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银鸣 硕鸣灼见

文/纪硕鸣 赵银峤 马超

疫情全球蔓延,各国闭关自守,各自为阵,全球化似乎在滑铁卢之中。美国起劲地在去全球化,实质上这个世界又谁都离不开谁。

访问清华大学狄瑞鹏教授谈疫情中的中美关系,自然讲到去全球化问题,狄教授表示,关注到美国总统的”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去全球化的实质指向已经是很明显表现为去中国化,”世界经济的格局就是中美对抗了”。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全国人大决定港区国安立法,西方社会齐声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去掉给予香港的特殊地位,要剥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去中国化却是从去香港开始了。狄瑞鹏表示:”美国不是去全球化,它还要召开扩大的G7会议,目的不是要去全球化,而是不想带中国玩。去中国化客观上又是去不了中国的。”

在美国留学、工作十年,狄瑞鹏研读金融经济和研究世界经济。在清华大学从事国际型管理学教学。那一年,中国加入世贸,正好赶上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狄瑞鹏的学术研究、教学经历都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入世界,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化视野的学者。

清华大学狄瑞鹏教授

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记者会,不断释放重磅消息。他一连点了三炮,宣布终止与世卫组织的关系、宣布将会取消对港特殊待遇、宣布将暂停部分中国公民入境美国。这三炮都和中国有关,后续还可能陆续会来。狄瑞鹏说,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收不住的,大家都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去中国化这大格局已经形成了。

特朗普连日发表讲话,加重了剑指中国的分量,对中国推出的”港区国安法”,他在白宫记者会上宣布,将制裁破坏香港自治的中国和香港官员;美国将“终止“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指责该组织没有就冠状病毒疫情蔓延进行改革。特朗普说,这场疫情“夺走了无数生命,并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难。”还不忘指责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施加压力,要求其误导世界”。特朗普还宣布成立一个工作组,研究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发行股票的违规做法。一时,去中国化成为美国的定局。

美国铁心要和中国脱钩

美国似乎已经铁了与中国脱钩的心。狄瑞鹏也看出来美国铁了心要做的事。但他认为,“我觉得绝对不可能完全脱钩,几十年全世界产业链的重构,中国成为整个世界链条中非常重要一环。且不说即使切断之后,中国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还是极强的。去不了中国,怎么可能去中国化呢?”

当然,中国可以选择的是,如果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是一块钢板,中国还做不到钢板,或许可以把自己看成铁板。中国是铁的事实不会改变,但也尽量不要去展示铁板的硬度,就做棉花吧,让铁拳打在棉花上。在大国比对中,狄瑞鹏喜欢这样的结果,但他感叹现实,可能又是一厢情愿。

也许,一个渐进的脱钩过程成为可能。狄瑞鹏觉得,世界上还是有很多聪明的国家站在自己主权角度、经济利益角度,会主动利用中美的矛盾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这里面我同意一位中国企业家、江南模塑科技总经理曹克波的判断。他认为,德国人,甚至法国人,也包括英国人,会在这里找到他们的生存空间,从中渔利且不必夹缝求生。”因为,中国的企业家看到,在经济利益面前,意识形态争端没有那么重要!

澳洲在疫情中要追查源头与中国较劲,中国随即对澳洲进口的大麦反倾销,并转往美国进口大麦,还遭来澳洲投诉。狄瑞鹏以此举例指出,在国际间这种经济的交往、博弈里面,最终由实力方来说话。意思是说,中国有实力反制你,你想要脱钩也就没那么容易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马上会受到所在国的各种阵营的攻击,遭遇政治危机。“意愿上,意识形态上西方国家当然都是亲美的,几乎不用讨论,落实到经济利益的时候,这意识形态到底起多大作用?是要打折扣的。”

美国去中国化去不了中国

狄瑞鹏分析,脱钩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最尖端的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的一些领域里面。比如说5G通信系统,恐怕你想不脱钩都难。西方各国为什么针对华为,是因为美国看到中国在这方面进步太快了,必须把它按住,否则美国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了。其他细微一点,相对的都没有那么重要,如农业、制造业,特别是相对低端制造业,还是会给中国留一些机会的,实际上就给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机会。狄教授斩钉截铁地说,“美国要去中国化,实质是去不了中国的,大家可以放轻松点。”

世界格局在发生变化,狄瑞鹏教授认为,即使没有中美的对抗,把中美意识形态对抗大背景抽离掉。还有一个大趋势影响整个国际经济的格局,就是产业链的转移趋势。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先是亚洲四小龙,后来产业链经过一轮转移中国后,今天又在东南亚慢慢活起来,“东南亚最重要的发展引擎,就是越南”。

实际上这是由劳动力成本驱动的一种世界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综合成本上升,产业链一定会有一部分外移。这过程本身叠加到了中美矛盾、较量之中。所以就看到中国原来一些优势产业慢慢在往外走的。中国企业的机会也必须追随这个机会寻找相应的出口。狄瑞鹏指出,比如东南亚产业布局,虽然越南跟中国表面上很好,但实际上一直都是有芥蒂的,中国在东南亚的布局这是肯定要做的,中国企业越早布局越好。

经济潜力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看,越南现在的GDP接近中国山西省的规模,但狄瑞鹏认为,它未来每年GDP增长超过5%,会很快就到中国初始发展的样子,“因为世界的资本在往那里转移,整个产业都往那边转”。

这种趋势,让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有新的思考。狄瑞鹏指出,“以前讲国际化,我们要去欧美,现在我看到时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应该是中国布局的一个重要方向。”

民营企业跟随性国际化

去中国化,很难的是把开始扎根世界的中国民营企业去掉。中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的市场导向是跟随性的,这种跟随很大程度上黏性十足。

在疫情前,狄瑞鹏刚刚随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克波去欧美看了一下。江南模塑科技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保险杠等零部件、塑料制品、模具、模塑高科技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年汽车保险杠生产能力达600万套以上,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外饰件系统服务供应商。1997年2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

江南模塑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克波

江南模塑科技原来在国内发展很好,为品牌汽车配套,其生产线能平稳的运行了,就是不再继续投资扩展,也能做到每年大笔的现金流进来。江南模塑科技原来在德国就一直有研发机构。2015年,企业选择北美建厂,投资1亿美元在墨西哥设立了子公司;2016年,江南模塑科技的“美国工厂”——美国名华开建,累计投资2.8亿美元。

一个江南的民营企业投资北美毕竟前期要有巨大的投入,蚕食企业很大一部分的利润。异地投入前期又很难赚钱,未来能不能赚钱,还需要时间来考验。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完全陌生的文化,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狄瑞鹏初初为这样的投资捏把汗,但随后为之叫好。“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从企业的战略考虑,为了让整个的盘子变大,迎合世界市场的变动,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大的市场空间。”

为什么是跟随性国际化呢?江南模塑科技开始走进北美,不是主动的。因为长时期为国际品牌奔驰、宝马车配套,所以模塑科技的北美厂是直接建在奔驰、宝马厂的旁边,奔名牌企业接定单生产去的。当然,对中国企业来说,不了解国际状况,即便有人邀请,你也未见得敢去。

对于江南模塑科技来说,来到北美无疑是一场豪赌,但目前看来,这场豪赌无疑是成功的,这离不开企业家的战略思维。狄瑞鹏说,奔驰宝马给模塑科技的品牌效应,不要跟我谈多好的价格,我给你的是声誉,是品牌光环。为模塑科技扩展更大的市场。这不,美国知名品牌车特斯拉就找上门来了。

模塑科技的“美国工厂”——美国名华

2019年6月,特斯拉将Model Y车型在北美市场的前后保险杠和门槛项目定点给模塑科技全资孙公司墨西哥名华。狄瑞鹏说,因为从造车的角度来讲,特斯拉还是小学生,奔驰、宝马就算是大学生了。特斯拉一看你是给大学生“陪读”的,陪我们玩自然也可以。“模塑科技跟着奔驰、宝马到北美,背后体现了曹克波的企业家思维,就是敢冒险、敢豪赌,但也不是纯粹的赌博,背后有战略思维。投资更看战略,而不是盯着眼前。”

对走向国际的中国企业还会遇到真正的挑战。江南模塑科技总部在江苏江阴,一个很本土的民营企业,跑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用狄瑞鹏教授的话说,“到那边要得瑟,还真得瑟不起来。最大的挑战就是人,中国的管理套路,到北美那边根本玩不通,人家就不听你的。中国工人有灵活性,但外国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就是8小时,多了一分钟也不愿意,给钱也不干。当你不看着他,他能偷懒就偷懒。”

当然,中国企业有中国企业的方法,开始,模塑科技掌门人曹克波想用掺沙子的方法,把中国的管理团队派过去,发现根本行不通,这些外国员工就是带不动。

接着他想了一个办法,墨西哥工厂,不掺沙子了,直接顶岗。把中国的产业工人送过去墨西哥工厂上岗,效果出来了。狄瑞鹏说,现在美国工厂也准备这样做。

曹克波从小在德国念书,德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到北美投资,他越洋启用大量德国人,越高层用的越是德国管理人员。用外国人管理外国人。

这是一个高招。在墨西哥、美国投资,曹克波启用中国及德国人去换美国和墨西哥管理层。以他最熟悉的二种人去管他不熟悉的另二个国家的工人,还挺有新意的。

这是一个变换思维的创意。传统的概念都认为,到异地,就要融入当地的文化。江南模塑科技的曹克波依自己的实践状况,将融入改为带入。不仅投资,也投入了异地经营的管理文化,做到真正的国际化。

曹克波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

这样的更换管理方式在墨西哥企业成功了,当地的蓝领工人被一帮外国人裹挟的融合了。狄瑞鹏教授认为,这不是融合,而是改造,不是你被他融合,是他要融合到你的里面。“如果说江南模塑科技去北美是一种被动的选择,现在他在当地生存的技巧或者战略,就是主动出击了,主动改造了。”

一个中国企业走出去,既不能只是融入当地成为美国企业,也不能完全走出去变成中国企业。模塑科技在北美建立中国企业,成为几种基因的融合,这样的中国企业是世界的客观存在,怎么都“去”不了的。

虽然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受到中美对抗的影响,步伐会减慢下来。狄瑞鹏觉得,中国、中国人本身的创造能力及求进的素质是灭不了的。中国及中国企业站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是排除不了的。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