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澜 来源:思想坦克 2024 年 2 月 16 日
日前,中国官方媒体以loong取代dragon,作为龙字的英译,如将龙年译为loong year、year of loong,而非昔日惯用的dragon year,或year of dragon,并声称正面形象的loong, 比负面形象的dragon,更符合中国龙字的原意。
龙年伊始,就想以loong取代dragon
2024年2月起,正值农历龙年。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而在中国,龙又被视为皇帝的象征;在龙年伊始,中国官方媒体便在龙字上作文章,引发国际舆论关注。 其实,在中国政府推动「去西化」、「中国化」文化政策的过程中,此举仅是大海啸中的一朵浪花,虽让人啼笑皆非,却得密切关注对台湾的影响。
自习近平掌权以来,在经济上,中国政府奉行「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原则,期以「筑巢引凤」谋发展,以「腾笼换鸟」促升级,致力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汰弱存强。 「习近平之心,路人皆知」,目的在降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依赖。
套用中国共产党信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来港沪深证券市场价量齐跌,中国企业爆发倒闭潮,足证「筑巢引凤」政策成效不彰,然而凤凰未至 ,鸡群已集体死亡,「腾笼换鸟」变成「关笼捉鸟」,马云、马化腾正是最知名的「笼中鸟」。
习近平强推「去西化」、「中国化」
较诸经济政策,习近平的「去西化」、「中国化」文化政策,实与清末义和团一样疯狂,一旦擦枪走火,中国将再度成为万国公敌。 例如,中国各省陆续颁发禁过洋节令,特别是原已颇为普及的万圣节、耶诞节;山不转人转,许多中国民众、商家打起「庆祝毛诞节(12月26日)」 名义,照过耶诞节。
在以loong取代dragon之前,若干中国城市的英文路标,已大举以音译取代意译,如以lu取代road,以zhan取代station,东、西、南、北的英译,不再是east、west、 south、north,而是dong、xi、nan、bei,让外籍旅客无所适从,国际化程度不进反退。
除此,中国广电总局亦禁止中国艺人,使用外文名,或近似外文名,如Angelababy得回归杨颖,辣目洋子得回归为李嘉琦。 更荒谬的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政府竟鼓动「反英文」风潮,已有学校取消英文考试,缩减英文授课时数、裁撤英文老师人数,也有大学调降新生入学的英文门槛。
义和团思惟下的文化迫害
可想而知,政府、学校带头「反英文」,无法浇熄青年世代学习外语的热焰。 毕竟,大多数中国党政军高层的家属,包括习近平的家属,或旅居国外,或拥有外国国籍,同样路人皆知。 只是,此政策必将让中国学生的英文程度日益低落,但这可能正是中国政府的目的。
无法「去西化」,就得「中国化」。 在其他国家,歌词怼天、怼地、怼政府、怼世间万物的Hip-Hop,在今日中国,已不再是满载负能量的嘻哈,而是洋溢正能量的说唱,除了自嘲,歌词不能抱怨 任何事;就连自称百无禁忌的台湾嘻哈歌手,到中国录制节目,也一脸正经说唱起心灵鸡汤。
再例如,中国唯一禁不了的外国文字,当是印度阿拉伯数字。 不过,中国学者再度发挥「老子西出化胡说」的伟大想像,与将4大发明占为己有的阿Q本领,「考据」出印度阿拉伯数字源于中国,填补「去西化」、「中国 化」文化政策的漏洞。
禁过洋节、反英文,只会让国际社会看笑话,但日益剧烈的宗教迫害,却将是中国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国家发生冲突的导火线。 2018年,中国政府颁订新版的《宗教事务条例》,但施行至今,宗教政策已从「宗教中国化」转为「去宗教化」,以此迫害各宗教信徒,尤其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的信徒,拆除其聚会的佛寺、教堂、清真寺。
习近平的经济政策,迫使外商持续从中国出走,包括诸多口头上吹捧中国经济成就的台商;中国台商或深化在南亚、东南亚的投资,或选择「鲑鱼返乡」,反倒让台湾经济体质更加 健全。 习近平的文化政策虽蠢不可及,但最可能受其影响的国家,正是台湾。
欠缺警觉心的台湾人正被锁进封闭的中华文化圈
自2017年起,台湾便积极推行「2030双语政策」,加速朝双语国家方向前进;在文化政策上,台湾、中国背道而驰。 但因语言相近,中国对台湾文化影响力日深,且台湾青年世代敌我意识不足,还有若干惯与中国唱和者,与算计中国收益的艺人,维持独立文化观、价值观、美学观,实 为不易。
今日台湾,抖音、小红书普及率极高,幼稚园律动课、小学运动会大多播放抖音音乐,媒体、综艺节目、网路社群、网红影片充斥中国流行用语,甚至连各级政府的 新闻稿,亦「难以免俗」。
数以万计的硕、博士生,为求尽速完成论文,或大量采用中国资料,或翻看中国译本,却佯作阅读外文原典,不愿或懒惰阅读英文文章者所在多矣,英文阅读 能力普遍不如前代,连想拉抬学历的民进党民意代表都如此。
若干音乐、艺文创作者,纵使知名度甚低,但总假想可进军中国市场,在题材先自我设限,而知名度愈高者,愈顾忌中国市场的反应;有时,音乐、艺文创作者 想「坚持自我」,却遭出版社、音乐公司「善意」劝阻。 于是,台湾社会虽愈来愈自由,但主流音乐、文学的创新能力,却愈来愈低。
如果阅听层面甚广,阅听抖音影片、小红书文章,确实无伤大雅。 但实际状况是,「2030双语政策」施行至今,各级学生英文程度并无寸进,但抖音、小红书却成为诸多学生最重要的资讯来源,英文单字左耳进、右耳出,〈 科目三〉等抖音热门歌曲却是过耳不忘。
其实,台湾正被逐渐锁进中国文化圈中,满口中国流行用语的青年世代,改日只识loong、不识dragon,也不足为奇。 赖清德将推动「百亿学生海外圆梦基金」,资助学生出国见闻,确是对抗中国文化力磁吸的良方,但若受惠者太少,名额又被双语学校、双重国籍学生垄断,美意必 将大打折扣!
作者学生时代,醉心科学、哲学、棒球,就业后,出版过政治、教育、体育、财经类书籍,现专事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