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文革博物馆是胡春华主政广东时被强行关闭的,当时的胡春华已经敏锐意识到一场暴风骤雨席卷而来,在政治问题上必须表明立場做出选择!拆毁文革博物馆也是胡春华的投名状,以为可以藉此在政治上与习近平保持一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习近平根本不把这些共青团官员放在眼睛里,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在未来的中国政坛上发挥作用。这篇文章2016年8月10日以《中国唯一文革博物館消失意味着什么》为题发在很小众的《博客中国》,不长时间浏览超过千万人次,后来沒有多久,我在《博客中国》的专栏被永久屏蔽,随同专栏被消失的还有我15年来所发的3800多篇时评。
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区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反思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纪念场所,但如今,博物馆内所有的石刻资料,包括石碑、牌坊、遇难者碑文、历史展览等资料被水泥覆盖。广场上名曰“塔园魂”的巨大石碑,也被巨幅海报遮盖,所有涉及文革的元素几乎消失殆尽。

博物馆创办人、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对这种赤裸裸的行为大为震惊。“我们修建这座博物馆是出于善意,我们想悼念亡者、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决不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再次上演。这件事肯定不是澄海、汕头决定的,肯定是上面指示的事。”彭启安8月对媒体坦言:“我们以为,随著国家变得更加开放和进步,博物馆会得到改善,我们以为春天就要来了。但没想到春天没来,冬天倒是来了。”他希望文革博物馆可以完整保留,让后人以史为鉴反思文革,但“他们好像回避这些东西”。
媒体引述当地村民的话说,文革博物馆已经面目全非。入口的牌坊原本刻着“首座文革博物馆”七个大字,现在被一张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字样的红黄相间横幅遮住,两侧的“天壤独存浩劫史,人间最重是非心”的对联,以及“反思”“惊醒”字样,则分别被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印有党徽、五星红旗的海报覆盖。

广场上一块约20公尺宽、5公尺高名曰“塔园魂”的巨大石碑,原刻着已故前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所题的“要以史为鉴千万不要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不过,日前已经变成宣传“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幅海报。碑林中刻有各地名人题词的石碑也被一系列“核心价值观”海报遮住,刘少奇铜像叶剑英铜像和藏有众多资料、文物的塔楼则被竹棚、塑胶板围住。
文革博物馆在1996年由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筹资兴建,彭启安和一群志愿者在陡峭的大路小径上修建了多座塔楼牌坊。这个位于汕头市澄海区的地方很适合怀念故人,当地很多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去世的人也长眠于此,其中不少人是被集体埋葬。2005年对外开放时,彭启安与一班当地老干部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文革博物馆本来应该建在文革爆发地北京,由于高层并未彻底否定文革反思文革,筹建文革博物馆只是在民间有行动,没想到在文革爆发50周年之际,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也被肢解,可见官方依然忌讳文革,想继续淡化文革,不让人们纪念文革反思文革,更不让人们把今天的现实与文革产生太多联想。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文革亲历者参与者受害者,生前一直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 ,认为建立文革博物馆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悲剧重演,阻止文革卷土重来。

文革作为一场人神共愤的大浩劫,虽然过去40年了,我们并没有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无论是文革的受害者还是加害者,都在小心翼翼守护着文革禁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治体制在文革后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文革的基因文革的土壤依然存在,文革的遗毒常常以不同方式在神州大地泛滥。对文革的反思远远不够,尤其是权力没有监督,个人崇拜盛行!绝大多数文革史料,要么封锁在黑箱中,要么消失在记忆中,老一辈三缄其口,新一代不求甚解。那些在文革中呼风唤雨出尽风头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决策者乃至最大的受益者。
由于文革余孽没有得到清算,文革的戾气和恶习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正如温家宝在任期内最后一次记者会上所说,粉碎“四人帮”以后,虽然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行了改革开放,但是“文革”的错误和封建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温家宝洞若观火已经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一切改变,现在,随着唯一一座文革博物馆的消失,是否意味着一场新的文革又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文章转自蔡慎坤推特 标题编者加)
中国唯一文革博物馆是胡春华主政广东时被强行关闭的,当时的胡春华已经敏锐意识到一场暴风骤雨席卷而来,在政治问题上必须表明立場做出选择!拆毁文革博物馆也是胡春华的投名状,以为可以藉此在政治上与习近平保持一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习近平根本不把这些共青团官员放在眼睛里,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在未… pic.twitter.com/Lo5uaiHgnB
— 蔡慎坤 (@cskun1989) December 4, 2023
附:
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区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反思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纪念场所,但如今,博物馆内所有的石刻资料,包括石碑、牌坊、遇难者碑文、历史展览等资料被水泥覆盖。广场上名曰“塔园魂”的巨大石碑,也被巨幅海报遮盖,所有涉及文革的元素几乎消失殆尽。
博物馆创办人、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对媒体称,去年5月,他己将塔园交给塔山所属的涂城村村委会管理,不再参与相关事务。“这件事肯定不是澄海、汕头决定的,肯定是上面指示的事。”彭启安曾表示,希望文革博物馆可以完整保留,后人以史为鉴,反思文革,但“他们好像回避这些东西”。
媒体引述当地村民的话说,文革博物馆已经面目全非。入口的牌坊原本刻着“首座文革博物馆”七个大字,现在被一张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字样的红黄相间横幅遮住,两侧的“天壤独存浩劫史,人间最重是非心”的对联,以及“反思”“惊醒”字样,则分别被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印有党徽、五星红旗的海报覆盖。
广场上一块约20公尺宽、5公尺高名曰“塔园魂”的巨大石碑,原刻着已故前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所题的“要以史为鉴千万不要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不过,日前已经变成宣传“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幅海报。碑林中刻有各地名人题词的石碑也被一系列“核心价值观”海报遮住,叶剑英铜像和藏有众多资料、文物的塔楼则被竹棚、塑胶板围住。
该博物馆在1996年由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筹资兴建,2005年对外开放,其间彭启安与一班当地老干部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文革博物馆本来应该建在文革的爆发地北京,可悲的是,由于官方并未彻底否定文革反思文革,筹建文革博物馆只是在民间有行动,没想到在文革爆发50周年之际,首座民间文革博物馆也被肢解,可见官方依然忌讳文革,想继续淡化文革,不让人们记念文革反思文革,更不让人们把今天的现实与文革产生太多联想。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文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受害者,他生前曾一直呼吁在中国建立“文革博物馆” ,让人们能够铭记文革彻底反思文革,并提防文革悲剧在中国不断重演。
巴金先生曾专门撰写过《“文革”博物馆》的文章,呼吁说:前些时候我在《随想录》里记下了同朋友的谈话,我说“最好建立一个‘文革’ 博物馆”。我并没有完备的计划,也不曾经过周密的考虑,但是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是应当做的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
我只说了一句话,其他的我等着别人来说。我相信那许多在“文革”中受尽血与火磨炼的人是不会沉默的。各人有各人的经验。但是没有人会把“牛棚”描绘成 “天堂”,把惨无人道的残杀当作“无产阶级的大革命”。大家的想法即使不一定相同,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决心:绝不让我们国家再发生一次“文革”,因为第二次的灾难,就会使我们民族彻底毁灭。
我绝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二十年前的往事仍然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无数难熬难忘的日子,各种各样对同胞的伤天害理的侮辱和折磨,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忠*不分、真伪难辨的大混乱,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难道我们应该把它们完全忘记,不让人再提它们,以便二十年后又发动一次“文革” 拿它当作新生事物来大闹中华?!
有人说:“再发生?不可能吧。”我想问一句: “为什么不可能?”这几年我反复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我希望找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可能,还是不可能?这样我晚上才不怕做怪梦。但是谁能向我保证二十年前发生过的事不可能再发生呢?我怎么能相信自己可以睡得安稳不会在梦中挥动双手滚下床来呢?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 “文革”的再来。 (见巴金《随想录》)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5.16”通知,文化大革命就此拉开了帷幕。毛泽东发动文革,目的是要打倒政敌刘少奇,但刘少奇当时是国家主席,要打倒他,发动红卫兵造反是最好的一种方式。1966年8月18月,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并对宋任穷女儿宋彬彬说:“要武嘛。”红卫兵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武斗之火在全国熊熊燃烧。当时中央文革小组提出打倒党内走资派和资产阶级反动权威,于是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各级当权派几乎人人挨斗,站乒乓球桌,戴高帽,游街示众。
文革作为一场人神共愤的大浩劫,虽然过去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无论是文革的受害者还是文革的加害者,都在小心翼翼的守护着文革的禁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体制在文革之后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文革的基因文革的土壤依然存在,文革的遗毒常常以不同方式在神州大地泛滥。
过去40年,中国对文革的反思远远不够,尤其是权力没有监督,个人崇拜盛行!而绝大多数文革史料,要么被封锁在黑箱中,要么腐烂在人们的记忆中,老一辈三缄其口,新一代不求甚解。那些在文革中造反出尽风头的人,许许多多变成今天的决策者乃至最大受益者。
在这种状况下,要中国人反思文革很难,要权贵乃至利益集团反思文革更难!因为,文革的历史包袱都是沉甸甸的,似乎只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中国的传统思维。于是,反右只是什么“扩大化”、大跃进只是“天灾”、文革不过是“动乱”……这些重复的历史悲剧因为反思的缺失而绵延不绝,中国一路走来气喘吁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革制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断层,直接导致社会道德全面沦丧,信仰缺失世风日下腐败泛滥,也为今天中国人个体良知的泯灭和反省能力的匮乏创造了条件。
更为奇葩的是,文革的罪孽乃至对民族传承的破坏也没有得到清算,文革的戾气和恶习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文革中的冤魂仍在呻吟,那些血债累累的坏人恶人,绝大部分安然无恙,那些不幸死去的亡魂也仍然没有得到解脱和升华,今天每一个迷失悖逆的中国人,依然可以在文革的浊流中找到真正的病因。
而现在,唯一一座文革博物馆的消失,是否意味着一场新的文革又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