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智英案」周三(17日)续审,《苹果》时任社长张剑虹以「从犯证人」身份出庭,指黎智英认为修例会打压香港民主,故指示要透过《苹果》呼吁市民上街示威向政府施压,同时在国际层面寻求西方关注,甚至实行如制裁等行动。张又称黎智英在2014年占中后开始积极参与《苹果》编采运作,《苹果》亦成为反政府、对抗中央的报章,又指社论会按黎订下的方向撰写。
张剑虹庭上解释《苹果》编采流程
张剑虹今以「从犯证人」身份开始出庭,控方在下午主问时,问及《苹果》内部的编采会议情况。张透露每天下午2时半,会由陈沛敏、林文宗、罗伟光及各组长先举行名为「锄报会」的会议,检讨当日已刊出的报章内容;继而在约3时会由原班人马再举行讨论新闻材料的「初会」,由各组报告当日有甚么新闻。至傍晚再有决定翌日报章头条及各版港闻内容的「编前会」,由陈沛敏、林文宗及罗伟光等人出席。
而陈沛敏、林文宗、罗伟光及各组长每周都会举行一次「planning会」,由各部门主管报告未来一周的新闻材料及专题,惟张指自己「一般冇出席呢啲会……黎生都冇出席」;另负责论坛版的杨清奇,则会就周六出版的《论坛版》报告题材,而管理层亦会按黎的编采方针及建议,在会议上作规划及讨论。
黎智英「饭盒会」谈个人对时局看法
张并供述黎智英向管理层传达指示的方式,指与陈沛敏、周达权等管理层及受邀部门主管,每周四会在壹传媒大楼5楼的贵宾室内召开「饭盒会」,轮流跟包括《苹果日报》、《壹周刊》、《饮食男女》及广告部等主管或代表见面,黎在见面前会跟与会者先开一个讨论群组,著同事提出问题及想法,黎之后会在会议期间回应,他亦会在「饭盒会」中谈及个人对时局、政治的看法,以及因应当前形势提出编采政策和指示。
2014年是黎积极参与编采分水岭
张剑虹之后在控方问及下供称,黎智英在2014年「占中」前后,开始积极参与《苹果》的编采政策,指《苹果》由创刊至2014年间,予公众形象较偏向「狗仔队」及娱乐新闻,惟指黎「好投入占中运动」,并形容「呢件事系分水岭」,于是由2014年起,黎以《苹果日报》开始呼吁市民争取民主,上街抗争,又指当年亦呼吁真普选及反对一国两制白皮书等,当时亦有安排人唱《孤声泪》改编曲,「黎生自己都有唱一两句」,形容《苹果》开始「行呢条路」,似成为反政府、对抗中央的报章,而管理层就继续按黎的方向经营。
张剑虹之后提 及黎智英对2019年反修例事件的看法,指当时政府宣布推行《逃犯条例》修订后,黎即向他们表示「系侵犯香港人民主自由人权」,又认为中共想透过条例「将唔听话嘅香港人,中共眼中钉送返大陆」,并指商界亦感担心,如条例通过「传媒都冇得做」,故提出要透过《苹果》呼吁市民上街示威,在国际层面就呼吁西方国家关注修例,「希望佢哋能够出手对抗政府同中央,甚至用啲制裁手段,制裁中国同香港官员,等佢哋(官员)唔敢乱嚟。」
《苹果》社论由4人撰写 1人由黎智英推荐
控方再问及黎智英于2019年下达「编采指示」的议题,以及除新闻报道外,黎有否对评论及社论版给予编采指示。张剑虹确认黎的指示涵盖社论文章,其中社论会按黎订下的方向撰写,评论版则由杨清奇负责审批,杨会按编采方向审批稿件,而《苹果》评论版有不同写手,部分由杨清奇邀请,另黎智英亦会介绍写手予杨,会向杨建议一些他认为「写得好」及适合其方向的人。
张又透露,《苹果》社论即「苹论」栏目,共有4名写手,包括笔名「卢峯」的冯伟光冯伟光、笔名「李平」的杨清奇,以及两位笔名分别为「方圆」及「古立」的人,而张未透露两人的真名,其中「方圆」由黎智英推荐,文章主要比较批评政府、反中共,黎认为对方熟悉中央情况,「呢方面写得好」。另张亦指他曾经推荐写手及建议杨可转载一些文章,该名写手撰写的题材,就涉及日本政权斗争。
至于黎在《苹果日报》中的副刊专栏「成败乐一笑」,内容以批评政府及反中共为主,但该专栏不在社论版,故非由杨清奇审批刊登,除非专栏改在社论版刊出才由杨审批,惟「情况只得一两次,十分罕有」,又指「黎生呢篇文系冇人敢修改㗎」。
张剑虹自被捕后一直被还押,周三早上在惩教人员押送下出庭,身穿黑色西装外套、蓝色格仔恤衫,戴黑框眼镜,步向证人台时未见有望向黎智英方向,他之后手持圣经宣誓。而在被告栏内的黎智英,就双手交叠胸前,神情平静望向张。
张剑虹于庭上解释多名《苹果日报》高层的职责及分工,指前副社长陈沛敏主力负责报纸出刊,前总编辑罗伟光则负责网上新闻发布及管理港闻版记者,由于案发前两年起,《苹果日报》开始发展网上新闻,故报纸出版工作交由陈沛敏处理,而前执行总编辑林文宗为陈沛敏的副手,协助她处理报纸出版及执行陈的指示;前主笔兼英文版执行总编辑冯伟光就负责《苹果日报》英文版,包括挑选每日要翻译为英语的新闻。
张:黎智英透过助手对英文版给予指引
而黎智英对英文版的运作给予指引,会透过私人助理Mark Simon等人向冯介绍「写手」,冯另会以笔名「卢峯」每周撰写一篇社评「苹论」。至于前主笔杨清奇,以笔名李平撰写社论,他亦同时负责管理及审批《苹果》纸版及网上评论稿件,邀约作者等。
控方之后追问,黎智英在2019年至2021年间下达过甚么编采指示(editorial direction),张就回应称:「因为黎生一直以嚟形象好鲜明,佢系追求民主自由、反极权」,又提及特别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开始「黎生就认为呢个反修例对香港民主自由有打压……」但此时就被控方打断,要求张先简短回答黎的编采指示,张续称:「黎生就话,我哋要透过《苹果日报》呼吁啲人去上街去示威去抗争,畀政府压力,另外喺国际层面,觉得要寻求西方民主国家嘅关注,希望佢哋能够提供援助,甚至一啲可能强烈啲嘅行动,可能制裁呀咁样。」
张获委派赴台发展台湾《壹周刊》后辞职
张剑虹于1991年加入《壹周刊》任经济组编辑,之后升做总编辑;而案发时他任职壹传媒的行政总裁及《苹果日报》社长。
控方之后问及张,为何会获黎智英委任为《壹周刊》总编辑,他回应「因为黎生对我工作表现满意」,又指2001年至2005年到台湾担任台湾《壹周刊》社长,至2005年中因眼见台湾《壹周刊》业务上轨道及开始有营利,故决定辞职趁机休息。
张续指,黎于2010 年邀请他重返壹传媒,希望他「返去香港《壹周刊》帮手」,当时职位为内容顾问,一年后,黎把他调至《苹果日报》出任总编辑,及后成为副社长,再于2016年升为社长。控方问其升职原因时,遭法官李运腾打断,质疑是否与案相关。控方指可显示张与黎的联系,张回应指「都系黎生认同我喺《苹果》工作能力」。张于同年亦成为《苹果日报》的注册代表及注册东主。
黎任非执董仍积极参与集团决策运作
张解释,其社长职责包括整个《苹果日报》营运,监督报章出版,确保编辑方针符合黎智英订下的编采政策,而总编辑主要负责每日报纸刊登文章的审批及决策。而他于2017年再被黎委任为壹传媒副行政总裁,2018年2月成为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等。
庭上又展示壹传媒2019至2020年度的年度报告,显示黎智英原为壹传媒非执行董事,于2020年5月20日成为执行董事,张指称不记得原因,但指即使黎是非执董「都好积极参与成个集团嘅决策同运作」;而另一执行董事周达权主要负责财务、行政、广告及管理印刷厂,其他非执董或独立非执董包括《台苹》顾问叶一坚、《华尔街日报》前社长Louis Crovitz、《南华早报》前总编Mark Clifford、台湾会计师林中仁则负责监督董事会。
案件编号:HCCC51/2022
记者:吴婷康 编辑: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