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斯达 来源:上报 2024年04月07日
《三体》对资源的看法是地球、宇宙的资源并不是无限而是有限,而文明是必定会争夺耗用资源的机会,耗用量又与文明的生存能力成正比。 (图片取自Netflix)
一则关于文明与资源的寓言
因为Netflix 剧集而在中外世界引起热议的《三体》,在港台一般观众眼中,很自然会先看到引起故事的文革灾难,但这只是人类叛徒叶文洁痛恨人类的初心,真正让她 将事情理论化、理智化,是因为文革下乡生产期间男知青送她的那一本《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62)。
这本讲述了人类杀虫剂如何破坏杀死地球圈各种生物。 这令叶文洁第一次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去思考人类眼中的天经地义(发展),对别的生物可能是极大的邪恶和灭绝。 她之后遇到富有的激进环保份子伊文斯,在其影响下,她产生了这个想法:我们需要引来三体文明,让「异物」冲击人类本身,「强制改造人类社会」。 因为自我中心是生物本性,靠人自己是没法真正捆绑自己。
为迎接外星人而建立的地球三体组织,里面也有以伊文斯为首的「降临派」。 在其他成员眼中,他们是痛恨人类的激进派,以反人类为宗旨的生态恐怖主义者。
这种怎样看待环保、自然资源的讨论,比起文革更为贯穿整个故事。 导致一切起来的悲剧,其实可以置换为苏联古拉格集中营,可以发生在西伯利亚,发生在任何人道灾难。 但是都逃不出人类文明发展越来越快,生态环境负荷越来越大的问题。
《三体》小说会风靡很多中国大陆读者,港台读者却可能对文本的气质和思想感到抵触。 可能是由于两边走过的发展历程不一样。 《三体》兴起时是2010 年代,当时中国经济极为火红,发展势头良好,有钱人有钱得漏油,一般人也改善了生活。 中国跟美西方的关系表面仍然良好,是一个中美联合体。 虽然维权、示威抗议不会没有,但最重要是外国跟中国交好。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在一代人中经历了由贫穷到中产的阶段,邓小平「发展就是硬道理」到胡温年代的「科学发展观」及之后的「高质量发展」。
虽然多了一些环保元素,但发展解决(一切)问题仍然是主旋律。 当初耗用资源、污染环境,是可以换来物质发展「质的飞跃」。 而外国早就过了工业革命时期,可谓沧海桑田,变了很多。 外国也将污染源、废料输出到穷国,他们自己的生产和耗能,则变得高效和环保,讲求发展永续性。 用老方式发展,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不会有「质」的飞跃,需要系统升级。
这也是为何国际上谈环保义务如何分配,总是很难得到实质而非口头共识。 落后国家经常会认为,让我们用西方标准去搞环保,就会发展不起来。 他们也要工业化,他们也要发财后才立品。 西方人当然会说,现在地球快要撑不住了,地球是所有人都有份。 不少后发展国家却也振振有辞:你们早就工业化了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痛。 对比地球,他们觉得国内的贫穷、跨国分工下的依赖结构,可能是更优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体》对资源的看法是倾向悲观。 地球、宇宙的资源并不是无限而是有限,而文明是必定会争夺耗用资源的机会,耗用量又与文明的生存能力成正比。 故事的世界观又相当符合文革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心路历程。 对他们,「发展」是正面多于负面义,反而安排极端的环保主义者最后变成反人类派。 在较去工业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读者眼中,《三体》的资源和发展观,是落后、短视甚至无人性的。
在故事的第二、第三部,仍然延续对资源和文明的讨论。 三体人要占领地球这颗生境稳定的天堂星球,并且决定不与人类共存。 他们也耗尽了三体母星的资源,绝不浪费分毫照顾弱者,最后建立了量子电脑「智子」和星际舰队。 他们耗用一切资源,只为获得一个求生机会。
三体人露面的武器仍然是物质和基本物理。 「水滴」(一个细小的侦察器)用横冲直撞的方式,几乎全灭了人类的星际舰队。 你可以想像,要获得这技术背后可能牺牲了多少资源和生命。
更外层的外星人则是直接操控能量和宇宙规律,宇宙中的文明也在滥用宇宙能量和规律互相战争。 例如「空间曲率飞行技术」,就是对空间曲率原理的滥用。 光速和维度也被武器化之后,文明级的大规模滥用就开始了,也对宇宙走向缓慢「关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更高阶文明对付「弱者」使用了维度武器「二向箔」,能够将「三维宇宙」塌陷为二维。 作者描述的宇宙,是在各个大神文明扰乱自然秩序下,走向了降维和终结。 那些慢慢变得稀缺的资源,不只是稳定的星系、清洁的土地空气、燃料和食物,还有可供操控的维度。
宇宙最终在第三部「关机重启」,就是说明在这故事体系,宇宙和资源不是无限,确实是因为文明的发展需要而恶化。 超出人类两个等级的文明,也没逃得出文明耗损宇宙的铁则,更高级的文明没有更环保,反而是最大的资源耗用者。 如果你看美国,也确实会看到讽刺的雷同。 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了天火,这是一种科技,让人类食肉和开化,但这一把火也最终会燃尽世界的一切。
资源永远是稀缺和有限。 有人会认同,有人会不认同。 人类现在对资源和发展模式的看法并不全球化,我们生活在不同阶层和圈圈,这高度分化不下于三体人和地球人的无法共感。
※作者为香港评论者/作家