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深圳的恒大集团(图)被香港法院下达清盘令;恒大港股停牌。 路透社图片

本周一(1月29日),香港法院向中国恒大集团下达了清盘令。在当天的香港股市上,中国恒大、恒大企业、恒大物业等均被停牌。有消息显示,恒大管理层也将受此影响,面临更多人事更替。

爆雷多次延期重组无望 恒大遭清盘

回顾恒大债务危机,自2022年6月恒大债权人向香港法院提请清盘以来,恒大集团为争取重组方案获准,曾八次申请清盘聆讯延期;去年三月,恒大公布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方案,但随着以许家印为首的恒大高管纷纷被中国警方采取强制措施,相关重组方案也戛然而止。

上述清盘令一出,恒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周一暴跌超过两成后,被迫暂停交易。

但旅美经济学者郑旭光告诉本台,目前从港股市场的反应来看,恒大清盘对金融市场冲击不大。他说:“冲击很大但都已经冲击过了。从香港股市上看,似乎恒大破产清算的负面消息已经被充分吸收了。今天恒生指数还上涨了不到一个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恒大集团的债权人在过去的周末还在积极推进重组方案,但最终并未就此达成协议。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陈静芬(Linda Chan)表示,自去年底恒大获准延期清盘聆讯以提出新的重组协议,但直至今日尚未兑现任何切实可行的措施。

陈静芬表示:“我想以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本庭说到此为止的时候了。”

恒大集团推进境外债务重组迄今已两年有余,然而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销售状况不如预期,恒大的财务危机仍在持续恶化。

美国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香港法院最终裁定恒大清盘,其背后获得了北京的支持。中国当局意识到,恒大暴露的问题已经无法再拖延下去了。

他说:“恒大(危机)已经经过几年了,等于说法院支持它,还给它机会重组,现在恒大已经完全无望了。”

 

图为广州恒大中心;恒大集团的海外债权人未能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的最后时刻就重组达成协议。(路透社图片)
图为广州恒大中心;恒大集团的海外债权人未能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的最后时刻就重组达成协议。(路透社图片)
 

恒大被清算恐引起行业连锁效应

《华尔街日报》还指,恒大的违约影响波及中国整体经济和金融局势。自恒大爆出违约丑闻后,中国房地产行业随即显现流动性危机。自那时起,50多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也爆出违约消息,从而引发行业震荡,大量业内人员失业。

此外,李恒青分析说,恒大清盘会为其他债权人提供范本,以向碧桂园等也存在违约问题的中国房企追债,从而可能成为压倒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房地产项目连带着47个产业,包括银行。更重要的是那些按揭买房,但买的是期房、拿不到房子的人,还有拆迁因为烂尾而无法回迁的人。”

海外债权人何去何从?

美国《纽约时报》则指出,恒大的清盘可能需要耗费数年时间。由于恒大的业务结构错综复杂,且在中国大陆拥有数以千计的子公司及房地产开发项目,香港投资者可能难以获取这些资产。据香港与北京2021年签署的互认协议,中国大陆法院将承认香港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并允许债权人控制恒大的大陆资产。但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法院只批准了相关五类请求中的一项。因此,这场清盘最终可能成为北京如何处置房地产公司海外债权人的实践检验。

而早前恒大爆出违约时曾有消息传出,中国当局要求恒大将“保交楼”作为处理海外投资者的更优先事项。

郑旭光认为:“恒大清算的利空消息已经被充分吸纳了,现在就看在清算过程中能不能够依国际惯例、依法行事。如果处理恒大资产中再出现长官意志或者丑闻,可能对投资者的信心会有打击。”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来源:RFA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