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京生  来源:RFA  2024.03.22

评论 | 魏京生:什么样的民主更适合中国(四)
图为1979年的深圳东门;“经济学家们评论共产党的计划经济,但都没有批评到点子上。计划经济就没有市场吗”?— X/@知乎

经济学家们评论共产党的计划经济,但都没有批评到点子上。计划经济就没有市场吗?工厂生产出东西还是要到市场上去卖,老百姓消费还是要到市场上去买。计划经济也离不开市场这个中介,计划经济不是没有市场。

那么计划经济是个什么东西呢?它为什么是个僵化的体系呢?这就要从什么是经济,什么是市场说起。

经济是人们生产活动的总称,市场是经济主体交换产品的中介。人们生产和交换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所以,经济也好,市场也好,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进行的人类活动。

人类是分散复杂的,生产也是灵活随机的生产活动。每一个主体都有它自己的不同于其它的工作计划,不可互相代替。市场则是把这各不相同的计划产生的商品,衡量并连接和交换,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经济的第一要素就是为了人的生活进行的活动,第二要素就是复杂的活动和产品,要经过市场用相对的标准衡量和交换。

计划经济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不按照为人们的生活为目标,却按照某个上级制定的指标为目标进行生产。第二个特点就是按照指标而不是按照复杂的实际安排生产:没有市场反聩的信号,只有上级硬性的指标。这就是造成脱离实际,僵化的原因。

计划和指标错了吗?在一个工厂或者农民的生产中,计划和指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计划,工厂没法生产,没有计划,农民会饿死。指标则是人们衡量和比较生产活动效益的工具,没有这把尺子,人们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会造成损失。这都是起码的常识。

所谓的计划经济首先不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而生产,它是为了完成某些办公室制定的脱离实际的计划而生产。通俗地说是为了指标而生产。第二就是它的计划不可能包括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只是按照某种想象的标准做出的计划。它不可能是符合实际的计划,和现实中的经济需要必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所谓中国模式的半市场经济,并不是市场经济,仍然还是指标性的计划经济。各级政府控制着私营和公营的企业,不是按照市场反馈,而是按照上级定下的指标指导生产。虽然为帮助西方资本赚取额外的利润,受到西方政府的输血看上去发展不错,但中国本身的国内市场没有正常的发展,一旦停止输血,被打回到缓慢发展那就是必然现象。

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它反过来要求和保护真实的市场经济,而不是所谓的半市场经济,实际仍然是指标性的计划经济。民主政治必须把经济指标当作衡量的标准,而不是当作指导生产的目标。经济活动的目的永远只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不是满足某些机构制定的指标。

民主政治所保障的市场经济,必须是在合法前提下的自由的市场经济,而不能是为了满足上级制定的指标,或者数字游戏。民主国家限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给所有的经济实体以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这样的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保证正常的发展,才能保证人们从经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经济只能由所有经济实体自主的,灵活的反映来保证最好的效益。彻底排除指标性的计划经济,中国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而不是富了国内外的资本家,穷了中国的老百姓。

(本文仅代表特约评论员之观点和立场)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