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翻摄自华视新闻YouTube频道

作者:董立文  来源: 思想坦克 2024 年 3 月 5 日

 

金门快艇事故本来是一件执法的意外事件,被中共借题发挥操作成高度政治性的议题,但目前似乎又再转趋平缓的过程中,主要征兆包括中共管制网路舆论与经历了15次的协商 /谈判。 尤其是第13次协商,中方家属的委任律师也出席,是为了确认最终签署作业,但目前尚未取得共识。

壹、事件的本质

所谓「三无」船艇(指无注册船号、无登记国籍、无既定航线图之船舶),就是国际法上公认的「海盗船」(非法船只),「三无」船艇在中国境内也属 违法,海巡署作为国家海务安全单位,自然能趋近盘查与逮捕。 在海巡和「三无」船艇在查缉中途发生意外后,陆委、海委会等相关单位旋即直接移交当地单位进行司法调查,相关部会在该事件的责任归属上,并无隐瞒或 卸责之情形。

本案的疑点甚多,在台湾仍处于「司法侦查不公开」阶段,相信日后必会公布。 但是,中方从不谈论案情,只纠结在「恶意冲撞」,这就启人疑窦,而查明事实是两岸双方的共同责任。 第一时间,泉州台办曾表达「要找船东了解情况」,但至今未说明这艘「三无」船只的背景来历,所谓「船东」是谁? 快艇与福建地区渔民一般船只不同,究竟快艇闯入金北海域的目的为何? 是捕鱼吗? 快艇上非福建籍四人真是渔民吗? 有任何证件吗?

例如,2022年5月21日,我海巡队就曾发现北竿附近海域有4艘不明快艇,有2艘罕见的外挂6部400P舷外机的快艇入侵高登岛海域,船员戴头罩 ,没有捕鱼行为,行迹可疑。 2月28日国台办记者会,台湾记者直接问「这是艘三无快艇,我们是否可以回到问题起点,除追究台方执法方式外,如何来管理这类船只?」但国台办 发言人还是故意回避问题,假装没有听见。

目前,双方协商不顺的症结,似乎是针对「碰撞」还是「取缔」的争论依旧没有共识,事实上,「碰撞」或「取缔」无法截然区分。 2月22日我海巡署说明,我们巡防艇取缔中国快艇的过程,1分多钟里,中国快艇为摆脱我们艇登检,不断蛇行、甩尾,中国快艇一个急右转,导致它的 船尾往左横移,撞上我们巡防艇的右前方,中国快艇翻覆倒扣于海面,海巡艇马上调过头来展开搜救任务。 这过程就像陆上警车追逐无牌照汽车一样,无牌照汽车拒检逃逸蛇行擦撞翻覆出事,这能完全推给警车追捕吗?

贰、中国的政治操作

从整个过程看,中共是看我方舆情而处理事情,并非预谋。 例如隔三天后才发出「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声明,是因台湾舆情都在讨论这事。 首先,所谓「要将台海内海化」的论述不正确,金马水域本来就是中国的内海与领海,是靠过去双方的默契而存在;「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的声明,等于要 把两岸关系拉回到冷战时代,相互骚扰与威胁,尤其中共又在推动「福建两岸融合实验示范区」(金马人民先行),在金厦海域闹事,倒楣的是福建沿海与金马人民,不见得 对中共有利。

其次,对金门快艇事故的名称,中国已经数次改口,2月14日时国台办称「台方驱离福建渔船致两人遇难事件」;2月21日国台办称「2月14日 台湾方面粗暴对待大陆渔船致两名渔民遇难事件」;2月28日国台办国台办记者会定调称「“2•14”恶性撞船事件」。 第一时间国台办使用的是「驱离」。 而2月29日国台办主任宋涛与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会见,中共官媒的报导根本没提事件名称,而是「对民进党当局无视大陆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伤害两岸同胞感情的 恶劣行径…」。 对事件名称的变化与不统一,显示该事件却仍存有很大疑义。

遗憾的是,中共的政治操作没有停止,2月28日国台办记者会开头就对我海委会主委管碧玲进行人身攻击,而将整个事件定调为「台湾方面刻意隐瞒事实真相、推卸 责任,借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中方的要求是「台方尽快公布事实真相,严惩相关责任人,向遇难者家属道歉,满足遇难者家属合理诉求,给遇难者家属和两岸同胞一个交代」 ,其声明中并无「赔偿」。

一般国际间涉及公权力的人民生命或财产损失的事件,标准处理程序是:查明、抗议、道歉、慰问、赔偿、惩凶与后续谈判七部曲。 国台办强调的是查明、抗议、道歉、交代与惩凶,如果是正常渔民不算过分,但如果是三无船舶的不名船只与不明人士,则大有谈判余地,这可能是中方 没提赔偿的原因。

至于两岸针对金门快艇事件是不是协商或谈判? 中方完全避用这两个名词,而是「泉州红十字会有关人员受家属委托,与台湾有关方面就“2•14”恶性撞船事件善后处理事宜进行沟通,与两岸协商谈判无关」,并 借机宣传「只要民进党当局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协商谈判的大门随时可以打开」。 整体而言,中方强调的实质诉求是「尽快公布事实真相」,问题在于,公布事实真相是两岸双方共同的责任。

参,关于禁止、限制水域的问题

国台办声明「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厦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两岸渔民传统作业渔场,根本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一说」。 我国在金、马地区周围划设禁限制海域,在法律上是基于陆委会主管的《两岸关系人民条例》,一般是广播驱离且从宽执法。 并非基于由内政部管辖的《中华民国领海及邻接区法》,这是基于一国架构,是对中国善意的表征,实际上禁限制海域源自于金马地区国军海岸防卫炮火的有效距离, 本来是打出来得的,后来形成互不干扰的默契。 若北京当局宣称金、马地区「不存在」禁限制海域,这不只单方面影响台海现况,更伤及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两岸关系可能倒退至相互「骚扰、威胁、报复」的冷战时期, 对双方都有害无益。

最后的战略问题是,中共真的会在金马海域动武吗? 金门快艇事故发生后,中国国防部从未对此事发表意见或评论,中国军舰也没有在金马海域对我施压,显示,北京知道这事件的本质是执法纠纷,并想签订民事协议,北京 虽然借机进行宣传认知战,但无意升高为两岸军事冲突。

1958年中共发动八二三炮战,其后宣布放弃封锁,改为「单打双不打」的原因在于,当年签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中对「领土」定义上漏掉金马,毛泽东 的目的是「打击蒋中正,牵制美国。在金马问题上,摸美国人的底」。 最后,在政治战略上确认「帮助国民党守住金马」,金马本身可以说就是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拥有主权的象征;亦起到连结「两岸『一个中国』的脐带作用」。

 

作者为中央警察大学公共安全系教授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