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客  来源: 波士顿书评 BOSTON REVIEW OF BOOKS   2024年3月5日  转自新世纪


编者按:本文摘自冯客《独裁者养成之路:八个暴君领袖的崛起与衰落,迷乱二十世纪的造神运动》第四章。 题目为编者所加。

第四章 毛泽东

史达林出席了在莫斯科大剧院庆祝自己七十岁的生日晚会,镁光灯下的他站在毛泽东和赫鲁雪夫中间。 毛泽东看起来很严肃,他一方面敬畏这位克里姆林宫的对手,一方面很不满自己受到的待遇。 他本以为自己身为带领四分之一的人类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伟大革命领导者,会受到隆重的欢迎,殊不知他抵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Yaroslavsky Station)时,只看见两位史达林 的属下,他们甚至没有陪同他前往下榻地。 史达林曾答应给毛泽东一个简短采访,赞扬他在亚洲的成果,但几个月来,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只字不提。

生日宴会结束后,毛泽东就被打发到首都郊外一栋乡间别墅里等待正式的接见。 一等就等了好几个礼拜,会面被取消,打电话也没有人回应。 毛泽东失去了耐心,咆哮着抱怨,他可不是大老远跑来莫斯科「吃喝拉撒睡」的。 等待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不得不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以史达林为中心的共产主义兄弟会中,地位是多么的卑微。

在过去二十八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仰赖莫斯科的金钱支助。 毛泽东这位高瘦俊朗的二十七岁年轻人,在一九二一年从共产国际那里收到第一笔现金两百元,足够支付他到上海参加共产党成立大会的旅费。 但是这笔钱是有附带条件的。 因为列宁发现,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原则在欧洲以外的地方没有什么吸引力,他要求共产党与对手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打倒外国势力。 他这话不无道理,因为这个国家有超过四亿八千万人口,但几年来,党员一直只有少少几百人。

一九二四年,中国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后者也从莫斯科那得到军事援助。 这两党的结盟本身就暗潮汹涌,两年后,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从南方基地发动了一场军事行动,试图从地方军阀手中夺取政权,进而统一全国。 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他们听从俄国顾问的指示,资助农民协会,期望能煽动一场革命。 贫穷的村民利用这个机会把整个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瓦解了农村的社会秩序,他们掌握了权力,批斗有钱有势的人,制造恐怖统治。 某些人死于刀下,某些人身首异处。 当地的牧师被打成「帝国主义走狗」,双手反绑,脖子上挂着一根绳子,被迫游街示众,教堂则被洗劫一空。

这一切让毛泽东大开眼界,他被眼前的暴力迷住了。 「他们把仕绅阶级打倒在地」,他在一份关于农民运动的报告中钦佩地写道,还做了一个大胆的预言,未来「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 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他们将冲破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多年来,毛泽东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 年轻时候的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自诩为国民党的文胆。 他曾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出版人和劳工运动家。 他终于在农村找到了他的使命。 尽管他目前在党内还不是个人物,但他将会是那个带领农民走向解放的人。

国民党对农村地区的暴力敬而远之,很快就退出了苏联模式。 一年后,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的军队进入上海,发动了一场血腥清洗,处决了数以百计的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转为地下化。 毛泽东带领一支由一千三百人组成的杂牌军进入山区,寻找能让他登上权力宝座的农民。

毛彻底颠覆了意识形态,抛弃了城市的工人,转而支持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不屑一顾的农民。 被流放到偏远的山区之后,他和他的追随者花了数年时间学习如何调动贫农的原始力量来推翻当权政府,掠夺当地资源,并控制越来越多的大片土地。 他们成了游击战的专家,利用伏击和突袭来骚扰他们迟钝的死对头国民党军队。

一直以来,他们的意识形态也跟上海的地下中央委员会冲突,后者与工厂工人的关系密切。 有些人对毛的非正统策略不以为然。 党的军事事务由周恩来掌管,他是一个温文儒雅、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形容毛的军队是「到处流窜的土匪」。 然而到了一九三〇年,毛开始引起史达林的注意。 毛很懂得如何对付农村的「富农贱民」,也知道如何打败竞争对手。 他一心一意地追求权力,野心勃勃,善于操纵人类感情,他运用高超的政治技巧,在政治界如鱼得水。 但整肃过程同时也是残忍的。 像是江西富田就发生某一个营约一百多名军官反抗他的领导,结果全被关在竹笼里,全身一丝不挂,饱受折磨,其中许多人被以刺刀杀死。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适逢十月革命纪念日,毛泽东宣布在江西山区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由莫斯科出资。 这是一个国中之国,发行自己的货币和邮票,首领就是毛泽东,统领着大约三百万人。 上海中央委员会的成员也加入了行列,但是他们对游击战抱持着批评的态度。 他们剥夺了毛的阵地,把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了周恩来。 结果是一场灾难,当时蒋介石痛击红军,迫使共产党人在一九三四年十月逃亡。 他们穿越中国一些最险恶的地形,艰苦跋涉九千公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长征」。

毛泽东借着长征的机会重新掌权。 在去陕西黄土高原遥远偏僻的山区延安的路上,他以江西苏维埃的挫败为借口夺走竞争者的权力,他赶走周恩来,夺回红军的主导权。

原本军队有八万六千人,在一九三五年十月抵达后只剩八千人,但剩下的人都是忠心耿耿的追随者。 毛泽东总是很会蛊惑人心,他视长征为某种宣言书:「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这并不完全是在虚张声势。 毛指望来一场世界大战,希望借此引发一场全球革命。 他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史达林的注意。 几个月前,莫斯科改变了外交政策,越来越担心德国或日本的攻击。 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了自然资源丰饶的满洲。 满洲这块土地相当辽阔,从北京以北的长城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 其与苏联之间的边界纷扰从未停歇,包括空域进犯。 到了一九三五年七月,共产国际公开称东京为「法西斯敌人」。

就像十多年前的领袖列宁一样,现在史达林也鼓励国外的共产主义者尝试与当权者统一战线,而非试图推翻他们。 但这个战略需要提高共产党领导人的权威。 因此,一场对毛泽东全面性的赞扬运动开始了。 共产国际赞扬他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旗手」之一。 那一年晚些时候,《真理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毛泽东:中国劳工人民的领袖〉(Mao Zedong: Leader of the Chinese Working People)的长篇颂词,随后又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题 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和英雄》(Leaders and Hero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毛泽东就是「伟大领袖」(vozhd),这个头衔过去只用来称呼列宁和史达林毛泽东趁机借题发挥,几个月后,经过仔细思考,他邀请一位来自密苏里州(Missouri)充满理想的年轻记者艾德 加. 史诺(Edgar Snow)来拜访延安。 记者来访受到非常大的礼遇,全程都是「安全、隐密、热情、隆重」的接待。 史诺在共产党大本营待了几个月,毛向他讲述了他神话般的人生故事,谈论到他的童年、青年和革命生涯。 毛还会检查并修改史诺写的每一个细节。

一九三七年,《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后一炮而红。 这本书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神秘领袖,他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 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毛泽东虽出身贫困,但凭借着纯粹的意志力和自尊心站了起来,坚定地为受到羞辱的同胞奋斗。 他是个生活简单的人,住在黄土洞里,自己种烟叶。 他脚踏实地,亦具反叛精神,有活跃、质朴的幽默感。 他不知疲倦地奋斗,他是个诗人、哲学家,也是个伟大的战略家。 更重要的是,他是命中注定之人,被历史力量召唤去复兴他的国家。 史诺称:「他非常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