有具体主张的,是关于宪政体制改革,但两党的主张不但不容于宪政学理,在实际面上,当前超高的修宪门槛下,未来也都没有具体修宪的可能,充其量就是画饼充饥,博取新闻版面。

最后一次看似达成合作的协议中,指出未来执政,「民众党主责监督制衡,国民党主责建设发展」,更是毫无宪政常识,同时仍是没有具体内容的话术。从全球民主国家实际的经验和学术上的理论来说,联合内阁就是执政团队,提出由执政团队中的小党监督执政团队、正副总统相互监督,简直毫无逻辑可言。唯一让蓝白两党可以在合作议题上炒声量、和稀泥的唯一共识,就是基于仇恨而喊出的「下架民进党」。是以,这场只有仇恨而无愿景的合作,终究以破局做收。倘若两党真的硬是送入洞房,未来台湾的宪政运作恐怕更令人忧虑。

蓝白两党的社会支持基础不一样

最后是两党在社会上的支持基础。柯文哲在2014年靠着与民进党合作,一举在台北市赢得选举,2018年出现转折,如今更是要靠着蓝白合来下架民进党。柯文哲在创立民众党时,就是为了2024的大位而来,号称要给台湾社会非蓝非绿的第三选项,靠着柯文哲个人魅力,也一度吸引了青年世代、中间选民的热议。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下,民众党的支持者,有许多是基于讨厌两党政治而来的,如今要谈蓝白合,把白色染蓝,等于自我背弃第三条路的价值,自然也失去中间选民继续支持的理由。对于国民党的支持者,尤其是深蓝选民而言,更是难以真正的接纳曾经宣称自己是墨绿、也曾经在选举过程中消遣过韩国瑜的柯文哲。是以,所谓的蓝白合,只不过是用来夺取权力的阶梯和工具而已。

如今戏演完了,蓝白之间终究因为权力分赃没有共识,各自纠结于总统大位互不相让而破局。对于这场选战而言,将进入三党肉搏战的阶段。蓝白之间势必操作弃保,也各自防止弃保。柯文哲没有社会组织,但善于炒作议题,进行空战,甚至可以全家恸哭来占据新闻版面。

国民党会否主打国会值得留意

侯友宜面对国民党复杂的权力结构,在蓝白合的过程中甚至被朱立伦、马英九给边缘化,接下来国民党会不会以韩国瑜为主角打选战,把战场移到国会而弃守侯友宜,也值得关注。再就总统选举的主轴来说,社会希望的是重大议题的辩论,尤其是两岸关系、能源政策、世代差异、贫富不均等议题。这些议题在过去一两个月来,因为蓝白合的闹剧已经失去许多讨论的机会。

蓝白两党面对执政的民进党,如果仍是以操作仇恨值,不将选举主轴拉回公共政策的辩论,将错失透过选举带给台湾社会对公共政策深入讨论的机会。这不只不是两党嘴巴上所谓的深化民主改革,更是破坏了选举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赖清德而言,选战迄今像是上演「一个人的武林」。过去一段时间,赖清德提出了与世界民主国家深化连结、产业与国防政策、青年世代的学费、居住等政策主张。同时,当副手确定由驻美大使萧美琴出任后,甚至很快的展开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但这些重要的议题,始终无法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舆论声量都环绕在蓝白两党今天合、明天不合的闹剧下。

三党副手出炉的象征意义

如今各党的正副总统候选人都底定,民进党的赖清德、萧美琴皆有完整的行政与立法历练,萧美琴更可以替赖清德在对美事务上带来加分效果。国民党的侯友宜最终与赵少康搭配竞选,「保本」的目的相当明显。侯友宜警界出身,欠缺中央、立法部门的资历,因此常被质疑欠缺国际观和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赵少康是国民党的主战派,更是深蓝的代表,无法替侯友宜开拓中间选票,显然是和韩国瑜一样,只求深蓝的归队,避免最后被弃保。

不仅如此,侯友宜被国民党提名之后,一直无法获得深蓝选民的认同,不仅被贴上本土蓝的标签,甚至被形容为「蓝皮绿骨」。蓝白破局后,代表战斗蓝、外省蓝的赵少康担任副手,更具有牵制国民党本土派,唤回深蓝、外省蓝、战斗蓝的意味。而赵少康更能在带动舆论,指导空战的部分,和柯文哲一搏。

最后,民众党的柯文哲最终选择「新光小公主」吴欣盈搭档竞选,政界资历犹如白纸一张的吴欣盈,更加突显出民众党欠缺人才以及柯文哲一人领导的权力结构。如果柯文哲当初主张正副总统要相互监督,不知道吴欣盈是否有能力监督柯文哲?如果只是花瓶配角,不也反证了柯文哲当初对副总统监督总统的荒诞主张?

明年选后,台湾的民主将再次翻开新的篇章,我们将会迎来新的总统、新的国会、以及新的政党结构。由于选民结构的变化,明年国会的选举结果如果真的出现多党不过半的情况,未来的行政与立法关系、政策的推动,都将充满变数。倘若总统所属政党在国会虽未过半,但仍为第一大党,尚有宪政惯例可以依循。但如果总统所属政党在国会不但未过半,也不是第一大党,恐怕从组阁开始,又将充满政治角力。这一个篇章会如何撰写下去,将由台湾的选民决定。

 

作者为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亚洲政经与和平交流协会理事长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