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话】文:赵士林
1
最近美国祸不单行。大疫蔓延之际,又爆发了因一位叫乔治·弗洛伊德的黑人被警暴致死激起的大规模骚乱。6月1日,这场大规模骚乱已经进入第七天。英国、加拿大也有人呼应这场骚乱。这给一些人递了一把大刀子。于是一如既往地幸灾乐祸,一如既往地借题发挥,一如既往地添油加醋,一如既往地打鸡血,一如既往地刷屏,有人已经兴奋地喘不上来气了。更有人宣布:在事件发生的明尼苏达州,美国人民由“无产阶级委员会”领导起义,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美利坚社会主义联邦”,国民警卫队哗变支持起义,美国资本主义走向末日,……
看到美国的惨兮兮,我的感觉不是喘不上来气,而是长出了一口气。美国鬼子终于完蛋了!多少代前辈的宿愿终于实现了!世界革命指日可待了!
然而我瞬间发现自己高兴的有点早。
大量现场视频告诉我,所谓“起义”就是抢劫纵火暴力,美国式打砸抢。看着一群群“起义者”从商店里兴奋地抱出一盒盒的耐力鞋,互相争抢,我突然想到阿Q。
美国的黑人政治家出来讲话了,骚乱和黑人权益无关,这不是马丁·路德·金的梦。美国的黑人小伙子主动上前拥抱维持秩序的警察,一些黑人群起保卫落单的警察,更有黑人斥责个别白人的火上浇油,情景感人。背后煽动暴乱的极左翼激进势力ANTIFA被挖出并被特朗普政府认定为恐怖组织。
“起义”前景不妙!
问题从一位黑人被警暴致死引起,各路力挺骚乱的力量又都打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旗帜,我们就来考察一下美国黑人的处境,梳理一下这个美国最大的少数族裔从黑奴到黑人的历史。
2
考察美国黑人的处境,梳理从黑奴到黑人的历史。离不开几个关键词:黑奴贸易、南北战争、黑人民权运动、平权运动。
说起美国的黑人,让人不能不立刻想起万恶的黑奴贸易制度。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欧洲殖民者为了谋取暴利,掳掠大批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从事种植园的奴隶劳动。据有关研究,从16世纪到19世纪三百年间,欧洲国家除了俄国、波兰和奥地利,都参与了贩卖黑奴贸易。被贩卖的黑奴,境遇极其悲惨。且不说到达美洲后繁重的劳动非人的虐待夺去的生命,就在贩运途中,殖民者为了尽量降低成本谋取最大利润,每条运奴船都严重超载,每个黑奴的生存空间还没有一具棺木大。结果大量黑奴因传染病等中途死去,被扔入大海。据统计,每运送到美洲一个黑奴,就要搭上十个黑奴的冤魂。一位美国诗人愤怒地控诉:
大海的深处,
泥泞的沙里,
躺着被人遗忘了的
锁着铁链的人骸
在死沉沉的黑暗里,
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
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
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
血腥狰狞的黑奴贸易是欧洲殖民者的抹不去的耻辱和罪恶,美国曾长期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这份耻辱和罪恶她当然有份儿。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黑奴贸易理所当然地受到普遍的谴责和抵制。
1807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一项从1808年1月1日起禁止输入黑奴到美国国土的法令。但这项法令颁布后,始终没有认真执行。特别是在美国南方,奴隶走私贸易十分猖獗。
南北战争的爆发,才为禁止黑奴贸易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保障。
3
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是蓄奴的南方与反蓄奴的北方发生的内战。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3年元旦颁布了著名的《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结束,战后联邦军队占领南方期间(即1865年至1877年的“重建时期”),黑奴曾获得解放宣言所赋予的平等权利,由黑奴变成黑人。然而由于极度贫困、教育程度低等原因,黑人的生存还是要依靠白人的雇用,无法和白人享受同样的权利。即便是在重建时期,黑人仍受到白人雇主的歧视和剥削。当联邦军队撤出南方,重建时期结束后,黑人又失去联邦法律的保护,陷入内战前的境遇。但尽管如此,南北战争毕竟将黑奴从奴隶枷锁下解放出来,还原为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公民权及选举权等政治权利。
4
如前所述,尽管南北战争后,黑奴还原为黑人,黑人在法律上成为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自由人,但由于经济的依附,传统的成见,黑人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解放宣言》提出的平等权利,反而继续遭到种种歧视,对黑人的最野蛮的赤裸裸的歧视即种族隔离。其间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所谓“普莱西案”。
1892年6月7日,路易斯安那州,具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的普莱西故意登上一辆专为白人服务的列车,但根据路易斯安那州1890年颁布的法律,白人和有色种族必须乘坐平等但隔离的车厢。当局根据该条法律逮捕了普莱西。普莱西将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告上法庭,指责其侵犯了自己根据美国宪法第13、14两条修正案而享有的权利。普莱西想用联邦宪法来抗衡州法,也就是用上位法来抗衡下位法,但是法官弗格森裁决州政府有权在州内执行该法,普莱西败诉,以违反隔离法为名被处罚金300美元。普莱西接着向路易斯安那州最高法院控告弗格森法官的裁决,但该法院维持了弗格森的原判。
1896年,普莱西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希望最高法院能根据宪法为自己主持公道。但他没有料到,5月18日,最高法院以7:1的多数裁决: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并不违反宪法第13和第14修正案,因为“隔离但平等”并不意味着对黑人的歧视,而只是确认白人和黑人之间由于肤色不同而形成的差别。这个裁决可说是确立了强化了对黑人采取“隔离但平等”措施的合法性,它对南方黑人的人权造成沉重打击。在实际操作中,则不加掩饰地大搞选择性执法,对判决中有关“隔离”的部分坚决执行,但对有关“平等”的部分则漠然置之,从而导致南方出现更多种族隔离法令。如所谓“祖父条款”对投票者进行教育程度、财产状况或纳税与否的审查,规定只有“条件”较好的选民有投票权,实际上剥夺了绝大多数黑人的投票权,极少数拥有投票权的黑人也受到各种威胁。所谓吉姆·克劳法则设立了层出不穷的种族隔离措施,规定各种公共设施如旅馆、学校、厕所、公共汽车、火车、飞机、餐厅、运动设施、俱乐部都要实行种族隔离。黑人往往只能使用次等设施。甚至工厂、医院、军队等都搞种族隔离。黑人和白人不能同乘一辆公共汽车,不能同进一家餐厅,不能同住一家旅馆。这种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2018年公映的获奥斯卡大奖的美国电影《绿皮书》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南方的种族隔离。
5
野蛮的种族歧视不能不激起美国黑人和开明白人的抗争。伴随着二战后的民族自决浪潮,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以马丁·路德·金牧师为杰出代表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生水起,波澜壮阔。取得了重要战果。其中有两个标志性战果。
一是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联邦最高法院在该系列案中判定种族隔离的学校并未能向黑人学生提供公平教育,因此违法,要求公立学校种族混合。
一是1955年公交罢乘事件。 是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竟被捕入狱。这个事件激起了黑人民众的愤怒。在青年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全城5万黑人团结一致 ,罢乘公共汽车,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终于迫使汽车公司取消种族隔离。
1963年8月,华盛顿林肯纪念馆前广场,马丁·路德·金向聚集在一起的二十五万名群众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将黑人民权运动推向高潮。
在黑人民权运动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国会于1964年通过《公民权利法案》,1965年通过《选举权利法》,以立法形式正式结束了美国黑人在选举权方面受到的歧视性限制,取消了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
一百年前林肯通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一百年后马丁·路德·金领导黑人民权运动结束了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他因此获得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6
20世纪60年代,作为黑人民权运动的延伸,由当时的民主党总统约翰逊主导的声势浩大的平权运动(又称“肯定性行动”)在全美展开。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的《公民权利法》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平权法案”。“平权法案”受到左翼思潮的巨大影响,认为应补偿美国建国以来黑人等少数民族和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入学、就业、企业竞争中“优先照顾”这些群体。平权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程序性正义”之外增加“补偿性正义”,以纠正和补偿历史上对黑人和女性的歧视,把他们在历史上遭受的痛……苦折算成现实利益。
美国高校率先积极推进平权运动,例如出身贫寒的骆家辉能够考入耶鲁,就是平权运动中少数族裔弱势阶层受益的一例。但吊诡的是,由于亚裔是美国各族裔中学习最刻苦的群体,一般地讲,反而成了“平权”最大的受害群体。据统计,普林斯顿大学亚裔申请者SAT成绩需要分别比白人、拉丁裔和黑人高50分、235分和280分,而哈佛则要分别高出140分、270分和450分才行。
平权运动对黑人等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优先照顾”,甚至产生了对白人学生的“反向歧视”。一个著名的案例是,1972年,白人学生艾伦·贝基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拒绝录取,但他发现医学院当年录取的16名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学生中,绝大多数人的GPA和MCAT(医学院必备标准考试)成绩远远不如自己。他气愤至极,把加州大学一直告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虽然裁决加州大学必须录取贝基,但却认为大学“有权实行一些使学生来源多元化的政策”。
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的更是在意见书中明确指出:“美国黑人的经历与其它族裔群体的差别不是程度上的,而是本质上的。”要弥合这种差别,强势群体必须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让给弱势群体,在激烈的自由竞争中,让落后者先起跑。
平权运动在1965-1995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据统计,30年间,“美国黑人家庭达到中产阶级水平的比例从18%上升到40%,在管理和技术领域中的就业率增加了两倍;到1997年,黑人、拉丁裔人、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占大学生总数的比重已经只略低于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就是说,到上世纪末,美国黑人不仅补偿了历史上遭受的歧视,甚至还得到了倾斜的优先的照顾。
美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涌现了很多黑人族裔的杰出人士,优秀人才。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则成为美国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美国建国先贤杰弗逊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7
回顾了这么多,想说明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到,即便是美国这样成熟的民主制度,仍然有它的原始之恶。即便是美国这样的自由社会,也曾经有剥夺自由的不光彩的历史。但我们同样看到,正是在正视、反思、纠正、清除原始之恶和不光彩的历史的过程中,美国的民主不断完善,美国的自由不断拓展。
第二,当代美国社会,在政治和法律层面,已经落实了对少数族裔的尊重,已经实现了种族平等。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矫枉过正的法律和运动使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乃至弱势群体获得了倾斜性的“优先照顾”,实现了“补偿性正义”。我真的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对少数族裔释放出这么大这么多的善意。
第三,既然种族歧视制度早就成为历史,种族平等已经获得法律的保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发生弗洛依德被警暴虐亡等时而发生的针对黑人的歧视事件呢?这和历史情结有关。虽然种族歧视的问题已经得到制度性解决,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已经成为久远的历史,但对于某些白人来说,种族歧视已经沉入他们的深层心理,歧视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仍然是根深蒂固的成见,遇到某种情境就会酿成恶性事件。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歧视黑人早就不是国家行为,而是个体行为。否则奥巴马怎能当总统?评价一个国家的不正常事件,一定要注意是制度使然还是个案偶然。
第四,既然在美国已经实现了种族平等,种族歧视只是偶发事件,为什么弗洛伊德事件会激起如此激烈的反弹,甚至酿成了暴乱?
原因相当复杂。首先同样出自历史情结,当然这个情结不是来自白人,而是来自黑人。尽管黑人已经拥有和白人完全平等的政治地位,甚至通过平权运动获得倾斜的补偿性正义,但被歧视的历史早已沉入心理深层形成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格外敏感。遇到刺激性事件立刻就被激活。另方面,种种极端势力最喜欢利用最敏感的种族事件借题发挥,火上浇油,扩大事态,唯恐不乱,以图乱中取利,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今次弗洛伊德事件,又清楚地看到了这种极端势力的身影。应该警惕,在极端势力甚至恐怖势力的操纵下,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弗洛伊德事件激起的义愤,而出现恐怖主义暴乱的迹象。当然,川普执着的政治理念、强势的执政风格和凌厉的移民政策导致他和政敌积怨甚深,并且这样那样地刺激了少数族裔,也是今次偶发种族事件酿成大规模暴乱的重要原因。
第五,今次事件提醒美国当政者,如何处理右翼保守主义和左翼民粹主义的对抗,如何处理传统价值和“政治正确”的杯葛,如何处理“程序性正义”和“补偿性正义”的关系,考验着他们的政治修养和政治智慧,决定着美国的前途。
对弗洛伊德事件及其酿成的骚乱的总的态度:支持和平示威,反对暴力骚乱,警惕和抵制极端势力,发挥传统的强大的法治优势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而国际上那些自己浑身是屎的嘲笑人家裤管粘泥的,徒增可笑可悲可怜可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