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国诚 来源:上报 2024年01月07日
董军的出线,可能隐含习近平第三任期战略意图的规划。 (图片撷取自网路)
在中共前国防部长李尚福消失达4个多月并被免职达2个多月之后,2023年12月29日,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由海军司令员董军上将出任新任国防部长。这是中共建政以来,首次由海军出身的将领担任国防部长,意义并不寻常。
「战略方法论」的评估
一般认为,董军的资历太浅(中共国防部长通常「一人身兼三职」: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长),但董军既不是中央军委委员,也不具备国务委员资格,最高的级别只是第12届中央委员。所以多数人对董军出任国防部长都给予「低度评价」。认为国防部长只是「联络官」角色,董军只是聊备一格。但是,如果不只是从单一的人事任命看,董军的出线,可能隐含习近平第三任期战略意图的规划。
对于中共任命董军为新任国防部长,不能简单以「单线推测」方式来评估,必须以「战略方法论」进行综合研判,也就是「见树也要见林」。所以,我不是采取单一的人事任命来看待,而是采取「综合因素的归纳分析」-战略规划、战略部署、战术执行,从董军为何受到提拔,从中共战略发展的轨迹和趋势,来评估中共未来10年战略意图的推进。
综合因素:六个关键因素
一、董军的任命是中共建政以来第一次由海军将领出任国防部长,为什么「独厚海军」?为什么海军成为「战略新宠」?为什么董军是习近平再一次的「破格任用」?除了习近平对海军「比较信任」之外,也包括习近平的战略意图与军事规划构图,换言之,除了「人事破格」之外,也含有「战略破格」,那就是习近平要进一步推动「远洋战略」: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护卫」,再到「21世纪海洋强国」的目标。习近平(2020年)多次强调:「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3年更强调:「以建设海洋强国新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如果回顾、2015年5月26日中共出版的《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书中明确表达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环境」:「包括美国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海上邻国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等问题,所以必须实现『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以提升战略吓阻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以及综合防御能力」。可以看出,中共的远洋战略已经酝酿近10年之久。
二、为什么海军受到重用?这也与军队生态与派系斗争有关。最近一段时间,陆军受到冷落,火箭军遭到整肃,航天航太军工集团受到打压,例如在14届全国政协第12次主席会议,3位军工巨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刘石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王长青,被拔除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资格。在这场习近平的「军队大清洗」中,唯独海军出人头地,这必然涉及各军种之间相互挤压、告密、检举、争夺资源等等权力斗争的因素。
三、从董军的资历来看,我不认为董军因为不具备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的资格就不重要,不是从「级别」来看,而是从「职务」来看。董军曾任北海舰队副参谋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南部战区副司令员,并且多次担任中俄联合军演「总导演」的角色,这些「关键性资历」,都显示中共把「水下作战」当成重点,通过「潜舰数量、反潜作战、混合作战」等等战术运用,准备面对东海、台海、南海「高强度的军事斗争」。
四、由于董军具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部军区副司令以及海上联合军演的经验,董军的出线,也有可能针对台湾的「渡海作战」而来。换句话说,有可能在台湾海峡与美盟国家进行一场「海峡决战」。
董军的出线,也有可能针对台湾的「渡海作战」而来。 (美联社)
五、中共远洋战略的四个布局:
(1)掌控第一岛链,特别是台湾海峡和西菲律宾海,为「渡海作战」作准备。
(2)突入第二岛链,扩张海域控制区,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岛国海域与美军较劲。
(3)红海遏制战略,利用东非的吉布地军港,以「海上维和」为名,控制从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第一战略航道」的咽喉,以遏制欧盟与北约的力量深入印太地区。
(4)推展「北冰洋战略」,中共近期提出了所谓「冰上丝绸之路」,以探勘和气候观测为掩护,积极开辟「北极航道」,一方面减少商运成本,(一般估计可以节省15 %-30%的航运成本),也可以避开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进行「北极战略地带」的部署。
六、作为中国国防部长,具有「军队外交」与「军事公关」的任务。在美中军事对话机制中,董军是一位「对口人物」,担负沟通、谈判、协调的主谈角色。
美中军事对话与谈判,中共有「下、中、上」三个策略:
(1)下策:「军事冒险」。在以上三个海域,与美、日、台、菲、印、澳等国家,进行海上直球对决。
(2)中策:「以谈判代替对抗」。搁置争议,维持现状,最多进行有限的军事对峙;斗而不战。 。
(3)上策:「战略收缩」。在不放弃主权领土的条件下,以军事克制换取美盟国家对中国主权的「默认」。
如果笨到采取下策,那可能就是印太冲突的总爆发,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如果采取中策,那要看有限的军事对峙能维持多久,是不是会擦枪走火?
如果采取上策,中共极可能以谈判达成台面下的交易:
(1)以对菲律宾的军事克制换取美国对中国南海主权的默认。
(2)以接受民进党继续执政的事实,换取美国对「一中原则」与「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的支持。
(3)开启「中日军事对话」,化解日本的中国威胁疑虑,以搁置钓鱼台争议,缓解日本的军事扩张。
综和以上,董军出任国防部长不只是一项单纯的人事任命,更是中共未来10年「远洋强国/超赶战略」的推进,西方国家与台湾都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和警惕。
※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与国际战略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