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运动的本质是体制的自我排毒,重在清理体制基层干部在三年困难时期爆发性出现:从与群众争夺生活资料开始,发展成为侵占公共财务、滥用职权、欺压百姓、生活腐化的普遍现象,从而危害到基层政权的根本属性。这场运动是中央一致决定的,并由刘少奇主持此项工作。
但是毛却想借此运动,移花接木,把这场运动的矛头指向,在三年困难时期支持包产到户、解散大食堂、降低人民公社核算层级的领导干部,故而出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词汇,实际暗中希望把大火烧向刘少奇等一大批和自己意见不一:党内主张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的高级领导干部。
这里既有打击党内非把头帮派成员的直接目的;也存在将来重新恢复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时期,曾经实验过的军事乌托邦的经济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的刘毛矛盾,相互争夺对运动政策文件的指导思想,所以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发出前十条、后十条、二十三条三个文件。
一个贯彻八字方针工作就让刘少奇声望大涨,岂能还让刘在领导四清运动再次得势!毛为了迅速打倒刘少奇,干脆抛开四清运动、不再和刘纠缠,直接开干打倒刘少奇及其影响的文革运动。
20240307
【墙内好贴:四清运动的由来】…
— 王安娜 · WangRuiqin (@AnnaWruiqin) March 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